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壓歲錢準備好了嗎?

新年越來越近了,你的紅包準備好了嗎?

想必大多數小夥伴跟小編一樣,早已過了收壓歲錢的年紀。如今,便是要早早的取好錢,裝進紅包。等新年的時候分發給小朋友們,看著他們經經歷“媽媽先替你收起來”的套路里,感慨時光飛速。

壓歲錢的來歷

壓歲錢是漢族的傳統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將錢裝在紅包內給晚輩。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認為有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壓歲錢壓歲錢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當時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些錢並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一種佩戴的錢幣形狀的避邪品。壓歲錢的的來歷有兩個寓意,一種為壓“祟”。祟是傳說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裡出來害熟睡的孩子,傳說有人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邊,以此助孩子把祟嚇退,因此得名為“壓祟錢”。

還有另一種說法為“壓驚”。傳說古代有一種凶獸叫“年”,每隔365日後之夜就會出現,讓人非常害怕。人們最開始用食品來安慰在驅趕“年”時受到驚嚇的孩子,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演變為以貨幣代食物,至宋便有“壓驚錢”。

壓歲錢最開始並不是真的給錢,而是給像錢一樣的象徵性東西,以起震懾作用,隨著長輩在過年時包一塊大洋給子女的情形出現,壓歲錢的意義才發生重大改變。從此以後,壓歲錢的辟邪去魔的說法逐漸結束,演變成了希望晚輩步步高升等美好勵志的寓意。但依舊有希望晚輩能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平平安安的祝願。

過年過年

壓歲錢的意義

傳統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惡驅邪。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歲”與“祟”諧音,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年。

自從壓歲錢變成了真正的貨幣之後,壓歲錢的意義也發生了改變。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結束,而其新擔負的“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升”等“勵志”作用應運而生。

壓歲錢壓歲錢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另一種也是最為常見的,即由長輩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壓歲錢”不僅是一種儀式感,還是一種代代相傳的割不斷的血脈相連的親情傳遞,那么喜慶,那么溫馨,那么富有年味兒……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