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局勢轉折點就是關羽在荊州戰事的失敗,可以說,經此一戰,得利最大的絕不是孫權,而是曹操,因為自此之後,劉備和孫權都沒有實力能夠與北方的曹操抗衡。
有人認為,孫權的決策是對的,劉備占有荊益二州,對於孫權而言整個長江上游都是劉備的孫權壓力空前,如果放任劉備做大,萬一劉備滅了曹操孫權怎么抗衡劉備?所以陷阱荊州一方面可以削弱劉備,另一方面加強自己的實力 。
大國之間的博弈,永遠沒有穩固的聯盟,三國相互牽制一超兩強,沒有一方會坐視任何一方做大,對東吳來說維持現狀是最好的局面,所以當蜀漢拿下漢中,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其實已經威脅到了東吳,一旦關羽贏了那蜀漢將可能取代曹魏成為最強,且居高臨下,時刻威脅著東吳,對曹魏至少有長江,對蜀漢有什麼,所以對東吳蜀漢不能太弱但是也不能最強 。可實際上,這是缺乏戰略眼光的做法。
孫權劉備都缺乏戰略的眼光,孫權尤甚。東吳的戰略家魯肅死後,孫權重用的呂蒙陸遜都缺乏戰略眼光,當他們以優秀的戰術動作奪荊州殺關羽後,就徹底拆散孫劉聯盟。本可聯手北伐的戰略優勢,就逆轉為戰略劣勢。雖經劉備亡後諸葛亮重建聯盟,但己是破鏡難圓名存而實亡。在實力懸殊的大背景下,孫劉兩家遂個消亡已成必然。諸葛亮和陸遜死後,剩下的懸念僅是時間問題了。
聯合魏國偷襲荊州是最大的一個錯誤,因為從那以後除非是有奇蹟,不然吳蜀都是在等死而已。至於擔心蜀國做大完全是想多了。合江南的力量可以防守,可是想要爭天下必須要在江北有足夠的立足之地。而吳國在合肥一帶輸了幾場以後就完全將目光放在南方了。可以說冢中枯骨來形容孫權在合適不活了 。
蜀吳注定是會失敗的,沒有經濟人口來支持軍隊,況且在三國里都是弱小的兩國,天下人民只希望國家太平所以大都支持能力大的國家進行統一,而蜀和吳恰巧是阻止國家統一的,所以人民的支持都會很低,也並不像三國演義那樣寫的蜀漢乃正義之師,相反蜀吳只是割據勢力並不是什麼正義的軍隊,因為兩個都沒能力統一中國。
從始自終東吳都沒有統一全國的實力,不是被劉備滅就是被曹滅,劉備畢竟是打的正統名號。又長期與東吳結盟。蜀要是滅魏了,劉備肯定是恢復漢名。到時候東吳投降也算是‘歸降漢庭’。肯定比後來下場好多了。說不定還能做個朝臣。
再者,孫權遲遲不稱帝的原因只有一個,時機不成熟,這個時機肯定來自於內部,孫權雖為江東人氏,但並不是江東望族,而且其發家之地最先不在江東而在而在徐州,所以曹劉稱帝後,孫權遲遲未能稱帝與孫權在江東的政權尚不穩固有關,如果江東的眾多門閥起來反對,那當時的孫權並沒有十足把握來平息,所以等孫權威望達到讓江東各士族信服是,稱帝就順理成章了。
關羽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