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德軍精銳的第6集團軍被圍,部隊彈盡糧絕,1月10日,蘇軍發起總攻,7000門火炮一齊攻擊希特勒要他戰鬥到最後一人,但保盧斯走投無路,最後他選擇了投降,歷時半年多的史達林格勒大戰宣告結束,德軍被殲66個師,損失150萬人,德軍慘敗於史達林格勒城下,德國法西斯由此開始一步步走向滅亡。
那么第6集團軍為什麼不選擇突圍,畢竟150萬人,抱著必死的決心,蘇聯想攔也是攔不住的,總會突出一部分,保留一定的實力,可是這一投降,德國直接尷尬了!
其實當時第六集團軍的境地,確實是跟傑米揚斯克的情況相對類似,但是問題也來了,就是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後期,尤其是十二月中旬之後,無論是作為集團軍群總司令的曼斯坦因,亦或者是包括第六集團軍下屬的一些師長,都明白了情況非常惡劣,遠非傑米揚斯克的情況能比。
第一,情況困難並不能得出必然撤退這個結論。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英國人困守托普魯克困難不困難?英國人有沒有走?德國人困守納爾維克困難不困難?德國人有沒有走?我再三強調的一點就是,儘管某個行動看起來是多么合理,多么有利,但只要命令沒有下達,軍人就不能走這一步。這就是軍人和平民的區別。
第二,第六集團軍當時如果不能作為一個整體被救出來那么對於當時的德軍態勢而言有無意義?第六集團軍如果不能在營救出來以後立刻被投入後續戰鬥,那么營救這個集團軍所冒的風險和所得到的回報是否成正比?戰爭之殘酷不僅僅在於人員的傷亡,更在於其對於合理性的特殊詮釋。第六集團軍作為一個整體,即使被圍,仍然可以牽制大量蘇軍,減輕其他德軍壓力。反之,第六集團軍作為一群殘兵敗將就算是被救出來,也無法用於後續戰鬥,更加浪費了救援部隊的力量。結論很殘酷,現實更殘酷。戰爭就是這樣的。
在當時的情況而言,曼斯坦因能夠派出部隊接應,本身就是統帥部的允許。而且,有一個事情很有意思,那就是德國當時也在國內宣傳,會儘可能救出第六集團軍。這一點,也從側面說明了當時的德國統帥部,已經傾向於讓第六集團軍突圍,但是為什麼會發生這么一種結果,保盧斯明顯要負主要責任。
第三,希特勒在某個意義上太過於執著史達林格勒的重要性,處於他作為帝國元首的位置而言,也無可厚非。但是這也並不能說曼斯坦因是錯的,更多只能算是一種看待問題的位置不一樣,導致看待問題所得到的答案不一樣。沒記錯的話恰恰是曼施坦因明確指出不支持第六集團軍盲目撤退,不支持第六集團軍獨自突圍,明確要求第六集團軍在無望解圍的情況下堅持下去。
曼施坦因說的理由比我說的更加細節更加貼近實際戰術情況。他指出,第六集團軍必須作為一個主力軍團繼續作戰,個別殘兵敗將式的突圍對於整個戰線無益。而且貿然突圍必然導致大量技術兵器的喪失,更不要說後勤輜重。而這些對於維持整個集團軍的戰鬥力是具有決定性因素的。
他希望第6集團軍呆在原地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突圍,而曼施坦因的頓河集團軍群就是負責組織一場合適的突擊,以利於打通和第六集團軍的聯繫,注意是打通聯繫而不是要第六集團軍撤回來,曼施坦因是以此為出發點,進行解救行動的。
二戰 德國 曼施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