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2年,山西省工業廳創辦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
1953年,劃歸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更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太原機器製造學校。
1955年,漢口機器製造學校(後併入武漢理工大學)鍛沖專業師生全部併入、長春汽校(後併入吉林大學)鍛壓專業教師全部併入。
1960年,更名為太原重型機械學院。
1965年,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瀋陽機電學院(現瀋陽工業大學)起重運輸機械專業師生全部併入。
1998年,學校改為教育部與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理為主。
2004年,學校更名為太原科技大學,山西省化學工業學校併入學校。
2005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006年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評估被教育部評為優秀。
2016年,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校設有16個二級學院,獨立學院1所(華科學院)及55個本科專業。
• 專業設定
學院名稱 | 專業名稱 |
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工業設計 |
太原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
太原科技大學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 | 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物流工程、土木工程 |
太原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工業工程、市場行銷、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太原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製藥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
太原科技大學法學院 | 法學 |
太原科技大學藝術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繪畫 |
太原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物理 |
太原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網路工程、軟體工程 |
太原科技大學套用科學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套用數學、工程力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套用物理學 |
太原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學院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安全工程、環保設備工程 |
太原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 | 套用心理學、社會工作 |
太原科技大學外語學院 | 英語、日語 |
太原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太原科技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 |
太原科技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部 |
師資力量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10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414人,博士生導師25名,碩士生導師246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貼專家22人,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山西省青年科研專家15人。1人入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入圍山西省“333人才工程”,山西省海外人才“百人計畫”高級人才13人。 學校還聘請了近百名海內外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有3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團隊。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
液壓技術教學團隊(李永堂)、控制理論課程教學團隊(孫志毅)、起重機械教學團隊(陶元芳)
省級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團隊(3個):
力學學科研究生導師教學團隊 、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研究生導師教學團隊 等
教學建設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校建有1個國家管理的專業點,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省級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7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
國家管理的專業點(1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力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
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工業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環境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省級品牌專業(11個):環境科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學、工程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經濟學、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機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材料基礎實驗中心、化學與生物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山西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起重運輸與工程礦山機械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材料力學性能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太原科技大學-太原重型機械集團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
省級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太原科技大學商務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金屬結構
省級精品課程(15門):機械設計、機械原理、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數值分析、金屬結構、個體經濟學等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人類力量與智慧的延伸-物料搬運裝備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7門):金屬結構、數值分析、模擬電子技術、高等數學、管理學、自動控制理論、鑄件形成理論基礎、材料科學基礎、起重機械、連續輸送機械、工業車輛、算法與數據結構、工業催化、個體經濟學、材料力學、軟體分析與建模、大學物理實驗
學科建設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校建有2個山西省重點學科,6個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1個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2個一級學科和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和5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在13個工程領域具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資格,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培養資格。
• 重點學科
山西省重點學科(2個):材料加工工程、機械設計理論
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6個):車輛工程、系統工程、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1個):套用數學
• 碩博士學位授予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機械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力學、數學、光學、農業機械化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電路與系統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工程領域(13個):計算機套用技術、軟體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物流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項目管理、工業工程、車輛工程、控制工程、電氣工程、材料工程、機械工程、哲學
對外交流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校與美國奧本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北佛羅里達大學、伊利諾斯大學、舊金山州立大學、班尼迪克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日本長岡技術科學大學、豐橋創造大學、馬來西亞威本科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積極開展學術訪問、學生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合作項目。學校還與日本豐橋言語交流會等國外社會團體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校建有1個教育部重型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山西省冶金設備設計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型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山西省冶金設備設計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金屬材料成形理論與技術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山西省現代軋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西省機械行業製造業信息化生產力促進中心、山西省鎂及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教育廳先進制造技術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山西省微米納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超重力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九五”期間,學校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78項。“十五”期間,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項目、“863”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97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2項。學校還負責組織、參與了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大型冶金成套設備發展規劃中的“大型軋機成套設備研製”等12個項目的編寫工作,牽頭編制了“重型機械設計標準”、“起重機設計規範”等10餘項國家標準。先後獲得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4項科技獎勵。2010年-2013年,學校教師發表論文1506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論文398篇,出版著作102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項目、863計畫子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大型企業項目417項,其中“延長大型軋機軸承壽命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21項,專利21項。
