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25日,10萬餘人的中國遠征軍揮師入緬,協同英、緬兩國軍隊對日作戰,三年時間中投入兵力總計40萬,傷亡人數達20萬之多。中國遠征軍的到來,使侵緬日軍遭受了即為沉重的打擊。然而卻很少有人明白,中國為何會在國內自顧不暇的時候派大軍出國抗日,又為何蒙受如此巨大的損失。
當時的中國相對日本而言,軍事實力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只能選擇打持久戰,以空間換時間。然而持久戰對交戰雙方均會造成巨大損耗,而當時中國的工業實力和資源狀況,顯然是無法支撐起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嚴重依賴於從國外進口物資。
在日軍的侵略下,中國沿海城市相繼淪陷,各類物資全靠陸路運輸。一旦英屬緬甸失守,中國將陷入被日本徹底包圍的局面,其後果不堪構想。因此在英國軍隊節節敗退的時候,中國必須派精銳部隊守住這條後勤命脈。同時,由於此時已成立反法西斯同盟,中國作為大國出兵緬甸,也是大局觀、大國擔當的有力展現,為中國戰後國際地位的確立奠定了一定基礎。
不過在這件事上,英國人卻實力坑了一把中國。在中國戰區還未成立的時候,統帥部就分析了大量對日情報,判斷出日軍將進攻緬甸,因此特意抽調3個軍總計十萬精銳準備出國。然而英國人卻怕中國趁此染指自己的殖民地,所以堅決不同意遠征軍入緬。等到日本侵略緬甸,大軍圍困仰光的時候,欲哭無淚的英國人這才向中國求援。
事實上,前期戰鬥中英美等國的不配合為中國遠征軍增加了太多無謂犧牲,尤其是制空權和由其衍生出的諸多問題。這一年的3月至8月,遠征軍按照《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與緬甸境內的日軍血戰數月,卻因實力懸殊而大敗。
由於情報不靈,遠征軍既沒發現此前已從海上登入的日軍第56師團,也沒發現從泰國趕來增援的第18師團。稀里糊塗的遠征軍以為敵人就只有第55師團,於是以四個半師的兵力準備圍攻戰鬥力相當於十五個師的日軍部隊,結果一開戰就陷入了極為尷尬的被動局面。
然而我們不難發現,第一次入緬失敗說到底還是由於日本完全掌握了戰場的制空權,沒有空中力量的遠征軍注定無法彌補情報不靈的缺陷。那么,在中國遠征軍赴緬之前就說好的由英美兩國提供空中支援呢?
早在前一年的5月20日,英國遠東軍總司令波普漢就宣稱已經準備好了100架馬霍克機,將會全部分配給中國使用,結果這批飛機卻都用在了北非戰場。到了遠征軍入緬進行“同古激戰”的第4天,印緬戰區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親口答應數星期後將有324架飛機投入戰場,結果現實卻再次打臉——直到緬甸戰場全面崩潰時都不見這些飛機的蹤影,而日軍飛機數量卻一直在增加。
其實亞歷山大撒了個彌天大謊。從3月份開始,英國在馬爾他的空軍基地遭到毀滅性打擊,德軍重新打通了地中海補給線,攻克昔蘭尼加的隆美爾率部趁勢向加查拉方向進發。為確保盟軍在北非戰場不至崩潰,英國人實在無意也無力將僅存的空軍投入緬甸戰場。可惜中國方面卻過於樂觀,相信這是一場在英軍絕對制空權進行的對日殲滅戰。
4月18日,遠征軍東線即將被日軍第56師團突破,宋美齡緊急致電美國總統行政助理居禮,對美國將原本租借給中國的驅逐機調撥給印度英軍使用一事表達了強烈不滿,還要求美國立即加派飛機300架,卻不料美國方面置若罔聞。由於美國在二戰中一直堅持“先歐後亞”的戰略,因此當北非戰場出現危機時,也立即將原定用於緬甸戰場的飛機悉數調往地中海支援英軍,致使遠征軍參戰數日後就失去了空中掩護。
從6月份起,美軍飛機調動取得成效,戰場形勢隨即發生逆轉,7月中旬開始盟軍重新掌握了北非戰場的制空權,幾乎完全控制了地中海航線,隆美爾的非洲軍團遲遲得不到裝備和燃料補充。隆美爾實在消耗不起,只能選擇與英軍在阿拉曼展開決戰,卻因喪失制空權而遭到慘敗,軸心國在北非的命運已然注定。
所以我們必須承認,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的失敗是存在客觀不可抗力的,過分苛責遠征軍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顯然有失公允。事實上,遠征軍在注定失敗的情況下,以鮮血支撐著緬甸戰局,以供盟軍奪回北非戰場的制空權。可以說,英軍在北非戰場的決定性勝利是以遠征軍的悲壯失敗作為代價的。
不難發現,這一年的緬甸戰場與北非戰場、西西里登入、庫爾斯克會戰均存在著必然聯繫,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更是二戰形勢轉變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中國對同盟國的重大軍事貢獻恰恰體現於此。中國遠征軍,永垂不朽!
日本 戰爭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