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同一個人物的觀感,每個讀者的體會各不相同,這個結論用於評論《水滸傳》的“男一號”宋江,同樣非常合適。宋江作為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支持與反對他的人幾乎相等,雖然雙方的觀點各異,但爭論的焦點卻無疑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宋江該不該接受朝廷的招安?二、宋江的結局算不算一場悲劇?
從出身、志向看,宋江做不得皇帝,只能接受招安
其實,對於一個人物的評定,必須要結合他的身份、志向,放到時代背景下進行分析,如果無視這個要求,而只是用今人今日的觀點來評說,那么不僅不會得到客觀公正的結論,而且還會顯得刻薄、不近人情。如果按照此要求來分析這兩個問題,恐怕很多人對宋江的看法會有徹底地改觀。
因為,《水滸傳》的時代背景是北宋末年,同時該書為宋江設定出身是“吏”,而他的志向又可高度凝縮為“忠義”兩個字。所有這一切,就決定了宋江坐不得龍椅,而只能接受朝廷的招安,為宋朝皇帝去效力。
首先,從身份上講,“吏”是州縣長官聘用的基層辦事人員,具有半官半民的性質,他們一面替朝廷任命的官員服務,一面靠盤剝百姓為生,他們能長期享受安定、富足生活的前提,是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而非去推翻它,再造一個新世界。這種性質決定了“吏”與朝廷共存共生,非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跟朝廷決裂。
宋江出身於縣吏,與朝廷共存共生
其實就算是跟朝廷決裂,以“吏”的能力膽量和投機取巧的本性,也決定了他們往往只能充當造反者的副手,若能成功則封侯拜相,就算失敗也只落得從犯的處罰,不至於讓整個家族覆滅;就算是“吏”當上了造反者的首領,他所追求的也不過通過“邊打邊談”的方式,讓朝廷給他一個合適的安排,而非是取而代之。出身小吏的宋江所作所為,基本上符合上述分析。
再者,通過深讀原著,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以“忠義”自詡、自勵的宋江,骨子裡極度認同並忠於朝廷。上山之前,他所有的苦悶、牢騷、壓抑都來源於不被朝廷認可、接納,自恃空有一身本領,卻不能施展宏圖大志,無法在組織內獲得足夠體面的職位;被迫上山之後,儘管宋江聚集起來自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不安定分子,但縱觀他的所作所為,出發點卻只有一個:接受招安從而為朝廷效力,在疆場上博取功名。
宋江經常以“忠義”自詡、自勵
第三,從手段為目的服務的原則去分析,宋江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不僅為自己掙得團練使的職務,也為兄弟們個個博得功名。雖然在今人看來屬於投降行徑,但在他本人以及大多數當時人看來,卻未嘗不是善莫大焉的義舉。畢竟,在忠君報國思想是社會主流的古代,沒有人想做一輩子的“亂臣賊子”。
宋江對朝廷有多依戀,可以從他招安後的所作所為去分析。宋江自從歸降後,便將整個身心都奉獻給朝廷,不管奸臣如何陷害他,不管兄弟們在征戰中死傷多少,依舊難以改變他對朝廷的這份摯愛。即使最後被奸臣毒死,宋江也要拉著李逵墊背,為的是害怕他搞亂,敗壞自己的名聲。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宋江對朝廷的依戀,完全屬於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接受朝廷的招安,是宋江最滿意的選擇
最後一點,很多讀者認為宋江是個悲劇人物,放著水泊梁山瀟灑快活的日子不過,偏偏要做朝廷的“打手”,到最後不僅功勞被奸臣搶走,還落得兄弟們死的死、散的散,連自己也被奸臣毒死,真是要多慘有多慘。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從表面上看的確如此,但我們仔細看過原著卻發現,宋江其實是以一種平穩的心態,卻接受命運賜給他的一切。因為在他內心深處,早已了解自己的歸宿,他忠於朝廷,甘願為朝廷奉獻一切,甚至是生命。如果能以殺身成仁的方式,博取生前身後美名,對宋江來說,完全是可以遵從的選擇。
宋江殺身成仁,為的是博取生前身後美名
從這一點上來分析,宋江其實是達到了自己的心愿的,他滿足於招安後的生活,也願意接受最後的結局,就算是被害死也是心甘情願,這也是當時時代背景下很多人的不二選擇。我們很多人嘲笑宋江的愚昧,其實頗有點以今非古的意味,頗有些不公道。更何況,宋江只是個小人物,他只是在遵從本心罷了,對於他的抉擇,後人應該學會尊重,不是嗎?
哈姆雷特 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