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新世紀恐怖組織中誰最成功、又最臭名昭著,當屬2014年迅速崛起、2017年年末又迅速敗亡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S)了。其極盛時期不僅占據著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大片領土、統治著大約一千萬的阿拉伯民眾,還擁有雄厚的資金和極具吸引力的宣傳方式。
但國際社會顯然不會允許這樣一個怪物發展壯大,經過多年的打擊,“伊斯蘭國”已經基本被剿滅,仍有部分殘黨流竄在沙漠和山區。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人喊打、窮途末路的恐怖組織,窮途末路之時仍一度有兩億美元的活動經費。他們怎么來錢這么容易?
兩大主要的賺錢方式
作為一個成熟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非常清楚資金對其存在和發展的關鍵性作用。
2014年成功崛起後,世界各地的大小恐怖組織紛紛對其宣誓效忠,其領土野心也愈加膨脹,號稱要在整個伊斯蘭世界建立龐大的“哈里發國”。但這種擴張的本質,在於掠地收割,將利益作分配,沒有錢的“霸業”終究是空中樓閣。
於是隨著2015年該組織建立起數倍於英國領土面積的控制區域,其最主要的兩大賺錢方式也最終形成:石油走私和徵收種類繁多的重稅。
石油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需品”,對其進行控制類似古代的鹽鐵專營,能從最根本上控制住經濟命脈。而在中東,石油也並不是什麼稀缺資源,油氣田十分容易找到和利用。因此,“伊斯蘭國”在作戰過程中將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油田作為重要目標。
但儘管控制了油氣開採,作為恐怖組織的“伊斯蘭國”卻不能和其他主權國家做合法的國際石油貿易。但需求缺口還是有,比如其作戰對手敘利亞北部反對派和東部的庫爾德武裝。為了能永續經營而便宜賣給自己對手工業命脈,也算是一波奇妙的操作。
另外,“伊斯蘭國”還通過船隻、管道、人力甚至畜力將石油走私給某些缺油的主權國家,以換取對方的“暗中支持”。由於獲得了廉價的石油,這類國家對美國指揮的反恐聯合軍行動一貫反應遲緩,倒是經常借著反恐的名義在敘、伊兩國橫行霸道。
通過石油走私,2015年的“伊斯蘭國”每月石油收入高達3300萬美元,僅石油年收入就差不多是非洲小國葛摩的GDP,的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恐怖組織。
收稅和罰款則是更重要的財政來源。
“伊斯蘭國”的徵稅標準主要按照伊斯蘭教的傳統來徵收,先是抽取穆斯林家庭年收入2.5%作為濟貧稅,再者要向“聖戰分子”徵收所得戰利品五分之一的戰爭稅。
另外還有向控制區域非穆斯林徵收的人頭稅,2014年該組織就發出通告,要求敘東北部的非穆斯林家庭每月繳納收入三分之一的“保護稅”。對和平時期的大多數居民來說這個數目還可以接受,但對於因為戰爭早已家破人亡的阿拉伯居民來說,這無疑是一筆苛稅。
實在交不起稅也有出路,“伊斯蘭國”早為你準備好了奴隸身份。
除了這些基本稅收外,還有包括邊界往返稅、工資稅、罰款、商業交易稅、銀行取現稅等等雜稅,基本榨乾了當地居民。
至於一旦發生男人沒有穿著傳統服飾、女人露出眼睛、不穿襪子、不攜帶身份證、私藏菸草、看非宗教題材電視,甚至看到聖戰士兵不匯報思想等情況,一概都要罰款。
一邊是控制區居民饑寒交迫,另一方面是2015年“伊斯蘭國”稅收總入高達5億美元。
次要收入來源不可小覷
這兩大主要賺錢方式是“伊斯蘭國”的根本命脈,但遇到特殊情況,比如石油產區被政府軍重新奪回,或者喪失部分所占領土,那么石油收入和人頭稅就要大打折扣。所以“伊斯蘭國”還有一整套形式多樣的補充性次要收入來源,比如販賣文物和人口、綁架人質、洗劫銀行、控制區域內農業商業等。
這些次要收入來源不可小覷,這在“伊斯蘭國”意識形態宣傳、人員的全球吸引和招募、組織的穩定和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販賣控制區內的文物不是“伊斯蘭國”的首創,這還要追溯到被美國絞死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身上。當年在兩伊戰爭中,薩達姆便將從伊朗奪來的土地上的文物拿到黑市中去賣,而“伊斯蘭國”高層中有很多前薩達姆政府成員,他們繼承了前總統的套路。
