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大將李繼遷:生於詐降,死於詐降

西夏大將李繼遷:生於詐降,死於詐降
靈州失陷的訊息傳回開封后,滿朝震驚,目光短淺的主棄派慶幸,終於丟掉了這個燙手山芋。目光深遠的主戰派則憤怒不止,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從此之後,宋朝的西北邊疆,將永無寧日。

事實正是如此。

得了便宜的人,可能會賣乖;但得了便宜的狼,只會繼續得寸進尺!

僅僅過了半年,李繼遷便秘密率領大軍攻打涼州,涼州守軍猝不及防,涼州知府被党項人砍了腦袋。

至此,涼州這座軍事重鎮,也被李繼遷成功過戶。

攻陷涼州後,李繼遷再接再厲,他下一個攻擊目標,就是宋朝另一個邊境重鎮——麟州(今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

實話實說,李繼遷率軍攻擊這裡,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

因為,如果您有印象的話,麟州這裡是楊業的老家,也是“楊家將精神”的發源地。

由於地處邊疆,天天打仗,麟州百姓一直好勇鬥狠,傳統職業就是當兵。

後來,由於楊業、楊延昭的光輝事跡,麟州百姓更以當兵為榮。這就注定了麟州這裡將給李繼遷一個“最好”的回憶,一個讓他刻骨銘心的回憶。

鹹平五年(1002 年),李繼遷率領兩萬精銳部隊攻打麟州,麟州當時的駐軍不過三千人。結果,就憑這點兒人,就憑這個“城矮牆低”的破縣,麟州守軍整整跟李繼遷死磕了一個月,期間無數次擊退李繼遷的攻擊。

麟州人,就是這樣的彪悍!

後來,見強攻無望,李繼遷索性切斷了麟州城的水源,他要渴死麟州百姓,讓麟州城不攻自破。然而,天公不作美,在切斷麟州城水源四天后,天降暴雨,老天爺一次性就補足了麟州城的水源。

面對這種情況,李繼遷欲哭無淚,只得撤兵。然而,在撤兵期間,他遭到了麟州駐軍的追擊,李繼遷損失慘重,逃了一百多里才成功脫險。

回到自己的新都城、也就是那個改名的西平府(原來的靈州)後,李繼遷清點了一下兵馬,大吃一驚,兩萬精銳部隊只剩下了六千人。

後來,終其一生,李繼遷都沒有再打過麟州的主意。這個男人徹底被麟州百姓打怕了。

無法攻陷麟州,李繼遷就無法繼續東進,繼續搶奪宋朝土地了。李繼遷也無法南下,那裡是宋朝的關中腹地,長安、洛陽都在那裡,自然有一條堅固無比的防線。李繼遷更沒法北上,因為那裡是遼國的地盤,他那個彪悍無比的“丈母娘”可不是好惹的。於是,李繼遷只能掉轉馬頭,開始西進,去攻占西域各國了。

由於時代的變遷,唐朝時期強大無比的吐蕃王朝,已經徹底分崩離析。如今的青藏高原,恢復到了松贊乾布統一之前的狀態,各部林立,各自為戰。

這些強大的部落中,最強大的是靈州西北方向的“六穀部”。從唐朝開始,這個部落就盤踞在河西走廊的西涼府(今甘肅省威武市)一帶,歷經數朝。如今這個六穀部的首領,叫作潘羅支。

這個潘羅支,他不僅是六穀部的首領,還是宋朝的官員。

原來,當靈州失守的訊息傳回開封后,滿朝震驚,大家都在琢磨,下一步怎么辦,是重新建造防線,還是派兵搶回靈州城。然而,張齊賢的一封奏摺,卻徹底改變了宋真宗的想法。

張齊賢上奏道:“陛下,請加封潘羅支為王爵。”

事實證明,正是這句話,徹底改變了宋朝和西夏的命運。當時,看完這封奏摺後,宋真宗第一時間的感覺,就四個字,莫名其妙。

潘羅支?那個六穀部的吐蕃餘孽?突然聽到這么一個人,宋真宗一時摸不著頭腦。趙恆不明白,一個隔著千山萬水,平時連封信都沒有的潘羅支,為什麼要給他封王?平白無故給他那么多的好處,圖啥?

然而,在短暫的思考後,宋真宗就徹底明白了張齊賢的意思:潘羅支在李繼遷的南面,宋朝跟他結盟,可以南北夾擊李繼遷。如今,靈州已經沒了,要是再失去這么一個盟友,可就得不償失了。於是,宋真宗同意了張齊賢的請求,冊封潘羅支王爵身份,讓他幫助自己對付李繼遷。

本來,潘羅支一直不敢進攻李繼遷,因為他害怕宋朝攻擊自己。但是,在得到了宋朝的冊封后,潘羅支再也不用擔心來自東面的進攻,他終於可以全身心地對付李繼遷了。

那么,潘羅支用什麼辦法對付李繼遷呢?