2007年-2013年,學校共發表學術論文近4000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421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82部。累計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企業委託項目500餘項,其中山西省科技廳資助項目總計154項,25%的項目後續獲得了國家級項目資助。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76項。獲得專利授權62項,其中發明專利約占60%。
2007年-2013年,學校積極承擔了國家“863”計畫、“97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撐計畫等重大項目,參與了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載人航天、核電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科技攻關任務,先後4次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和數十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00餘項,多次獲得省部科技工作先進單位榮譽。
• 產學研合作
2000年學校與中國二重集團、太重集團、柳工集團、徐工集團等全國5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經貿管理部門共同成立了“太原科技大學產學研董事會”,大大增強了服務地方經濟和行業技術發展的能力,成果項目轉化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達數十億元。學校先後與中信重工、三一重工、洛陽軸承等一大批大型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戰略聯盟。
• 成果轉化
由學校與太原重工合作研製的大型空間七桿機構滾切剪機、十五輥組合式矯直機等成果廣泛套用於寶鋼、首鋼、太鋼等上百家鋼鐵企業,形成系列化、成套化技術優勢,並擁有全部自主智慧財產權。學校控股高新技術公司“科大重工”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具有行業重要影響力的高新技術公司。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底,圖書館紙質藏書130.1869萬餘冊(含資料室藏書9.1057萬冊),電子圖書106.5580萬冊,中外文現期報刊998餘種,電子數據資源庫31個。
• 學術期刊
《太原科技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於1980年10月,是太原科技大學主辦的全國性學術刊物,其前身是《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資料庫(CSTA)、《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數據、《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資料庫(CEPS)全文收錄。
《鑄造設備與工藝》(雙月刊)創刊於1979年,由太原科技大學(原太原重型機械學院)主辦。主要刊登鑄造設備、工藝、合金方面的學術研究論文及專題論述等。主要欄目:專題與綜述、設計與計算、試驗研究、套用技術、教學研究、信息與動態、科技成果、鑄造市場。
文化傳統
學校標誌
• 校徽
釋義:
中心圖案U代表太原;
小圓和箭頭形似衛星軌道,代表學校的特色是航天科技,同時太原也是中國衛星發射的主要中心之一;
數字1952代表學校的源頭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創辦的時間1952年
整個校徽不僅體現了學校的傳統特色,也表達了太原地方的優勢。
• 校訓
負重奮進,篤行求實
負重:肩負重荷;奮進:不停步,不停頓,勇往直前;負重奮進就是說要肩負重擔勇於前進,不停頓。
篤行: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求實:是一種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精神。
校訓的整體含義,是告誡學校學生和老師,要勇挑重擔,努力求學,腳踏實地,爭取學有所成。
校園文化
多年來,太原科技大學以校園文化藝術節為品牌,開展多項內容豐富,積極向上的系列活動,如“金話筒”主持人大賽、“五·四” 杯足球賽、“迎新杯”籃球賽、“讀書月”系列活動、女生周活動等校園文化活動,學生廣泛參與。學校通過積極探索,努力實踐,充分展示了全校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各項校園文化活動的成功舉辦起到了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展示風采和宣傳學校的積極作用,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促進了學風建設,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得到提升,綜合素質進一步增強。
學校形成了校、院兩級校園文化活動體系,每年舉辦“走進大師,感受經典,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為主題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宿舍文化節、社團風采大賽等六大系列30餘個活動類型已在校園活動中形成主導品牌,學校還重點關注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舉辦了“走下網路、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課外體育鍛鍊活動。
學校領導
職務 | 姓名 |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王志連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衛英慧 |
黨委副書記 | 張飛 |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 黃慶學 |
紀委書記 | 王寶儒 | 副校長 | 李永堂 |
副校長 | 曾建潮 | 副校長 | 李忱 |
副校長 | 李俊林 | 副校長 | 柴躍生 |
正校級調研員 | 李志勤 |
(資料來源2014年8月學校官網)
知名校友
• 政界良才
姓名 | 成就 | 姓名 | 成就 |
張建欣 | 山西省副省長 | 張少琴 | 現任民建中央專職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
冀明德 | 現任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 朱成基 | 現任山西省國資委副主任 |
石治平 | 國務院國資委信息中心主任 | 張璞 | 現任太原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
岳普煜 | 現任山西省臨汾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 曹惠斌 | 現任長治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省第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
• 行業先鋒
姓名 | 成就 | 姓名 | 成就 |
羅禎利 | 現任重慶起重機廠副廠長,總工 | 張洪泉 | 現任瀋陽瑞風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
閆少泉 |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 顧翠雲 |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
謝萍 | 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 | 趙東海 | 現任中共洛銅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常委、書記、董事長 |
趙廣生 | 寧夏吳忠儀表集團董事長 | 宋學斌 | 中核集團四O四廠長 |
張秀文 |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韓俊良 | 現任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
虞躍明 |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部部長 | 章二平 | 廣西柳州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
張占海 | 河北宣化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公司副總經理 | 楊守義 | 現任吳忠儀表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
徐能惠 | 現任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 郭椒 | 兵器裝備經濟技術諮詢中心研究員級高工、總經理 |
陳相東 | 洛軸重礦冶金銷售處副處長 | 崔建昌 | 西北軸承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陳國楨 | 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 柴辛 | 現任河北華北石油榮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劉積錄 | 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工作 | 王勵 | 宣化工程機械集團公司任黨委書記兼副董事長,副總經理職務 |
唐贛民 | 東莞市訊通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 趙建華 | 法國達飛輪船(中國)有限公司東北區域總經理 |
袁明 | 同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 田東風 | 大連博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
王生 | 中科院光電院氣球飛行器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 常小剛 | 山西西通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初長祥 | 柳州工程機械集團副總工程師 | 胡洪 |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 |
王吉生 | 現任太重總工程師 | 王新昌 | 現任中信重機銷售總公司副總經理 |
郭振江 | 現任太鋼集團臨汾鋼鐵有限公司、山西新臨鋼鋼鐵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設計規劃院院長 | 張長建 | 高級工程師 |
齊蘭成 | 重慶紅岩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鑄造廠廠長高級工程師 | 孫海燕 |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鍛造分廠技術科科長 |
羅小吟 | 重鋼冷軋薄板廠生產副廠長 | 王民 |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共十六大代表 |
姬建鋼 | 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洛陽市政協委員 | 戚天明 | 中信重型機械公司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院長,高級工程師 |
王創民 | 現任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 束志明 | 任徐州築路機械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 |
• 學術精英
姓名 | 成就 | 姓名 | 成就 |
杜群貴 | 現任華南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兼任機械電子工程碩士授予點室主任、教授 | 朱西產 |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任教授,現任汽車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 |
費斌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副理事長。 | 王保東 | 曾任北京建築工程學院任教授、黨委書記 |
王國彪 | 北京科技大學工程二處機械學固定項目主任 | 羅永峰 | 現任同濟大學教授,兼任上海同濟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站鋼結構室主任 |
周敏 | 現為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2000年起為終身教授 | 華小洋 | 博士、博士後、教授,現任紹興文理學院工學院院長 |
師謙 | 曾任中北大學黨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