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國號金,起兵抗擊明朝。1625春,努爾哈赤遷都瀋陽,滿清已經成為明朝的心腹大患。
1626年,皇太極接替寧遠戰役受傷而死努爾哈赤成為滿清領袖,此時明朝的統帥是袁崇煥。
滿清有10多萬八旗精銳兵,面對是明朝的20多萬軍隊,正面作戰討不到便宜。
滿清還有一張牌,蒙古和他聯姻成為盟友,可以繞道蒙古千里奔襲北京,袁崇煥回兵救援就棋輸了一步,限於被動。
然而此時明朝也有一張牌,朝鮮和遼東交界的地方有個小島--皮島,這個島只有19平方公里,是明朝總兵毛文龍的根據地。
天啟元年(1621年),毛文龍受遼東巡撫王化貞之命,率領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敵後,先收復了豬島、海洋島、長山島、廣鹿島等二千餘里沿海島嶼,取得鎮江大捷。林畔之戰後,毛文龍以皮島、鐵山及寬靉山區為根據地,招募遼東難民,以老弱者屯種,精壯者為兵,從無到有,逐漸發展成一支海外勁旅。
明清手中各有兩張牌,彼此占不到便宜,在山海關寧遠一線對峙,一度陷入僵局。
明朝的統帥袁崇煥卻和孤懸海島經略東江的毛文龍發生了矛盾,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毛文龍白手起家發展到敵後擁兵數萬,遠離朝廷,幾乎就是山大王,半獨立狀態;
二、明朝後期黨爭嚴重,毛文龍為了軍餉被拖欠的事就和山東的官員大吵大鬧,幾乎把山東的文官都得罪遍了,他也得罪了朝廷文官上層;
三、袁崇煥管不到毛文龍,而且毛的功勞比他大,袁崇煥計畫整合軍隊,毛文龍成了刺頭。
最終毛文龍被袁崇煥誅殺,成了明朝內部鬥爭的犧牲品。
毛文龍被殺,成了壓垮明朝最後一根稻草。儘管袁崇煥任命了自己的親信駐守皮島,但是毛文龍手下將領幾乎都是他的侄子或者義子,毛文龍死後這支力量開始分崩離析。這一事件造成了極大惡果:
1.毛文龍在時,遼東半島很大部分是他的游擊區,漢人經常有反抗,滿清後方不穩;
2.毛文龍牽制了滿清2旗以上的兵力,使皇太極難以抽出更多兵力集中南下;
3.毛文龍的手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先後投清,這些人成了滿清漢兵的主力;
4.毛文龍的手下從山東帶船投清,滿清有了海軍。
滿清攻占皮島後,明清的對抗發生了根本改變:雖然到明朝滅亡前,正面戰場雙方還是對峙;可是滿清沒有後顧之憂,可以集中更多兵力繞道蒙古入侵;此外滿清又開闢了海上線路,從山東登錄進行掠奪。三條路線同時出擊,明朝已經疲於應付,滅亡指日可待了。
最終清朝入關,2億漢人含恨剃髮!
明朝 袁崇煥 毛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