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雷戰,地道戰齊名,抗日黃河“水上葫蘆隊”

在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豫西黃河岸邊活躍著一支充滿神奇色彩的英雄民兵隊伍,他們架起葫蘆舟,擺開地雷陣,先後作戰400餘次,殲敵2000餘名,燒毀敵機2架。他們就是赫赫有名的“河防堡壘”——“杜八聯”及其民兵“葫蘆隊”。

“河防堡壘”紀念像“河防堡壘”紀念像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全國聯合抗日,各地紛紛自發成立聯防抗聯、團聯等人民抗日聯防組織,河南黃河北岸的濟源坡頭境內的蓼塢村、橋溝村、泰山村、楊大莊、馬住村、留莊村、杜年莊等8個行政村、40多個自然村組成了聯防組織,簡稱“杜八聯”。

因地形的緣故,黃河在豫西孟津縣濟源衝出峽谷後,水勢平緩,水質清澈、易於渡河,這裡就是黃河古渡口之一—河清渡。”從河清渡往上遊走數公里,就是蓼塢渡。這兩個渡口自古就是這一帶的交通樞紐,也是兵家必爭地。

抗戰時期,日偽軍控制著黃河北岸,國民黨軍在黃河南岸與日軍對峙,而杜八聯抗日自衛團扼守著黃河北岸河清和蓼塢兩個渡口。這裡位於豫西大山中,日偽軍勢力邊緣地區,而杜八聯抗日自衛團堅守在這裡,保障延安黨中央與華北、中原、中南地區的聯繫以及物資運輸的暢通。

河清渡河清渡

在杜八聯抗日自衛團中,有一支活躍在黃河上的游擊小分隊,被稱為“水上葫蘆隊”。葫蘆在當地種植普遍,浮力大,很多水性好的人渡河,都是抱個大葫蘆。,為了方便撈魚、救人,老百姓還發明了葫蘆舟。

葫蘆舟做法很簡單,找四個跟排球大小差不多的大葫蘆,用柳條編個圈,然後用麻繩和柳條圈把葫蘆固定起來,前後兩個平行,左右兩個略有突起,就成了一條葫蘆舟,人們在水中趴在葫蘆舟中間,就不會沉下水,有的人家還在葫蘆舟上塗一層桐油來保護。

葫蘆舟目標小,不易被發現,不管是運送物資還是發動登入奇襲,都能出其不意。水上葫蘆隊隊員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水性好、責任心強、富有戰鬥經驗,堪稱一支水上輕騎兵。

葫蘆舟葫蘆舟

從1937年抗戰爆發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杜八聯的自衛團、後備隊、敵工隊、民兵葫蘆隊等為捍衛黃河,與日偽軍交戰400餘次,使豫西兩大黃河渡口始終掌握在自己手裡。他們還採取明渡暗過,巧渡強攻等辦法,先後護送我敵後軍政人員200餘次,護送皮、徐抗日先遣支隊、晉綏六支隊、八路軍總部、三五九旅、七七0團等。解放戰爭中,葫蘆隊又引領陳賡、謝富治大軍強渡黃河。

杜八聯因此成為抗戰初期豫西北唯一的抗日根據地,被晉豫特委譽為抗日敵後“小蘇區”。1946年8月23日《新華日報》發文:“杜八聯人民武裝自衛鬥爭的英雄範例,是人民武裝保衛黃河的學習榜樣。”

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留莊英雄薛平華代表杜八聯老區人民參加了開國大典,葫蘆舟作為革命文物,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

中國軍事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