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建國初期將行政中心從天安門遷到城區以西1.5公里的三里河地區,今天的北京會是怎樣?六十九年來,每逢探討北京城市規劃問題,這都是個常被人們提及的假設話題。
這個話題最初被提出來,是在1950年。當年2月,建築學家梁思成、陳占祥擬定的《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完成,這成為後人所稱的“梁陳方案”。梁思成不惜自費刊印這一方案,力薦中央。
在梁、陳的構思中,北京或許能成為如華盛頓一般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的政治中心。當時的北京,是一個大學與名勝古蹟雲集的文化城,而其所在的華北地區發展工業的職能,自近代以來就主要由港口城市天津來承擔。
如今,人們認為“梁陳方案”曾是可以打破北京單中心、攤大餅式都市病癥結的最好機會。但當時官方更傾向於蘇聯專家的思路。梁思成也從蘇聯專家團團長和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彭真處聽說,作為國家主席的毛澤東更傾向於將政府機關設於城內。
由於當時的意識形態把舊城看作是‘封建社會’遺留,主張對舊城進行“革命”與“改造”,因此這場原本非常學術味的討論很快就被一些人從政治上加以否定了。
當時,北京不但被認為是首都,更被視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權力中心。無論是梁思成或是陳占祥顯然都低估了政治因素在首都初始規劃中的地位。
1953年11月,北京市委《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的要點》提出:“我們的首都,應該成為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特別要把它建設成為我國強大的工業基地和技術科學的中心。”
對此,蘇聯專家的解釋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首都必須是全國的大工業基地。為了確立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就必須保證工人階級的數量,要大規模發展工業,特別要把北京建成全國的經濟中心,才能與首都的地位相稱。
當時的北京還很小,二環內外還能看到田地遍布。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曾指著廣場以南一帶說,以後要在這裡望出去都是“煙囪”。據彭真說,根據毛澤東的指示“要把北京這個過去的消費城市改變成為生產城市”。
50年代的城市規劃草案,決定了日後北京市的基本格局:即以舊城為中心向四郊發展,郊區建設若干衛星城鎮;在交通路線和空間分布上,基本規劃出幾條環路。這便是後來被學術界普遍稱為“攤大餅”的模式。北京以及其他中國城市,也開始了環線建設模式。
環路的規劃主要是學習俄羅斯的結果。
50年代,長安街和朝阜路被打通,北京有了貫穿東西的主動脈。而整個六七十年代,伴隨各種運動進行的拆城牆,修鐵路,建成前三門大街和北二環路,實際上創造出北京最早的環形路,也就是今天的“二環內環”。除了環線規劃外,當年蘇聯式工業發展的意圖也得到貫徹。
更直觀的數據是,全國統一划分的工業部門有130 個,北京占120個。毛澤東當年的願景成為現實,北京的各類煙囪已達1.4萬多根,為世界各國首都所罕見。
北京 城市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