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辮子戲時,總會有那些女的,扮著男裝,招搖過市,瀟灑倜儻。
問題是,胸若太豐,可以束一束;頭髮太長,可以編一編,再戴個瓜皮小帽;可腳,是三寸金蓮啊,怎么辦?
咱們的主人公陳芸小姐,就碰上這個問題了。
說話,乾隆年間,蘇州才子沈復討了個老婆叫陳芸,兩人琴瑟和諧,夫唱婦隨,好不恩愛。
然,那日,沈復到洞庭君祠插花(“花照”這種習俗的一個項目)看戲,回來之後,在老婆面前炫耀,那裡人如何如何多,戲如何如何好看……聽得陳芸心痒痒,嘆了口氣,說“惜妾非男子,不能往。”
沈復一聽老婆有想法,道,“冠我冠,衣我衣,亦化女為男之法也。”
女扮男裝很簡單啊,古來也不是第一遭了。計畫已定,兩人動起手來。
——於是易鬢為辮,添掃蛾眉;加余冠,微露兩鬃,尚可掩飾;服余衣,長一寸又半;於腰間折而縫之,外加馬褂。
打扮停當,活脫脫一風雅少年啊。沈復拱了拱手,“陳兄,今日我們便去水仙廟(洞庭君祠俗稱)一游,如何?”
陳芸亦是拱手,右手朝前一伸,沉著嗓子說,“沈兄,請!”
兩人嘻嘻哈哈正要出門,剛才幾步呢,發現還有個地方不對。
原來,陳芸還穿著雙繡花鞋呢!
清朝少婦女扮男裝,胸豐還能束一束,三寸金蓮可咋整?
雖然長袍亦可遮腳,但終歸美中不足。兩人都有些完美主義,接受不得一點瑕疵,咋辦?
其實好辦。
沈復說,“坊間有蝴蝶履,大小由之,購亦極易,且早晚可代撤鞋之用,不亦善乎?”
看起來,跟如今的隱性增高有得一拼啊!專為女扮男裝者準備,你,值得擁有!
鞋買回來,換上,正合腳!
將要出門,陳芸又躊躇了,“妾不去矣,為人識出既不便,堂上聞之又不可”。
堂上是誰?
本意為父母居住的正房,引申為父母。不過沈復的父親向來比較開明,大概不會有什麼意見;“吾母現在九妹丈家,密去密來,焉得知之?”至於廟裡那些熟人,“廟中司事者誰不知我,即識出亦不過付之一笑耳。”
陳芸沒了顧忌,下定決心出去瘋一晚。出門之前,“攬鏡自照,狂笑不已。余強挽之,悄然徑去,遍游廟中,無識出為女子者。或問何人,以表弟對,拱手而已”。
然而,終究是出事了。
原來,廟裡楊姓司事家眷圍坐在一花燈之前,陳芸覺得好看,“趨彼通款曲,身一側,而不覺一按少婦之肩,旁有婢媼怒而起曰:‘何物狂生,不法乃爾!’”
這還了得,寺廟之中,公然調戲良家婦女啊!
沈復忙不迭地說對不起,我這“表弟”,不是故意的……那邊哪裡肯饒!那少婦已哭哭啼啼,說著不想活了之類……
眼見圍觀之人聚了過來,事情難以收拾,“芸見勢惡,即脫帽翹足示之曰:‘我亦女子耳’。”
看著她的三寸金蓮,這邊的少女少婦婢女阿婆還有那看熱鬧的,先是相顧愕然,繼而哈哈大笑,“轉怒為歡,留茶點”,聊了好一陣,才放陳芸走。
也多虧她急中生智,主動承認,否則,還不定鬧出什麼亂子來呢!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史為鏡(時評、歷史)
清朝 三寸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