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術在古代中國源遠流長,其作為術數的一種,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氣色、體態、手紋等推測吉凶禍福、貴賤夭壽,雖然令人感覺玄而又玄,但應驗者卻並不在少數,見諸於正史者比比皆是。
精通相術的大家,不僅能推測個人的命運,甚至還能從此人身上看出其對國家命運的影響,比如“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在給王衍相面時,便發現此人將成為亡國禍首。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的推測最終是否會靈驗?

山濤字巨源,生於漢末,少年時即以器量非凡、卓爾不群聞名鄉里,喜歡談論老莊之學,與大名士嵇康、阮籍等人交遊,經常在竹林中暢飲談論,名列“竹林七賢”之中。山濤早年喪親、家徒四壁,雖然經常要為生計發愁,但因性情散漫,不喜歡官場上的束縛,所以遲遲不肯入仕,直到不惑之年才肯出來做官。
山濤的從祖姑山氏是司馬懿正妻張春華的母親,就輩分而論,山濤算是張春華的表侄,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的表兄弟。正是因為有這層親戚關係,所以山濤有機會接觸到司馬懿父子,在仕途升遷方面多少能得到照顧。當山濤準備出來做官時,當時已擔任大將軍的司馬師大喜過望,還對山濤調侃說:“當世的呂望(即姜子牙)想做官了!”

司馬家執政期間,山濤官至相國左長史,統領別營兵,經常跟隨司馬昭出征。司馬昭視山濤為親屬中德高望重之人,所以對他非常看重,特地讓長子司馬炎去拜見他,而司馬炎之所以能被立為儲君,山濤的建議作用功不可沒。
山濤在西晉年間歷任多職,官至尚書僕射,總領吏部事務,負責官吏的銓選工作,一乾就是十年時間。而讓他揚名立萬於世的,恰恰也是這段時期。
在擔任尚書僕射期間,山濤鑑別、選拔隱逸之士,以德行、才能兩方面綜合考量,對他們分別授予官職,很好的做到了公正、公允。凡入選備用的人才,山濤都會親自寫下評語,然後將他們列名成冊,上奏給皇帝選用,當時稱為“山公啟事”。

山濤前後選舉的百官都才堪其任,只有陸亮是武帝不顧山濤反對,執意任命的,結果最終因貪腐被罷,武帝始服山濤鑒人之明。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山濤去世,終年78歲。
山濤在鑑別人才方面很有見地,對人物的品評也很精準,這方面的案例很多,其中最經典的一則,要屬他對大名士王衍的評定。
熟悉魏晉南北朝歷史的朋友都清楚,西晉的滅亡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位“帥哥”高官有關,此君便是集大名士、大美男、大辯論家等名頭於一身的宰相王衍。王衍字夷甫,出身於名門豪族琅琊王氏,不僅出身好的不得了,而且外表清明俊秀,風姿安詳文雅,是一位標準的帥哥美男。

王衍幼年時曾拜訪山濤,因外貌俊俏被山濤讚嘆不止。等到目送王衍離開後,山濤不禁對身邊的親友大發感慨:“究竟是怎樣一位奇女子,才能生下這樣這樣一個俊俏可人的孩子?然而誤盡天下老百姓的,未必就不是這個人。”事後看來,真可謂一語成讖!
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風姿詳雅。總角嘗造山濤,濤嗟嘆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見《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王衍成人後,不僅容貌依然出眾,而且還因辯才極佳、精通玄學,成為當時清談界的領袖,人氣爆棚,其熱度絕對秒殺今天的“小鮮肉”吳亦凡、李易峰、鹿晗中的任何一位。不僅如此,王衍一生仕途順暢、官運亨通,官至太尉、領尚書令,身居三公之首,可謂位極人臣。

然而王衍身居相位卻毫無建樹,面對內有“八王之亂”、外有胡人入侵的局面,竟然毫無匡救之策,每日裡只是做“埋頭鴕鳥”和“縮頭烏龜”,同一幫清客談玄辯難,居火爐之上卻有泰山之安的感覺。
王衍如此不作為,可坑苦了天下黎民,害的中原戰亂不息、民不聊生。隨著形勢的日益危急,王衍開始籌劃自保之策,讓弟弟王澄出任荊州刺史,堂弟王敦出任青州刺史,準備一旦都城不保,自己立刻“跑路”避難。
太傅、東海王司馬越死後,匈奴兵直逼洛陽,王衍以奉其棺槨還葬東海王國為名,率大批王侯公卿東返避難,結果在途中被羯族大軍閥石勒俘獲。王衍為活命,不僅下跪求生,還力勸石勒稱帝。

石勒本是王衍的“鐵桿冬粉”,今日看到“偶像”無恥至極的一幕,心中大為鄙視,直接“粉轉路”,於是命人將一行人活埋。王衍臨死時感嘆道:“如果我平時不崇尚浮華虛誕,勉力來匡扶天下,也不至於到今天的地步。”
要知今日,何必當初?
張春華 王衍 竹林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