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在日本取得了絕對勝利後,內心開始不自覺的膨脹。頗有“看天下誰都不是敵手”的眼界。在盤算著日本終將和俄國有一戰後,他想到了攻擊朝鮮作為自己的戰援根據地。明朝萬曆20年,豐臣秀吉率領了15萬兵開始出發了。
此時,朝鮮作為明國的附屬國,一直以來國內的政治軍事都仿照了大哥的樣子,軍事,更是嚴重依賴大明。這不,日軍一進攻,漢城、開城、平壤接連被破,情況危急,朝鮮趕緊像大明求救。大明此時接到了求援訊息,但國內不太平,竟一時半會也抽不出身來。
文武大臣一合計,想出了一辦法:“派一個不是官員的去和日本談判,一方面可以拖延日本的進攻。另一方面可穩定國內的局勢。待國內穩定後,立馬表明派出的官員不是官員,不能代表大明,則又可立即出兵收拾日本。”此計畫,倒也完美,只是須尋得一能說會道者。
此時,我們的主人公沈惟敬出馬了,這個年近七十的大忽悠,史書記載“乃市井無賴也”,終日靠賣假藥、忽悠人為生,三教九流都接觸過,一來二去,更是練得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
只見沈惟敬授著游擊將軍之職,單騎便直入了日軍大營,接待他的是日軍第一軍團統帥小西行長,此人憑藉著自己的油腔滑調也是深得豐臣秀吉的喜愛,一路平步青雲,好不快活。小西行長深知談判的氣勢,於是在沈惟敬未到之前,就命令士兵嚴陣以待、旌旗飄飄、盔明甲亮,好不威風。
當見到沈惟敬一人一騎時,他有點懵了,此老頭見士兵氣勢,毫無膽怯之意,相反,沈惟敬徑直入座便開始指鼻呵斥:“天朝以百萬眾,來壓境上,爾等命在朝夕。”見周圍日軍鴉雀無聲,沈惟敬看了一眼小西行長旁的和尚景轍玄蘇,又呵斥道:“上天好生,爾既剃髮為僧,何來從逆夷虔劉我屬國矣!”
一席話完畢,小西行長心中默然讚許,待歇息後,他還是說出了豐臣秀吉的要求:“一是恢復日本與明朝之間的通貢之路(貿易路線);而是分割朝鮮半島,北方歸還朝鮮,南方則劃歸日本。”沈惟敬一聽,當即就想發怒,但一想自己前行的目的就是拖延戰線時間,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遊說技巧,半天交談後,談判結束,小西行長回憶,恍然醒悟,沒明白這沈惟敬是答應了還是沒答應呢?
沈惟敬離開日本大營後,心裡美滋滋,小渣渣,跟我拌嘴?你們還嫩著點。正想著如何再忽悠朝鮮時,他碰到了李如松,這個大明軍神,剛處理完國內的動亂,馬不停蹄就來到了朝鮮援救。沈惟敬正準備邀功之時,卻被綁了起來,緊接著,李如松宣布了他的罪狀——通敵,擅自和日軍議和。
沈惟敬當即就懵了,這是什麼情況?轉而他以自己多年行走江湖的經驗一捋,明白了,自己這是要被卸磨殺驢了。關鍵之時,他處亂不驚,大呼:“我與敵方小西行長有交情。”一語道出了自己的價值,李如松一聽,鬆口了,答應給他再一次機會,讓其騙小西行長前來受封,一網打盡。
小西行長一聽自己的要求被答應了還有受封,於是派了十幾人前來受領,不料,被大明殺了十五個,逃了五個,壞了,日軍完全明白了大明的意思,李如松此時卻又向沈惟敬說道:“你去跟他們解釋一下吧,讓其再相信我們。”
沈惟敬苦笑不得,殺了人家那么多人,還讓其跑了,我去勸說?他搖了搖頭,反正都要死,還不如去試試。到日軍大營後,沈惟敬又是一番口若懸河,不愧是老江湖,小西行長甘拜下風,又信了。
緊接著,李如鬆開始了大舉偷襲,一連幾勝,奪回了朝鮮失去的土地。但此時,大明的補給已經跟不上了,人乏馬疲。日軍也是苦不堪言。此時,李如松又想到了大忽悠沈惟敬。
二話沒說,沈惟敬帶著使節人馬又出發了,碰巧,接待他們的依然是小西行長。沒有廢話,沈惟敬說出了大明的要求:“第一,日本四月十九日開始從漢城撤兵;第二、明朝派出使臣直接和豐臣秀吉談判;第三、談判結束,日本歸還兩位朝鮮王子。”小西行長這時變得有些聰明了,他說日軍退兵之時,明朝也應撤兵。幾經波折後,最終協定達成。明朝派了使臣前去和豐臣秀吉談判。
豐臣秀吉一見明朝的使臣,以為自己淫威浩蕩,硬是意淫出了秀吉七條:
第一、 明朝必須派出一位公主,與日本天皇和親;
第二、 恢復貿易路線;
第三、 明日兩國永誓盟好;
第四、 朝鮮將東四道割讓給日本;
第五、 朝鮮送一位王子到日本做人質;
第六、 日本釋放兩位被俘虜的朝鮮王子;
第七、 朝鮮永不背叛日本。
明朝使臣一聽,一下子臉都白了,這是什麼狗屁話。沈惟敬接到訊息後,一邊安慰使臣,一邊暗地拿定主意,他找到了小西行長。此時兩人知道此事一旦被大明皇帝知道,肯定又是一番大戰,雙方都不好受,一番決定後,他們商量道:“改協定。”
好傢夥,就在沈惟敬改協定的同時,豐臣秀吉晚年得子,下令不宜操兵弄事、退兵了。萬曆皇帝在收到改版後的投降書,又看到日軍已退兵,甚是滿意,於是派出了冊封團隊和詔書。
小西行長這邊則忽悠豐臣秀吉說,大明答應了七條協定,還承認您為大明王,使臣已經在路上了,豐臣秀吉可高興壞了,下令所有的名門望族必須到場,見證這奇蹟的一刻。那日,場面浩大,一度不可控制。
在眾人的期盼下,大明使臣宣讀了萬曆皇帝的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嗣以海波之揚,偶致風占之隔。當茲盛際,咨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西馳一介之使,欣慕來同。北叩萬里之關,肯求內附。情既堅於恭順,恩可靳於柔懷。茲特封爾為日該國王,賜之誥命。於戲龍賁芝函,襲冠裳于海表,風行卉服,固藩衛於天朝,爾其念臣職之當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無替款誠,祗服 綸言,永尊聲教。欽哉!”
詔書完全顯示了大明王國對待蕞爾小國的態度,秀吉聽完大怒,把詔書摔在地上,大吼:“吾掌握日本,欲王則王,何待髯虜之封哉!”很明顯,明朝使節團看出來了,這次出使,完全失敗了。
爾後,沒多久,朝鮮將“秀吉七條”完整的呈現給了大明,而此時,這個計畫總算被暴露了,沈惟敬坐了2年牢後終被斬首,嗚呼,一代忽悠大師,晚年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硬是周轉三國進退自如,將東亞國際格局玩弄於股掌,倒也真是值了!
豐臣秀吉 沈惟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