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鎮諸侯乾不過董卓?不太可能,什麼原因才導致失敗?

曹孟德刺殺董卓不成,借試騎董卓給他的西涼好馬之際逃跑。

來到陳留,與父親說了刺董一事,且欲散家資,招募義兵。

這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曹孟德唯一的出路。

其父面對喜歡闖禍的曹孟德,也沒奈何,只說資少恐不成事,且介紹了孝廉衛弘。

十八鎮諸侯乾不過董卓?不太可能,什麼原因才導致失敗?

就這樣,曹孟德在衛弘的資助下,發矯詔馳報各道,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沒幾日,曹孟德便憑自己的忠義之名,應募到很多甘心為他效力的兵士。

之後,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也都前來相助。

人數雖然不少,但僅憑這些人對抗董卓,無異於以卵擊石。

不過呢,矯詔起到了作用,沒多久,便匯集了一十七鎮諸侯,外加曹孟德的一鎮,共一十八鎮。

人數多少呢?有的三萬多,有的一二萬多。

每一鎮的人數不多,可加在一起,也有個幾十萬了。

用“兵多將廣”形容一十八鎮諸侯,不為過。

如此強大的一支隊伍,打董卓勝算如何?應該很大。

可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其原因很簡單,各路諸侯不是一條心,最後沒有乘勝追擊,失去了消滅董卓的最佳時機。

失敗,總要找出個理由。

十八鎮諸侯失敗在哪裡呢?利益。

十八鎮諸侯會盟,發起人是曹孟德、盟主是袁紹。

真要把董卓滅了,誰獲得的利益最大?當然是這兩位了。

十八鎮諸侯乾不過董卓?不太可能,什麼原因才導致失敗?

曹孟德刺殺董卓名滿天下,大家也都欽佩。袁紹呢?大家還真不服他,也因此各懷異心。

原著道:“既而席散,操見紹等各懷異心,料不能成事,自引軍投揚州去了。公孫瓚謂玄德、關、張曰:袁紹無能為也,久必有變。吾等且歸。遂拔寨北行。”

假如大家都服袁紹,也就不會各懷異心了;假如大家真的不為利益,只為朝廷除去一害,也不可能有異心。

所以說,利益才是大部分諸侯所考慮的事情。

另外,在此之前,還有這樣一件事,原著道:“備遜謝。紹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玄德乃坐於末位,關、張叉手侍立於後。”

袁紹最該敬的應該是名爵,而非帝室之胄。

帝室之胄說起來尊貴,可在諸侯眼裡,也算不得什麼,他們隨便找個人,就是帝室之胄。

所以說,帝室之胄多,有名者少。

難得有劉備,他袁紹還看不起他的破黃巾之功。

有此論資排輩之論,可想而知立功之後的局面。

四世三公的袁紹眼裡有誰?沒有誰,即便沒了董卓,大家也撈不到好處,都是他袁紹的。

所以,眾諸侯心裡並不看好袁紹,更不服氣袁紹。

當然,他們也都不是一條心。

他們的心裡,最多的是勝利之後獲利多少。

一旦看不到獲得的利益,他們也不會全力以赴。

就算袁紹自己,也沒有竭盡全力,他也在觀望,想看看自己能得到什麼。

因此,才有了那句“諸兵疲睏,進恐無益……不可輕動”。

只想著讓其他人去送死,自己撿現成的,這就是各路諸侯的真實想法。

十八鎮諸侯乾不過董卓?不太可能,什麼原因才導致失敗?

此時的曹孟德也可以“不輕動”,但董卓卻不會給他喘息的機會。

一旦他也出工不出力,讓董卓有了喘息的時間,他曹孟德也只有被殺的份。

當然,曹孟德去了,但失敗了。

可不管怎么說,曹孟德也都為此努力了。

失敗,各懷異心,其實都是利益鬧的。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