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許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嘗鼎邊銼的口味。日本NHK獨家專訪,特地來基隆攝影專輯其製作過程。
鼎邊銼原本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裡這算是家常小吃。裡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木耳、魷魚、小魚乾、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是標準的湯好料多。然而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稱之“鼎邊銼”。
“銼”是台語,為爬滾的意思。其製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鼎邊銼以邢家所做最為有名。
名稱來源
鼎邊銼原本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裡這算是家常小吃。裡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木耳、魷魚、小魚乾、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是標準的湯好料多。然而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稱之“鼎邊銼”。“銼”是台語,為爬滾的意思。其製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鼎邊銼以邢家所做最為有名。
材料
(1)在來米粉3杯、地瓜粉1杯、太白粉1杯、清水7杯
(2)金針1/2兩、香菇6朵、蚵3兩、水發魷魚1/2條、蝦仁羹2兩、韭菜花1/2兩
(1)料:高湯1O杯、鹽1茶匙、胡椒粉少許、味素少許
做法
①將材料混合做成粉漿,待鍋燒熱後,由鍋邊四周淋一圈,使其附著於邊上。②金針泡軟後,每條打結備用;香菇泡軟、去蒂、切絲;蚵洗淨,魷魚切絲,韭菜花切丁。
③待粉漿凝固時,在鍋中間加入高湯,並放人金針、香菇、魷魚、蚵,及蝦仁羹等配料。
④待湯汁煮滾時,刮下四周的粉漿皮,並切小塊與配料同煮,同時加入其他(1)料。
⑤熄火後再撒韭菜花粒,盛出即可。
重點提示
①地瓜粉若顆粒太粗時,要先篩過再與其他粉料混合,或在調水後,浸泡片刻使顆粒完全溶解時再做。
⑦蝦仁羹是蝦仁裹魚漿類似魷魚羹、肉羹之類的材料,由於用量不多,可在菜場買成品,沒有蝦仁羹可加魷魚羹代替,不放也可以。
③金針泡水後打結,可防止煮的時候散開。
歷史文化
鼎邊銼,台南著名小吃,來自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落難民間,向百姓乞討用以果腹的逃難點心,登基後因懷念這樣一道點心,不只為其命名還訂為御菜,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