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英國退休的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訪問印度,他問印度總理尼赫魯:
我接下來要訪問中國,你與毛澤東有過交往,能給我說說你對他的印象嗎?
尼赫魯說:“他的樣子就像是一位和藹的老伯伯,他自己受過很多苦難,現在要保證他的人民能過上比他過去幸福些的生活。”
這話不是飛春讀傳瞎編,而是出自蒙哥馬利回憶錄。
蒙哥馬利訪問印度和中國時,中印邊界衝突仍在繼續,尼赫魯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這樣評價毛澤東,說明:
1.尼赫魯從心底里是對毛澤東是敬佩、認可的。
2.中印關係和平是主流。
中印邊境問題由來已久,但一直沒影響中印關係。
新中國成立後,印度是中國第一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印度支持中國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周總理4次訪問印度,尼赫魯也訪問過北京,受到毛主席隆重歡迎。
正是由於感情太深,尼赫魯認為中國絕對不會與印度開戰,所以在邊界問題上一直小動作不斷。
而毛主席對中印邊界的原則是:“決不退讓,避免流血。武裝共處,犬牙交錯。”
尼赫魯多次拒絕和談,1962年10月,中國忍無可忍進行反擊,印度慘敗。
約翰·達爾維是被中國俘虜的印度最高軍官,他總結印度的失敗原因是:
1.情報錯誤。軍政上層領導都認為中國不會對印度開戰。
2.準備不足,尤其後援力量跟不上,空軍壓根沒投入戰鬥。
3.印度軍事實力與中國沒法比。
經歷失敗才知自己的渺小,印度總理尼赫魯在戰敗後也說:
“高級將領們到我們這裡來,並且給國防部寫信,要這要那……如果我們有遠見,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會是另一種做法……印度從與中國戰爭中學到了這個世界容不下弱國,我們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