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科

蟾蜍科

蟾蜍科Bufonidae:無尾目的一科。蟾蜍科有24~31屬340~360種。蟾蜍科分布廣泛,遍布大洋洲和馬達加斯加以外的世界各地。蟾蜍是適應力很強的動物,可以生活於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行動遲緩拙笨,跳躍的能力遠不如蛙類。雄性通常具畢氏器官。

基本信息

概述

蟾蜍科蟾蜍科

蟾蜍科Bufonidae:無尾目的一科。蟾蜍科有24~31屬340~360種,分布廣泛,遍布大洋洲和馬達加斯加以外的世界各地。

蟾蜍科的其它屬多只有少數成員,有些外表和習性與蟾蜍屬有一定差距,比如東南亞的漿蟾Pedostibes是樹棲的蟾蜍,身體輕盈纖細,與地棲的粗壯笨拙的蟾蜍屬略有不同。

特徵

花背蟾蜍花背蟾蜍

蟾蜍身體寬短粗壯,皮膚一般都甚粗糙,有腮腺,能分泌毒液。鼓膜明顯。上下頜及犁骨上皆無牙齒。舌端不分周帶為弧胸型。椎體屬於前凹型。無肋骨。薦椎的橫突扁平而膨大,薦推具二髁與尾桿骨相接。眼睛後方有耳下腺,可分泌蟾蜍毒素。皮膚粗糙。頭部有骨質棱脊。無齒。頭部骨質化。水平瞳孔。大部份陸棲性。未成年的雄性蟾蜍睪丸前方有畢德氏器,是退化的卵巢,成年後消失。

蟾蜍是適應力很強的動物,可以生活於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我國最常見的兩棲動物大概也要屬蟾蜍了。

蟾蜍科的成員體型差別很大,最大的美洲的海蟾蜍身長達到25厘米,而有些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長只有其1/10。

蟾蜍雖然大小差別很大,但是相貌和習性均比較相似,都是些行動緩慢不擅跳躍的陸棲動物,皮膚粗糙而高度角質化,使得蟾蜍有較強的耐旱能力,蟾蜍能分泌毒素,可以製成蟾酥

分布

蟾蜍科是多種分布於世界各地(除了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南極洲以外)的蛙類。
蟾蜍是適應力很強的動物,可以生活於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蟾蜍科中超過一半的種類都屬於同一個屬,這個屬的成員幾乎遍及本科的所有分布區,而在北方則是本科唯一的代表。

代表種

大蟾蜍

體形很大,雄性體長達10-11厘米。皮膚甚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瘤粒。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黃色。雄性不具聲囊。白天藏 匿在石塊下或洞穴中,夜間外出捕食昆蟲、蠕蟲、軟體動物等,在消滅害蟲方面對人類大有好處。在華北地區,每年約在三四月間產;卵多成雙行,排列在長條卵帶內,卵帶纏繞在水草上,卵數可達6000枚。受精卵兩周后孵化。冬季群集於河底泥沙中越冬。分布幾乎遍及中國各地。

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也名芮氏蟾蜍。和大蟾蜍相比,體型較小,體長平均在6厘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達8厘米。背面多呈橄攬黃色,有不規則的花斑,在分散的灰色粒上有紅點,腹面乳白色。雄性的喉下有一內聲囊。分布於華北、東北、西北和內蒙古一帶。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頭部具有黑色骨質嵴。它不但治滅大量田間有害昆蟲,且能消滅大量白蟻。分布於華南一帶。

農作物的影響

蟾蜍非常貪食,人們用其來消滅害蟲,但是也帶來了一些生態災害。澳洲引進了海蟾蜍來防治蔗田的害蟲,但是海蟾蜍卻對當地生態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海蟾蜍排擠本土的龜蟾類,捕食當地的小動物,其分泌的毒素又對想捕食它們的當地的捕食者造成了威脅,海蟾也被引進了其它很多種植甘蔗的熱帶地區,大多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無尾目

界: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兩棲綱 (Amphibia | 目: 無尾目 Anura
亞目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主要包括兩類動物:蟾蜍始蛙亞目(Archaeobatrachia) 滑蹠蟾科 | 盤舌蟾科 | 負子蟾科 | 異舌蟾科 | 鋤足蟾科 | 合附蟾科
新蛙亞目(Neobatrachia)細趾蟾科 | 龜蟾科 | 塞舌蛙科 | 沼蟾科 | 雨蛙科 | 附蛙科 | 疣蛙科 | 短頭蟾科 | 達爾文蛙科 | 多指節蟾科 | 箭毒蛙科 | 蟾蜍科 | 蛙科 | 樹蛙科 | 非洲樹蛙科 | 節蛙科 | 姬蛙科

兩棲動物分類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