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拉開了三國時代的帷幕,三國時期名將輩出,有一位被人忽略名將,三戰平定黃巾起義,氣蓋山河。
東漢靈帝時期,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全國大旱,百姓沒有活路。巨鹿人張角利用太平道組織民眾,發動起義,起義者頭綁黃巾,被稱為黃巾軍。張角兄弟此前四處傳道,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有黃巾軍起義。各地起義隊伍很多,人數達到百萬之眾。
漢靈帝任命外戚何進為大將軍,委派盧植、皇甫嵩、朱儁等將領討伐黃巾軍。此外,董卓、孫堅、曹操、劉備等群雄都參與了討伐黃巾軍。平定黃巾軍戰爭被鎮壓,首當其功是名將皇甫嵩。
皇甫嵩出身將門世家,曾祖父皇甫棱,曾任度遼將軍;祖父皇甫旗,任扶風都尉;叔叔皇甫規是東漢名將、涼州三明之一,父親皇甫節曾任雁門郡太守,久為邊將。
184年4月,潁川波才領導的黃巾軍大敗朱儁,乘勝進圍皇甫嵩於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義軍聲勢浩大,守城官軍僅數千人,不敢出戰。波才率軍數次進攻未克。時當仲夏,義軍缺乏戰鬥經驗,依草結營。皇甫嵩抓住戰機,利用月黑風高的夜色掩護,令兵士潛入義軍之後,縱火燒營。皇甫嵩趁勢鼓譟出擊,義軍大亂敗退。途中又被前來增援的騎都尉曹操軍堵截,皇甫嵩、朱儁、曹操三路合軍,乘勝追擊,數萬黃巾軍戰死。
184年6月,董卓在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北)被張角擊敗。8月底,皇甫嵩代董卓率軍繼續圍攻黃巾軍。張角病死,張梁繼續率軍與皇甫嵩激戰。作戰持續到十月,黃巾軍戒備鬆懈。皇甫嵩乘機夜襲,黃巾軍倉猝應戰,張梁戰死,3萬人被殺,5萬餘人跳河而死。此戰,皇甫嵩一舉殲滅河北黃巾主力。
184年11月,皇甫嵩與巨鹿(今河北寧晉西南)太守郭典合兵乘勝進逼黃巾軍張寶部駐守的下曲陽。兩軍激戰多日,義軍連連失利,張寶戰死,被斬殺、生俘者10萬餘人。皇甫嵩收集義軍將士屍首,築“京觀”於城南,以顯示其戰功。
皇甫嵩接連殺死黃巾軍首領張梁和張寶,黃巾起義宣告失敗。後期挾持天子的董卓,在黃巾起義中連吃敗仗。孫堅、曹操、劉備等三國英雄,也都僅僅起到配角作用。皇甫嵩無愧為三國初期第一名將。
唐朝時皇甫嵩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皇甫嵩位列武廟七十二將。北宋《十七史百將傳》及明代《廣名將傳》,皇甫嵩亦位列其中。
三國 黃巾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