他用的辦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西夏書事》記載,鹹平六年(1003 年)五月,潘羅支派使者送給李繼遷一封信,大意如下:“西夏王您好,我多次與您對抗,是我不對。如今您天下無敵,小人自知不是您的對手,希望投到您的麾下,還望準降。如果您同意,請來我這裡,咱們歃血為盟,我永不背叛。”

這封書信,是不是很眼熟?如果您忘記了,我給您提一個人名,曹光實,那個死於李繼遷詐降手段中的宋朝將領。

沒錯,潘羅支對付李繼遷的辦法,就是李繼遷當年用的戰術——詐降。

史料記載,對於這個熟悉無比的戰術,李繼遷想都沒想,就中計了。他立刻批准了潘羅支的投降請求,並率領部隊出發,去接受潘羅支的投降了。

李繼遷腦袋有點兒暈,軍師張浦的腦袋卻清晰無比。

張浦告訴李繼遷:“不能去,這裡面有詐,潘羅支很可能是詐降。要知道,吐蕃尊重勇士,鄙視逃兵,凡是在戰場上有過逃跑前科的人,家門口都要掛一個狐狸尾巴,子孫一輩子抬不起頭來。如今,潘羅支未戰先降,這裡面一定有詐。”

李繼遷回答道:“軍師多慮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兩軍勢力相差懸殊,我隨便動一根手指頭,就能弄死潘羅支,他根本不敢造反。”

當然了,話雖如此,但在張浦的提醒下,李繼遷還是提高了警惕,帶領部隊小心翼翼地接受潘羅支的投降去了。

來到約定場所後,李繼遷如約見到了潘羅支。潘羅支為表誠意,舉行了一場熱烈、隆重的受降大會。在這個宴會中,李繼遷一直提高著警惕,他左看右看,希望看出對方的破綻。然而,李繼遷看見的都是滿滿的“誠意”,沒有一點要害自己的痕跡。

至此,李繼遷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誰說潘羅支是詐降?自己這個詐降專業戶,都沒有看出一丁點兒的瑕疵紕漏,張浦真是杞人憂天。

就這樣,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中,投降大會圓滿結束。李繼遷拿著潘羅支的降書順表,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結果,在回家途中,李繼遷這才驚訝地發現道:“原來,詐降這個玩意兒,還能這樣搞!”

在回家途中,李繼遷見到了潘羅支的“送行”部隊,也接受了對方送給自己的一份精心準備的“大禮”。

這份大禮,就是一陣遮天蔽日的箭雨。

當年,李繼遷把這份“大禮”送給了曹光實;今天,他收到了一份一模一樣的“回禮”。真是因果輪迴,報應不爽。

史料記載,面對潘羅支的突然進攻,李繼遷的部隊損失慘重,他也身中十幾箭。要說這個李繼遷,真是一個硬漢。趙光義身中兩箭,就得躺在驢車上了,李繼遷身中十幾箭,竟然殺出了重圍,成功地逃了回來。

這身體,真不是一般的硬。

當然了,再硬的身體,多了十幾個窟窿,也得玩兒完。

回到西平府後,李繼遷自知大限將至,他叫來22 歲的長子李德明,還有軍師張浦,李繼遷要臨終託孤了。

李繼遷囑咐道:“我死後,你繼承我的位子,不要發動戰爭,要上奏宋朝,請求投降,你上奏一次,宋朝不理你,你就接著上奏,哪怕上奏一百次,直到宋朝理你為止。一定要投降宋朝!”

交代完了兒子,李繼遷對張浦道:“張浦你雖然是漢人,但同我一起造反,咱倆早就成了親兄弟。昔日備嘗艱辛,才能有今日的基業。咱們盤踞的靈州、夏州之地,雖然不能與遼、宋抗衡,但來一個三足鼎立,也沒有問題。我死之後,希望你好好地輔佐我兒子,不要荒廢了這份家業,吾無憾矣。”

安排好了所有後事,在得到張浦等人堅定的承諾後,李繼遷這才慢慢閉上雙眼,從此長眠不起。

一代梟雄,就此隕落,享年42 歲。

古人有云:生於刀劍者,必死於刀劍之下。

我云:始於詐降者,必死於詐降之手。

這,就是李繼遷的命。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