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遼道宗耶律洪基登基
道宗耶律洪基(1032-1101) 1055年即位,在位46年 耶律洪基,興宗長子。道宗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於酒色,在位期間,其叔父耶律重光發動政變,雖被鎮壓,但社會矛盾以極為激化。洪基死於1101年,時年70歲。
逝世
仁欽桑波譯經師逝世
仁欽桑波譯經師(958~1055年)仁欽桑波,意為“寶賢”,是藏族歷史上一位著名的佛經翻譯家,藏曆第一繞迥之前六十九年(九五八年,後周顯德五年)生於阿里古格的恰旺熱納特。其兩歲時就能念出字母密咒。十三歲時從益西桑布剃度出家為僧,少時學習十分用功。十七歲時,被阿里古格王將他及其他二十多名青年派往克什米爾、印度等地留學。五世達賴著的《西藏王臣記》中,記述了仁欽桑波去印度的一段動人因緣;他不懂梵文,使他很煩惱,就在樹蔭下打起盹來。忽然夢見一位空行母對他說:“猶如春蠶兒,以絲縛自身。由戀故鄉土,墮入魔網中。欲求解脫者,速即往北去,克什米爾地。復往東西印,如流遍遊學,返藏譯正法,方能善其事。”後來他經過千心萬苦,來到印度。應雅隆醫師奇曼之勸請,由益希華於“代冬”(音譯)宮中校訂之後刻為漢版而廣為流傳,從此藏族的醫學有了新的發展。還翻譯了不少文法、工藝方面的著作,對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仁欽桑波畢生致力於翻譯事業,後來的西藏諸學者將他的譯著視為範本。藏族歷史上把他之前翻譯的密宗經典稱為“舊密咒”,而將他極其以後翻譯的密宗經典稱為“新密咒”。由於仁欽桑波的巨大功績,繼任的阿里古格王拉德尊稱他為“金剛阿闍黎”,還將普蘭的協爾地區賜封給他作為“卻溪”。從此人們把這一封溪卡作為西藏封建農奴制的開端。
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九世逝世
君士坦丁九世(約1000年-1055年)(單獨戰鬥者)(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νο? Θ' ο Μονομ?χο?,約1000年-1055年1月11日)東羅馬帝國皇帝(1042年~1055年在位)。君士坦丁九世是帝都(君士坦丁堡)官僚貴族的代表。他的父親狄奧多西是巴西爾二世皇帝與君士坦丁八世皇帝在位時的朝中重臣,後來因被懷疑捲入宮廷陰謀而失寵。但君士坦丁依靠與羅曼努斯三世皇帝的侄女的婚姻而再度踏上仕途,並受到當時在位的女皇佐伊的特殊青睞。佐伊的丈夫米海爾四世出於嫉妒將君士坦丁流放;但在米海爾死後,女皇很快將君士坦丁召回(1042年),並選擇他為自己的丈夫和共治者。此舉受到君士坦丁堡牧首阿歷克塞一世的強烈反對,因為兩人都是第三次結婚,但皇帝夫婦仍於6月11日舉行婚禮(牧首本人缺席)。他們一起統治到1050年佐伊去世為止。君士坦丁九世在位時期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是拜占庭與羅斯進行了密切交往。1043年,基輔大公智者雅羅斯拉夫派其子弗拉基米爾·雅羅斯拉維奇率領一支艦隊進攻君士坦丁堡;羅斯人的艦隊被擊敗了,但卻意外地促成了雙方的聯姻關係。1046年拜占庭與羅斯結盟,後來雙方大體上保持友好。君士坦丁九世的女兒(一說為妹妹;一些文獻認為其名為安納斯塔西婭,另一些則認為為瑪麗)與雅羅斯拉夫之子弗謝沃洛德·雅羅斯拉維奇(後來獲得了大公公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