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2 年 8月 -1986 年 7月,湖南大學環境工程系本科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6 年 7 月- 1993 年 10 月,湖南城市學院給排水教研室助教、講師;
1989 年 9 月 -1992 年 7 月,湖南大學環境工程系碩士研究生,主攻通風除塵與空氣污染控制;
1993 年 10 月 -1996 年 6 月,湖南大學環境工程系博士研究生,主攻室內環境數值模擬( CFD 套用);
1997 年 9 月 -1999 年 9 月,中南大學冶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熱能工程),主攻大型電站動力鍋爐( 110MW 即 400 噸煤粉鍋爐)燃燒過程的數值模擬;
2002 年 2 月 -2002 年 8 月,香港大學訪問學者,主攻自然通風及室內環境控制;
2004 年底 -2005 年底,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訪問學者(環境工程);
1996 年 6 月 - 至今,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教授。
主要社會兼職:
中國風工程與工業空氣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國家機械工業環境標準委員會大氣分委委員;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建築類教材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湖南省製冷學會理事,湖南省暖通空調學會委員。
研究方向
現工作專業為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熱能工程,熟悉環境工程、建築給排水、節能技術、製冷與低溫工程等相關交叉領域。
主要研究方向有:
建築節能,主要是冷凝熱回收及建築冷熱源匹配最佳化,包括太陽能、地熱等新能源利用;
建築環境模擬與控制(CFD 套用),主要是大空間氣流組織最佳化、室內及小區熱質環境模擬、懸浮顆粒與氣溶膠、空氣過濾與除塵、設備內的流動與傳熱、燃燒與氣固(粒)兩相流等。
主要貢獻
承擔國家“十一五”863項目(項目組長)、國家國際合作專項各1項(項目組長)、科技部社會公益專項(子項負責)及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6 項;
湖南省重大專項1項(項目組長);
中加國際合作項目1項(負責人);
湖南省重點項目2項(負責人);
湖南省建設廳建設科技項目2 項(負責人);
住建部標準建設課題1項(負責人);
主持橫向合作項目20 餘項。
發表論文情況;已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50 余篇。
專利情況:申請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軟體著作權登記22 項,已授權發明專利14項。
專著情況:《流體輸配管網》,主編(龔光彩),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7月(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成果鑑定情況:2003 年 12 月 10 日 :“基於空調冷源餘熱利用的中央熱水技術”通過了湖南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鑑定,鑑定結論為“國內領先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3 年 12 月 31 日 :“通風空調過程及人居環境數值仿真的理論與套用研究”,鑑定結論為“國際先進水平並部分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獲獎記錄
2004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通風空調過程及人居環境數值仿真的理論與套用研究》,排名第二;
2009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基於複合冷凝與半導體熱電轉換的冷熱源新技術與裝置,排名第一;
200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基於複合冷凝與半導體熱電轉換的冷熱源新技術及套用,排名第一.
1995 年湖南大學優秀研究生;1996 年王又曾專項獎學金;1998 年“雙良特靈”專項教學獎;1994-2004 年10 篇以上論文獲省級學會優秀論文獎;1996 年、 2000 年, 2 篇論文獲全國暖通空調製冷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 2001 年校湖南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0 年、 2002 年, 2 次湖南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 2003 年、 2004 年, 2 次湖南大學畢業設計優秀指導教師;2004 年湖南大學首屆“天語”教師獎; 2011年“寶鋼”優秀教師獎。
湖南大學教授
湖南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著名大學,現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