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搞錯了!歷史上戴面具打仗的人不是蘭陵王而是他

高長恭是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封爵蘭陵王。歷史記載高長恭相貌柔美,每次行軍打仗的時候都要靠一工具遮住自己本來的樣子。但這個工具並不是電視劇和小說中的面具,而是胄。

都搞錯了!歷史上戴面具打仗的人不是蘭陵王而是他

胄指盔,是一種用來防護頭頸的工具。在古代,護衛頭部的工具叫作胄,護衛身體其他部位的工具叫作甲,甲和胄通常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冑”一詞便成了中國古代防護工具的統稱。胄是先秦時期的稱呼,戰國時稱為“兜鍪”,北宋時稱“頭鍪”,宋以後多稱“盔”。蘭陵王高長恭行軍打仗戴的就是這種胄,把整個頭部都遮蓋起來了。

蘭陵王

面具是起遮擋作用的外罩,在一定節日用於偽裝自己。面具最早是由一些遠古的部落把雕刻和繪畫結合在一起創作而成的,形狀千奇百怪。

歷史上真正戴面具行軍打仗的人是有“面涅將軍”之稱的狄青。狄青,字漢臣,北宋汾州西河人。狄青出身卑微,16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狄青憑藉自己的努力和軍事天賦,立下許多戰功,得到了當時統治者的賞識與重用。

史料記載,狄青身長7尺,姿態雄偉,每次帶兵打仗時,都披散著頭髮,戴青銅面具,衝鋒陷陣,給人一種巨大的威懾感。遺憾的是史書並沒有詳細記載狄青面具的模樣,只記錄了其面具圖案非常恐怖,令敵軍望而生畏。

狄青狄青

說起狄青戴面具的原因,其實與蘭陵王是一樣的。古代的戰場上,長相秀氣俊美的將領通常會被人認為沒有威力,沒有戰鬥氣勢,因此這些人通常會戴上恐怖猙獰的面具再領兵殺敵。《宋史》有言:“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意思是說狄青每次出入,百姓們都會聚集在道路旁觀看,造成交通堵塞。宋哲宗年間,公主夢很受寵愛,宋哲宗為其挑選夫婿時,特地以狄青的兒子狄詠作為參考標準。這樣看來,狄青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美男子。而他那恐怖猙獰的面具正是作戰的一種策略和手段。

狄青雖然戰功赫赫,但功高蓋主是每個統治者心中的一根刺。宋仁宗最終將狄青貶黜為州官,曾經功名蓋世的一代英傑狄青就這樣在憂鬱痛苦中孤獨的死去!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