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為什麼盛產古都?

河北雖為畿輔重地,又有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好風水,卻因為形狀破碎、整體經濟不振等原因,難以給人們留下一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放眼河北省內,在“環首都”、“環渤海”的“兩環”戰略一路高歌猛進的大背景下,位於內陸腹地的冀中南地區則顯得尤其落寞。

省會統攝力不足...省會統攝力不足...

殊不知該地卻有一條盛產古都的大走廊,在歷史的塵封中默默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那裡正是位於太行山和燕山山麓的一系列山前沖積扇,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成為先民繁衍生息的樂土。其中聯絡中原和邊塞的太行山東麓地區,也是華北平原南北交通的大動脈,更是盛產古都的大走廊。

那些年,那些城

僅從商代到東漢的1800多年裡,太行山東麓和燕山南麓就曾經建立了一百餘個方國、諸侯國、王國。

商朝時就已頗為“人口密集”

似乎存在兩條“城市帶”

渭水-黃河一線,太行山東側一線

河北為什麼盛產古都?

“兩河之間為冀州”,所謂“兩河”,指的是晉陝交界的黃河,與黃河下游的禹河故道。夾在兩河之間的晉南河東之地,及太行山東麓就是冀州的核心地區。

其實早期的冀州範圍包含河北和山西

是一個很大的範圍

與漢朝十三州的冀州不同

(相當於漢朝十三州的并州、冀州、幽州)

“九州之內,名為赤縣;赤縣之畿,起自冀州”,冀州為九州之首、天下之中,在夏商時代,太行山東麓地區是重要的統治中心。位於河北邢台的商朝邢都比河南安陽的殷都有著更早的歷史,而兩者都在太行東麓沖積扇上。

由於在歷史早期,黃河在華北平原頻繁變動

所以人類活動的中心在地勢較高的太行山附近

是頗為安全且易於開發的

周代對同姓宗族的分封十分照顧,他們往往被分封在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因此邢、衛、燕等同姓諸侯國把控著這條南北通道。

至戰國,只有北方的燕國依舊強盛

位於邊疆有利於擴張和自保

但根據地仍然在太行山-燕山以內

古城邯鄲作為趙國首都達158年,是戰國時期的工商業中心之一。“邯鄲學步”雖然只是一則寓言故事,但也多少流露出當時的人們追慕著這個國際都市所引領的風尚。

小時候玩過的一款遊戲

邯鄲在其中算得上是關東第一大城

(來自秦殤吧)

配圖

直到漢朝,邯鄲風光依舊,和洛陽、臨淄、宛、成都並列為五都。

這五個城市

三個位於第二階梯-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

成都在四川盆地、臨淄依靠山東丘陵

東漢末年,曹操大力建設鄴城,邯鄲從此衰落下去(其實兩者相距只有幾十公里)。說起“六朝古都”,人們首先想起的基本就是南京。但鄴城先後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都城,也可稱為六朝古都。

當時的洛陽經歷董卓之亂後,凋敝殘破,一時難以恢復;關中地區被關中諸將霸占著,戰亂時間比繁榮多得多。對於曹魏而言,人物殷盛、交通便利的太行山東麓地區更適合作為霸業根基。曹魏建設的鄴城布局美觀、規劃科學,它首創的中軸線城市格局也對後代都城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齊滅亡後,北方政治中心回歸陝、洛,但河北地區作為歷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卻從未謝幕。無論是唐前期中央對河北漕糧的依仗,還是唐後期河北藩鎮的擁兵自重,以至於宋代與遼、金的對峙,金、元、明、清的定都北京,無不說明河北地區的政治、軍事地位日益顯得舉足輕重。

此外,太行山東麓還有中山靈壽王城、燕下都武陽、後趙襄國等眾多古城,不一而足。

那究竟是哪些原因,使得太行山東麓地區如此重要?

水甘土厚的自然環境

在以農立國的古代中央帝國眼中,農業友好型的自然環境往往是形成通都大邑的先決條件。

得益於優良的水土氣候條件,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富有農業特色的的磁山文化就在太行山東麓紮下了根。重要的糧食作物粟率先被磁山人馴化出來,磁山文化遺址因此被譽為中國穀子的故鄉。

河北平原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徵適合發展種植業。當偏南的夏季季風挾裹著暖濕氣流向大陸吹拂時,受到太行山脈阻擋而抬升凝結,在山前形成一條多雨帶;偏北的冬季季風南下時,環抱的山脈則抵禦了部分嚴寒,使得山麓地帶的溫度略高於開闊地帶。

除了發源於山地的東流水系的一些交叉地點容易泛濫外,太行山東麓因為地勢較高,一般不易受到以黃河為主的水患威脅。而相比於難以馴服的洶洶黃河,發源於太行山地的河流體量小得多,雖然為沿岸人民帶來的災難不絕於史,但就波及範圍、治理難度而言顯然更容易被人類駕馭。

