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德國的最後一戰中,蘇聯百成大軍進攻柏林,而死守柏林國會大廈的區區幾千黨衛軍士兵,硬是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如果不是後來因為蘇聯是個勝利者,這些損失也被國際給瞞掉了。如果單單從各國士兵的戰鬥素養上說,德國士兵的成績也可以排在前列的,有人會說蘇軍當時也很渣,那么,另一邊進攻的美軍面對德軍時也是吃了不少虧的。
在戰爭末期,1944年的6月,雖然盟軍在諾曼第成功登入,開始了對德國的進攻。但這一條進攻之路美軍卻打得並不那么順利,由於戰前德修建了大量工事,特別是那條保衛德國工業心臟魯爾區的齊格菲防線,為了攻入這條防線,美軍當時最牛的指揮官巴頓,於是決定奪取防線上德軍控制下的麥茨城,而達到攻破防線的目的。
然而就是這座小小的麥茨城,在歷史上一直是德法戰爭中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而防守這座城池的全是從諾曼第前線敗退下來的殘兵組成的部隊,人數不足1.4萬,士氣已經很低落了。於是,很快美軍第5步兵師第2團決定輕鬆攻下這座城池,可是就在進攻途中,原本以為那些殘兵不可能組織什麼有效的防禦,路上卻被一個個的地雷給阻擊住了。好不容易把雷排除後,德軍神出鬼沒的炮火打擊讓這些美軍寸步難行。於是美軍只好調來了裝甲師和飛機,可是,由於工事的構造異常堅固,根本沒起到多大的作用。
於是,美軍改變策略將各類火炮集中起來對其進行火力打擊,可是,炮火過後,美軍進攻時,德軍的火力開始的還擊,如此的場景一天中出現了多次,美軍還是在原地。隨後,美軍後續部隊不斷到達這一戰場,由於人數上的優勢,很快形成了對德軍的包圍,最終1944年11月19日,在數量達數十倍的美軍各兵種的配合下,德軍硬拚死抵抗了兩天,最終美國攻入城中,城中的德軍士兵在長官的組織下繼續抵抗美軍,直到打光最後一發子彈才放下武器投降。
雖然,這一次防守在二戰中並沒有被多少人重視,因為對戰局沒有起到多少作用,雖然德軍在後來的抵抗中無法挽回失敗的命運。而發生在麥茨城的這一戰,德軍士兵所表現出來的戰鬥素養讓美軍都無不感到害怕,如果德國每個城市都是如此,那么美軍還將付出更大的傷亡。
二戰 德軍 齊格菲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