沙俄史上的四位女沙皇,由於性格迥異、經歷不同,在登基後都展現出互不相同的愛好與格調。其中格調最低俗的應屬第二任女皇安娜一世,此人超級喜歡探聽大臣的緋聞,並且在宮中豢養了一大批侏儒和駝背,每天需要靠這些小丑的插科打諢、戲謔逗樂度日,形象實在是難堪。
安娜全名安娜·伊凡諾芙娜,是“白痴沙皇”伊凡五世之女,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年僅17歲的時候(1710年),便被彼得一世通過政治聯姻的形式,嫁到波羅的海沿岸的小公國-庫爾蘭和瑟米利亞公國(簡稱庫爾蘭公國),成為公爵弗雷德里克的夫人。庫爾蘭公國雖然面積很小,但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如果它倒向沙俄的勁敵瑞典,則成為阻止沙俄西進的“絆腳石”;如果它與沙俄結盟,則可以變為沙俄通往歐洲的“窗戶”。
正因庫爾蘭公國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安娜與弗雷德里克的婚禮破例由彼得大帝親自主持,婚禮雖然極度隆重奢華,然而安娜的幸福卻並沒有維持多久。翌年,弗雷德里克攜安娜離開聖彼得堡回國,結果半途中罹患重病去世,安娜年紀輕輕變成了寡婦。此時的安娜很想重返聖彼得堡,結果卻遭到叔父彼得大帝的嚴斥,並要求她接任庫爾蘭公爵職位,繼續為國家效力。彼得大帝還派大臣別斯圖熱夫監督安娜,同時代理公國大小事務。
安娜與別斯圖熱夫朝夕相、日久生情,最終竟發展成情人關係。安娜對別斯圖熱夫極度依賴,直到15年後(1726年)遇到另一位意中人-德國人比龍,才開始了另一段熾熱而持久的戀情,並為其生下一個名叫卡爾的私生子。安娜在庫爾蘭“蝸居”了近20年時間,其生活質量,按照當時歐洲皇室的標準,相當的清苦貧窮。
就在安娜到達庫爾蘭的第20個年頭(1730年),她的堂侄、沙皇彼得二世駕崩,並且因無子嗣接任,沙皇的位子出現了空缺!按照繼位順序,沙皇的位子本應由彼得大帝與葉卡捷琳娜一世的長女伊莉莎白接任,但最高樞密院的成員們卻擔心由伊莉莎白代表的改革力量,會在上台後對他們不利,於是思忖再三,決定改立安娜為新沙皇。就這樣,被帝國遺忘近20年的安娜幸運的成為第二任女沙皇,真可謂“喜從天降”!
然而,最高樞密院在把皇位正式授予安娜之前,曾以協定書的形式要求安娜承諾:沒有最高樞密院的同意,沙皇無權宣戰或媾和,不得調整稅率和制定新稅法,皇室的開支必須經由最高樞密院批准劃撥。同時沙皇無權干涉政府官員的任免升降,不能擁有自己的領地,不得未經司法審判便剝奪貴族的生命和財產,也無權直接任命繼承人。志在大位的安娜,毫不猶豫地簽署了這份“苛刻”的協定書,然而她卻並不想真正的去遵守。
安娜假意應允最高樞密院的協定後,於1730年2月15日正式登基,並隨即露出自己真實的嘴臉。剛登基不久的安娜,指使親信奧斯特爾曼伯爵率近衛軍包圍最高樞密院,強迫其通過決議,宣布之前跟安娜簽訂的秘密協定無效,並擁立安娜為獨裁君主。在目的達到後,安娜索性又解散最高樞密院,並建立更服從的內閣以聽命於己,其成員包括安娜的忠實“僕人”奧斯特爾曼伯爵、戈洛夫金公爵、切爾卡斯基公爵等人。
同時安娜還重用舊情人比龍,由他召集一大批德國顧問,組成了專門的秘密刑偵部門,對異己力量實行殘酷的鎮壓,大搞恐怖統治。這一時期,通過秘密刑偵部門的“努力”,先後有千餘人被殺,五千餘人下落不明,兩萬餘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此數據還不包括在流放和關押途中死掉的人。比龍同時憑藉女皇的信用,以“無冕沙皇”的姿態對俄國進行德國化教育,大力排斥本土派勢力,從而為自己招致大量的政敵。
安娜將大權下放給奧斯特爾曼伯爵和比龍等人後,自己則躲進後宮樂得逍遙。據歷史記載,安娜女皇格調低下,最大的樂趣就是探聽大臣們家中各種流長蜚短的緋聞,同時花重金收養大量的小丑作為宮廷隨從,整天看這群醜角逗樂搞笑度日。1740年,安娜還為其最寵愛的丑角“燉豬肉”和“格瓦斯罐”舉辦了盛大的冰宮婚禮,極富鬧劇色彩。安娜的怪癖和奢華作風導致宮廷開支飆漲,同時也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導致其形象大打折扣。
1740年10月15日,安娜因享樂過度病倒,並於17日死去,終年47歲。臨死前,安娜指定姐姐的外孫伊凡為接班人(即後來的伊凡六世),並由情人比龍出任攝政王,意圖繼續維持自己所推行的國策。然而一年時間不到,深受其害的貴族便發動政變,廢黜伊凡六世,流放比龍,並迎立伊莉莎白為新沙皇。至此,安娜一世臨終前的所有安排,最終都化為泡影。
沙皇 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