《尚書·禹貢》說冀州的土壤是“白壤”,說明河北平原在先秦廣泛分布著鹽鹼地。當時人類的活動水平不高,這些鹽鹼地基本上是原生鹽漬化造成的。

由於河北平原屬於半濕潤地區,降水又集中在夏季,在乾燥少雨的月份蒸發作用強烈,如果再遇上地下水位高的情況,由於毛細作用地下水中的鹽分就會在土壤中聚集,地勢低洼的沖積平原就屬於重災區。一般的沖積平原坡度小、水流緩,在河湖水的頂托下,地下水不僅處於高水位,而且更新慢,有利於鹽分積累,地下水的礦化度正是從山前沖積扇向沖積平原遞增的。

滄海桑田

沿海地帶作為陸地的時間並不長久

黃河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大

而人類加劇了這個進程

(渤海灣的一段海岸)

河北為什麼盛產古都?

而太行山東麓的一系列沖積扇坡度較大,利於排水,地下水位低。像前面所說的,山前降水較多,對土壤鹽分有更強的淋溶作用;易於控制的河流便於展開水利工程。因此,沖積扇上的土壤鹽鹼化災情更輕、治理更易。

戰國魏文侯時期,鄴地就開鑿了以漳水十二渠為主體的灌溉渠系,使得斥鹵之地可以種上稻粱;燕國的農業中心督亢之地同樣坐落在山前平原上。

優良的農業地理環境能夠養育大量的人口,今天的太行山東麓平原,仍然是河北省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自然經濟居主導地位的古代社會,更多的人口意味著更強的生產力、更大的市場、更充足的兵源,太行山東麓對於古代統治者的重要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

至關重要的交通區位

除了擁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太行山東麓還是銜接南北、控扼東西的交通樞紐,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南北方向上,從洛陽渡過黃河,再沿太行山東麓北上抵達幽薊地區,進而藉由古北口、喜峰口等關隘與塞外遊牧經濟區交流,是最便捷的,反之亦然。

隋煬帝開鑿永濟渠之前,太行山東麓長期是溝通華北平原南北的唯一大動脈。水運通達之後,政治中心從長安、洛陽逐漸向漕運更加便捷的開封轉移,相對水路運輸,太行山東麓作為南北通道就有些劣勢了。但從9世紀末開始,另一條穿過河北平原中心地帶的南北陸路交通動脈卻日益重要起來。

隋朝搞的這個基建真是福澤後代隋朝搞的這個基建真是福澤後代

北宋和遼國在河北平原上南北對峙後,連線開封和雄州、穿越平原腹地的“宋遼驛道”成為了南北往來的唯一幹線。

但傳統的太行山東麓南北大道顯然更安全。11世紀下半葉,黃河下游頻繁決口、改道,截斷了“宋遼驛道”,往來的使者“進退不能,兩朝深以為憂”。元豐四年,“宋遼驛道”的中段不得不重新繞行太行山東麓,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北宋末年。

即使到了近代,這條相對乾燥的陸上交通線以及它所串聯起來的經濟重鎮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第一條貫穿南北的鐵路大動脈京漢線就選址於太行山東麓。

在河北省會變遷不定的年代裡,除了作為首都的北京和有著沿海區位的天津,河北省會的另外兩個備胎就是太行山東麓上的保定和石家莊。石家莊西側的井陘是聯絡山西的重要孔道,經由井陘的正太鐵路和京漢線交匯於石家莊,這種處在交通十字路口的樞紐地位,也是最終將省會定在石家莊的重要考量。

在東西方向上,雖然太行山將山西和河北斷然分隔,但貫穿東西的太行八陘依然將兩個地區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安史之亂以前,北方地區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北方內部的東西之爭也格外引人注目。因為看重該地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優勢,以及控扼河北、山西兩大地緣板塊之間往來的軍事價值,東西對峙時期的東方偏霸政權屢屢定都於太行山東麓。

商朝的邢都、殷都,戰國時期的趙都邯鄲、中山靈壽王城、燕下都武陽,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鄴城,座座有著深厚底蘊的古都名城,仿佛在太行山東麓串起了一條珍珠項鍊。雖然經過時光洗禮而色澤黯然,但它們積澱的價值依舊沉甸甸,仍然值得認真檢視。

耐人尋味的是,河北曾經的優勢在新的時代環境下都或多或少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可以阻擋寒風的山脈也為霧霾營造了一個避風港,太行山東麓一帶霧霾天數明顯高於周邊;當地人的保守思維,似乎植根於深厚的農業文化;而作為京畿之地的政治地位,維護首都穩定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使得河北常常面臨講經濟還是講政治的兩難抉擇。

古都之鄉何時能再現往日輝煌,恐怕是每一個當地人每天都在憂慮的難題。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