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短頭蟾科Brachycephalidae:無尾目的一科。短頭蟾科有2屬2~3種,分布於巴西東南部的海岸森林中。短頭蟾科是體型最小的兩棲動物,其中最小的一種不到一厘米,其它的也只是剛剛超過一厘米。短頭蟾的身體為明亮的金黃色,四肢細小,每肢只有三個有功能的腳趾。短頭蟾生活於森林地面的落葉層中,在陸地上產卵,卵直接孵化成小蛙。分類及主要物種
該科屬下共有十個物種,分布於巴西東南部。短頭蟾科(Brachycephalus) ◆ Brachycephalus alipioi
◆ 巴西金蛙(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
◆ 黃短頭蟾(Brachycephalus ephippium)
◆ Brachycephalus ferruginus
◆ Brachycephalus hermogenesi
◆ Brachycephalus nodoterga
◆ Brachycephalus pernix
◆ Brachycephalus pombali
◆ Brachycephalus pulex[2]
◆ Brachycephalus vertebralis
短頭蟾為小型蛙,體長僅1厘米左右,其中巴西金蛙是整個南半球最小的蛙類。它們每隻腳上僅有三隻腳趾,爪上僅有兩隻手指,而通常的蛙類則分別有五隻腳趾和四隻手指。
生活習性
短頭蟾一般在日間活動,棲息於林地地表的落葉層中。它們成長時不會經歷蝌蚪階段,而直接孵化成小蛙。卵則被孵在地面上,並通過土壤來防止受熱以及捕食者。它們抱合的方式很特殊,一開始是腹股溝抱合,雄性會抱住雌性的腰部;接著轉變為腋部抱合,雄性會用前肢緊抱雌性的腋窩。而大多數蛙類只會採用其中一種方式。無尾目
界: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兩棲綱 (Amphibia | 目: 無尾目 Anura | ||
目 | 亞目 | 科 |
無尾目(學名:Anura)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主要包括兩類動物:蛙和蟾蜍。 | 始蛙亞目(Archaeobatrachia) | 滑蹠蟾科 | 盤舌蟾科 | 負子蟾科 | 異舌蟾科 | 鋤足蟾科 | 合附蟾科 |
新蛙亞目(Neobatrachia) | 細趾蟾科 | 龜蟾科 | 塞舌蛙科 | 沼蟾科 | 雨蛙科 | 附蛙科 | 疣蛙科 | 短頭蟾科 | 達爾文蛙科 | 多指節蟾科 | 箭毒蛙科 | 蟾蜍科 | 蛙科 | 樹蛙科 | 非洲樹蛙科 | 節蛙科 | 姬蛙科 | |
兩棲動物分類表
概述 | 兩棲動物共分為3綱。其中2個已經滅絕,現存的滑體亞綱又分為3目,其種類超過4000種。 | |
迷齒亞綱 | 離片錐目 | |
殼椎亞綱 | 缺肢目 | |
納克螈目 | ||
鱗鯢目 | ||
滑體亞綱 | 無足目 | 吻蚓科 | 魚螈科 | 盲尾蚓科| 蠕蚓科| 盲游蚓科 |
有尾目 | 隱鰓鯢科 | 小鯢科 | 鰻螈科 | 兩棲鯢科 | 蠑螈科 | 洞螈科 | 鈍口螈科 | 陸巨螈科 | 無肺螈科 | 急流螈科 | |
無尾目 | 始蛙亞目 | 滑蹠蟾科 | 盤舌蟾科 | 中蛙亞目 | 負子蟾科 | 異舌蟾科 | 鋤足蟾科 | 合附蟾科 |新蛙亞目 | 細趾蟾科 | 龜蟾科 | 塞舌蛙科 | 沼蟾科 | 雨蛙科 | 附蛙科 | 疣蛙科 |短頭蟾科 | 達爾文蛙科 | 多指節蟾科 | 箭毒蛙科 | 蟾蜍科 | 蛙科 | 樹蛙科 | 非洲樹蛙科 | 節蛙科 | 姬蛙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