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史上最尷尬的國際組織,制度缺陷影響甚微,解散時無一人惋惜

1946年4月18日,日內瓦萬國宮會議大廳內稀稀拉拉的坐著幾十名外交代表。在秘書長尚·列斯特滿懷悲情的演講之後,出席此次會議的各國代表一致同意,即日起國際聯盟宣告解散。

日內瓦萬國宮日內瓦萬國宮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根據《凡爾賽條約》所組建的國際組織,巔峰時期曾擁有58個會員國,日常事務涉及領域眾多,主要致力於平息各國糾紛、減少武器數量、保障民眾權利、促進國際貿易等,其核心理念為“和平國際社會”。

雖然國際聯盟誕生於20世紀初期,但這一構想早在公元1795年就被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提出。在《永久和平論》一書中,康德率先提出世界聯邦與議會制政府的概念,而“歐洲協調”也在拿破崙戰爭後逐漸發展,以避免歐洲大陸發生戰爭。

伊曼紐爾·康德畫像伊曼紐爾·康德畫像

在此過程中,以《日內瓦公約》和《海牙公約》為代表的國際法律體系逐漸深入人心,確立了日後國際法中廣泛承認的人道主義標準。公元1889年,英國人威廉·克里默與法國人弗雷德里克·帕西成立了最早的“國際聯盟”——各國議會聯盟。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近三十個國家的國會/議會都派出代表參加這一組織,力求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其組織架構中包含了一個常任議會,這正是“國聯”的前身。

一戰法軍舊照一戰法軍舊照

20世紀初,在軍備競賽、秘密外交、新帝國主義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奧匈帝國與德國結為同盟,與英、法、俄、意、日等國開戰,工業化時代的第一次戰爭就此爆發,對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經濟都造成了巨大衝擊,此外還有難以估量的人員傷亡。痛定思痛之後,許多人紛紛主張建立新的國際組織,真正確保戰火重燃。

其實在“一戰”後期,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就提出了旨在改變國際關係的計畫——建立國聯。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和總統顧問豪斯都對這一建議產生了強烈興趣,認為這能使世界各國保持和平。對此,威爾遜總統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其中就包括人盡皆知的最後一點:“成立國際聯合組織,各國互相保證彼此的政治獨立、領土完整。”

巴黎和會上的威爾遜(居中看報者)巴黎和會上的威爾遜(居中看報者)

戰爭結束後,戰勝國於1919年1月28日組織召開了巴黎和會,在英法兩國的操縱下,與會代表通過了建立國際聯盟的草擬法案,決定成立以威爾遜總統為首的起草委員會負責《國際聯盟盟約》。同年6月28日,44個國家簽訂盟約,各自完成了相關法律程式。

次年1月10日,隨著《凡爾賽條約》正式生效,國際聯盟也宣告成立,所有在“一戰”中對同盟國宣戰和戰後新成立的國家均為創始會員國。有意思的是,雖然威爾遜在國聯建立的過程中貢獻卓著,但由於與英法兩國爭奪領導權失敗,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凡爾賽條約》及《國際聯盟盟約》,並拒絕加入國聯。

威爾遜總統舊照威爾遜總統舊照

1920年11月,國聯總部從巴黎遷至瑞士日內瓦的萬國宮,並於11月15日舉行第一次全體大會,41國派代表出席會議。在存在的26年中,國聯曾數次協調解決某些國際爭端,並向無國籍難民頒發“內森護照”,獲得了許多國家承認,並陸續解決了一些小紛爭。然而對於30年代發生的較大衝突及“二戰”,國聯卻明顯變得力不從心。

究其原因,是國聯的制度設計上存在先天不足——任何決議需所有會員國一致同意;美蘇兩個大國均未加入國聯,權威性大打折扣,喪失了最重要的支持力量;由於沒有武裝部隊,國聯決議不具有強制性,嚴重依賴於大國協調;缺乏常駐機構,因而對國際事務反應極為遲緩;英法兩國採取綏靖政策,重要的成員國基本都側重於自身利益的維護。

衣索比亞地圖衣索比亞地圖

更加諷刺的是,義大利和日本作為國聯創始會員國,卻公然侵略衣索比亞和東北地區,甚至為進一步擴張而悍然退出國聯,後者的權威性之低由此可見一斑。所以在多篇雜文中,魯迅都表達了對“國聯”的極度失望與不屑。此外,由於幾個核心大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各執己見,壓根不願協商解決,這無疑為“二戰”爆發埋下了伏筆。

如今的聯合國歐洲總部如今的聯合國歐洲總部

1945年,經過長期醞釀和反覆磋商,聯合國在反法西斯的烽火中、在二戰的廢墟之上建立,其完善的制度體系為維護世界安全穩定提供了有力保證,徹底取代了已事實停擺的國際聯盟。次年4月,國際聯盟解散,相關檔案全部移交給聯合國,萬國宮也成為日後的聯合國歐洲總部。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