到2015年9月俄羅斯參與敘內戰之前,該組織控制著伊拉克和敘利亞大約5千處文物古蹟。不同於敲詐勒索、販賣人口的暴力手段,倒賣文物並不會直接引起當地人的反感,因此具有風險小、成本低、收入高的優勢,所謂拔了鵝毛鵝又不叫喚。而這些鵝毛價值每年超過一億美元。
當然,恐怖分子還為這樣惡劣的行為找到了政治極為正確的掩護:近代以來的文物遺址不是真正的伊斯蘭,是必須要搗毀的,廉價販賣也是貶損異教徒文物的一種方法。結果他們一邊賺錢,一邊還展示了“伊斯蘭教守衛者”的形象,吸引了更多成員加入。
綁架人質獲取巨額贖金也是個籌錢的辦法。當然這也不是“伊斯蘭國”的首創,主要是繼承了基地組織的傳統,並進行了豐富和發展。其綁架人質的對象已經不局限於歐美國家人員,亞洲的中國、日本,甚至同為伊斯蘭國家的土耳其公民,都列為綁架目標,真是誰有錢綁架誰。
如果對方國家態度強硬,就斬首威嚇,逼迫對方達成金錢協定,在獲取贖金的同時間接宣揚和擴大了該組織的影響力。而且綁架人質製造出的恐怖氣氛,也可以達到震懾對手、削弱政府信心的目的,屢試不爽。
通過該手段,其每月都可獲得一千萬美元的收益。
另外,對控制區內農業和商業的掠奪也是一大額外收入。
極盛時期的“伊斯蘭國”控制著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很多農業產區和商業重鎮,如伊拉克的尼尼微和敘利亞的拉卡省,都是土壤肥沃之地。該組織將一半以上的產出小麥和棉花拿到黑市或者通過中間商賣出去,獲得收入也有上億美元。
在商業方面該組織直接將區域內所有企業和商業交易收為已有,對逃離控制區域的人則直接沒收財產。該組織還設立奴隸市場,進行殘忍的人口交易,大量女性和兒童被賣給武裝分子和當地的有錢居民,而“伊斯蘭國”從中獲得幾十萬美元的收益。
精打細算花錢仍然不夠用
仔細算算,“伊斯蘭國”在造孽的幾年間賺了二三十億美元的財富。但賺了錢總要花出去,他們花在哪了呢?
其消費主要可以分為活動經費和組織運營兩大塊。
用於恐怖攻擊和對外擴張的活動經費其實花費相對較少。2015年發生在法國巴黎、由“伊斯蘭國”認領的恐怖攻擊,據事後統計才花費不到5萬美元,因為該組織將網路和現代通訊手段融入到恐怖攻擊當中,所以根本花費不了多少錢。對外擴張方面的情報蒐集和人員傷亡費用也因為該組織的迅速崛起花費很少。
主要花費還是在自身運營和發展方面,也意味著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現代恐怖組織。他們高價招募國外技術人員、購買先進的軍事裝備、有組織地進行網路宣傳。這些錢大約可以占到該組織所有花費的四分之一。
而恐怖分子的薪酬和福利,以及對其家庭的補助是最重要的金錢用途,大概占到總消費的二分之一左右。據統計,每個恐怖分子一個月的工資能達到一兩千美元,這對於相對貧困的中東地區來說已經是超高收入了。正因為有如此高的工資和福利,才會有十幾萬極端分子加入“伊斯蘭國”為其賣命。
剩下的部分便成為該組織的儲蓄資金和領導層的額外報酬。
因為該組織建立所謂“國家”的存在時間很短,所以領導層還算精打細算,沒有到驕奢淫逸的地步。但即使這樣錢仍然不夠用,因為他們非法所得的土地和人口經常轉瞬即逝,收入時高時低,非常不穩定。
尤其是2015年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以來,國際社會加大了對該組織石油走私的打擊力度,並且逐漸收復失地。在喪失了大多數控制區域之後,失去了石油、農田、人口的“伊斯蘭國”也就沒有了收入來源,可謂入不敷出,逐漸變成了一條奄奄一息的惡龍。
和所有高速擴張的軍事集團一樣,小“伊斯蘭國”的擴張既是其目的,又可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一個集團控制區域的大與小,擁有人口的多與少,都直接決定了其資金的充裕還是短缺。為了養活自己它必須擴張,而擴張的邊界越遠,也就越容易被外敵包圍,並一舉擊潰。
像“伊斯蘭國”這樣的恐怖組織就更是如此,全世界的正義之師都是它的敵人,它殘忍的掠奪終究不能維持永久。
伊斯蘭國 石油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