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古語道:“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憂者,憂慮也。憂慮什麼呢?人間萬事,宇宙萬物,生老病死,七情六慾,風雨雷電,地動山搖,在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每一樣都是充滿艱辛、危機四伏因而都是足以令人憂愁的。翻開唐詩宋詞,“愁”字是隨處可見的,比比皆是。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薄霧濃雲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雲”,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裡。永晝,一般用來形容夏天的白晝,這首詞寫的是重陽,即農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時令,白晝越來越短,還說“永晝”,這只是詞人的一種心理感覺。時間對於歡樂與愁苦的心境分別具有相對的意義,在歡樂中時間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則感到時間的步履是那樣緩慢。一個人若對“薄霧濃雲”特別敏感,擔心白天總也過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暢。李清照結婚不久,就與相愛至深的丈夫趙明誠分離兩地,這時她正獨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長難捱了。這裡雖然沒有直抒離愁,但仍可透過這層灰濛濛的“薄霧濃雲”,窺見女詞人的內心苦悶。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代: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檻菊愁煙蘭泣露”,菊花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看上去似乎脈脈含愁;蘭花上沾有露珠,看起來又像默默飲泣。蘭和菊本就含有象喻品格的幽潔,這裡用“愁煙”“泣露”將它們人格化,將主觀感情移於客觀景物,透露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畫痕跡較顯,但借外物抒寫心情、渲染氣氛、塑造主人公形象。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唐代: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重幃深下莫愁堂”,層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籠罩著一片深夜的靜寂。獨處幽室的主人公自思身世,輾轉不眠,倍感靜夜的漫長。透過這靜寂孤清的環境氣氛,幾乎可以觸摸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覺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瀰漫著一層無名的幽怨。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

清代:納蘭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勝,那能還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輕盈。

漫惹爐煙雙袖紫,空將酒暈一衫青。人間何處問多情。

“伏雨朝寒愁不勝”,這連綿不斷的雨如同剪不斷的哀愁,天地廣大,而唯有我心懷迂曲,無處排遣,無處寄託。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人生愁恨何能免”,是一種感嘆,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抽象概括,既是說自己,也是說眾生,其“愁恨”自有一番別樣的滋味,“愁”是自哀,也是自憐,是自己囚居生活的無奈心情:“恨”是自傷,也是自悔,是自己亡國之後的無限追悔。也正因有如此“愁恨”,才“銷魂獨我情何限”,表現了作者深切體會的一種特殊的悲哀和絕望。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開愁歌

唐代:李賀

秋風吹地百草乾,華容碧影生晚寒。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歧擊劍生銅吼。

旗亭下馬解秋衣,請貰宜陽一壺酒。

壺中喚天雲不開,白晝萬里閒淒迷。

主人勸我養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一心愁謝如枯蘭”,李賀二十一歲應河南府試。初試告捷,猶如雛鷹展翅,滿以為從此便可扶搖直上,不料有人以李賀“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為由,阻撓他參加進士考試。“一心愁謝如枯蘭”正是這種抑鬱悲憤心境的寫照。這裡的“枯蘭”是由眼前的秋花引起的聯想,用它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之後憂傷絕望的“心”,奇特而又妥帖,形象鮮明,含義深厚。蘭花素雅,象徵詩人高潔的胸懷;蘭花枯謝,則是他那顆被揉碎了的心的生動外現。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醜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

宋代:辛棄疾

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

都將今古無窮事,放在愁邊。放在愁邊。卻自移家向酒泉。

近來我的愁苦像天一樣大,誰能夠了解我同情我呢?正是沒有誰能夠了解我同情我,我又只好把愁悶痛楚比著天一樣大。人們都喜歡將古代和今天無窮無盡的事兒,放置在愁苦之中。我雖然也有許多悲愁,但我更願意用暢飲美酒來消解愁悶。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卜運算元·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已是黃昏獨自愁”擬人手法寫梅花的精神狀態,身處荒僻之境的野梅,雖無人栽培,無人關心,但它憑藉自己頑強的生命力也終於長成開花了。可是,野梅雖歷經磨難而獨具清芬,卻無人能會,無人領略其神韻。這猶如“幽居見。那么,野梅為何又偏在黃昏時分獨自愁呢?因為白天,它尚殘存著一線被人發現的幻想,而一到黃昏,這些微的幻想也徹底破滅了;這也如前人閨怨詩所說:最難消遣是黃昏!不僅如此,黃昏又是陰陽交替,氣溫轉冷而易生風雨的時辰,所以;除了心靈的痛苦之外,還要有肢體上的折磨,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寫照,傾注了詩人的心血!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怎一個愁字了得”,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總之是極言其多。這裡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問君能有幾多愁?”,先用發人深思的設問,點明抽象的本體“愁”,接著用生動的喻體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極為貼切形象,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湧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與明月”,“愁心”二字也是蘊藏著豐富內容的,值得細細玩味。為什麼滿懷愁思呢?不妨說,這裡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

黃鶴樓 / 登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煙波江上使人愁”,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裡,千萬年來只有白雲飄飄悠悠。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代: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而今識盡愁滋味”,“而今”二字,轉折有力,不僅顯示時間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經歷。在涉世既深又飽經憂患之餘, 進入“識盡愁滋味”的階段。 所謂“識盡”,一是愁多,二是愁深。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而且“識盡”而說不盡, 說之亦復何益?比之少時的幼稚,這或許是老練成熟多了。故意說得輕鬆灑脫,實際上也是難以擺脫心頭的沉重抑塞。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多愁善感的詩人眼裡的那些個“愁”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代: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儘管內心的苦悶無法排遣,但“抽刀斷水”“舉杯銷愁”細節卻生動地顯示出詩人力圖擺脫精神苦悶的要求,這就和沉溺於苦悶而不能自拔者有明顯區別。

別董大

唐代: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莫愁前路無知己“, 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於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鬥、去拼搏。於慰藉之中充滿信心和力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宋朝李清照黃鶴黃鶴樓江楓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