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傳統圖案之一。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善變化、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龍紋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與中華民族文化的各個領域保持著廣泛而深刻的聯繫。龍的形象長期出現在建築、工藝品的裝飾上,並家喻戶曉。封建社會時期,龍被引喻為皇帝的代表,並被宮廷壟斷,宮廷建築與御用器物均以龍紋為裝飾特徵,使龍具備了高貴、至上的內涵。自古以來,有關龍的種種傳說又使其成為神,人們常憑藉這一形象寄託著對超自然力量的嚮往。因此,龍紋又是自發宗教崇拜的反映。龍紋所包涵的社會內容使它在中國工藝美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關於龍的起源及龍紋的成因尚無統一的定論。一般認為,龍紋源於遠古的圖騰崇拜,是那些以蛇或鱷魚等動物為圖騰的部落在聯並融合過程中將各自圖騰綜合的結果。也有人認為,龍是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對閃電或彩虹等自然現象做出的解釋或想像。還有人認為,龍的形象並非源於某一具體的事物,而是賴以寄託各種特定觀念的形骸,是觀念的形象表述。
龍紋的雛形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中。紅山文化遺物中發現了類似龍形的玉器飾物。馬家窯文化遺物中發現了繪有類似龍形的彩陶壺,體態似魚,生兩爪,披鱗。商周時期的玉器、石雕和青銅器裝飾均大量地採用了類似龍形的紋樣,又以獨角獨足的夔龍最為多見(圖1 )。同一時期在甲骨文、金文中已出現數十種“龍”字,這些文字均以表現扭動的蟲形身軀為特徵。秦漢以來,龍的形態基本定形,頭、角、四爪及尾均具備鮮明的特徵,身軀由短而粗變為修長而柔細(圖2 )。秦漢將龍、鳳、麟、龜合稱為“四靈獸”,用作象徵四方方位。南北朝以後,龍的形象更加複雜、豐富,頭部增大、雙角聳立、項部和頦部鬣須加長,身軀扭曲,富於變化。唐宋時期,龍的造型趨於完善,並開始走向程式化。封建統治者將龍定為至尊至貴的代表。明清時期是龍紋最後定型階段,龍的外形增強威猛、華貴和獰厲的特性。其基本形象以“三停九似”為標準: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是為“三停”(彎曲),從總體上規定了龍的布局;“九似”是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從局部規定了龍的具體形象,從而具備了完整的結構(圖3 )。
資訊
2011.05.27深圳盛游正式對外公布“成人萌風格輕動作PK網遊”——《龍紋》2011.06.02《龍紋》首推輕動作PK概念解析
2011.06.03《龍紋》官方Flash預告站正式開啟
2011.06.09《龍紋》首次在官網論壇開展大型網路活動——畢業啦,《龍紋》邀你“曬鍵盤”
文化
dragondesign龍紋,青銅器紋飾之一。又稱為“夔紋”或“夔龍紋”。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龍是古
代神州傳說中的動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圖像,都是以鼻為中線,兩旁置目,體軀向兩側延伸。若以其側面作圖像,則成一長體軀與一爪。
龍,是一種幻想的動物。是殷人卜問的對象之一。古人認為它是最高的祥瑞。故成為崇拜的百神之一。在中國古紋樣裝飾中,龍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大量裝飾在玉石、牙骨、陶瓷、織繡和服飾等許多方面。在封建時代,又將它與佛教、道教的神話結合起來,賦予新的神秘色彩。尤其在宮廷藝術中,更是充滿了龍的裝飾。
龍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為青銅器紋飾,最早見於商代二里岡期,以後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戰國,都有不同形式的龍紋出現。
商代多表現為屈曲的形態;西周多表現為幾條龍相互盤繞,或頭在中間,分出兩尾。
傳說龍的出現與水有關,《考工記·畫繢之事》謂:“水以龍,火以圜。”是用龍的形象來象徵水神,因此在青銅水器中,龍的圖卷或立體形象有更多出現。
根據龍紋的結體大致可分為爬行龍紋、卷龍紋、交龍紋、兩頭龍紋和雙體龍紋幾種。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表現為一爪的這樣紋飾,又稱為“夔紋”或“夔龍紋”。
起源與形成
關於龍的起源及龍紋的成因尚無統一的定論。一般認為,龍紋源於遠古的圖騰崇拜,是那些以蛇或鱷魚等動物為圖騰的部落在聯並融合過程中將各自圖騰綜合的結果。也有人認為,龍是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對閃電或彩虹等自然現象做出的解釋或想像。還有人認為,龍的形象並非源於某一具體的事物,而是賴以寄託各種特定觀念的形骸,是觀念的形象表述。形態特徵
龍紋的雛形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中。紅山文化遺物中發現了類似龍形的玉器飾物。馬家窯文化遺物中發現了繪有類似龍形的彩陶壺,體態似魚,生兩爪,披鱗。商周時期的玉器、石雕和青銅器裝飾均大量地採用了類似龍形的紋樣,又以獨角獨足的夔龍最為多見)。同一時期在甲骨文、金文中已出現數十種“龍”字,這些文字均以表現扭動的蟲形身軀為特徵。秦漢以來,龍的形態基本定形,頭、角、四爪及尾均具備鮮明的特徵,身軀由短而粗變為修長而柔細)。秦漢將龍、鳳、麟、龜合稱為“四靈獸”,用作象徵四方方位。南北朝以後,龍的形象更加複雜、豐富,頭部增大、雙角聳立、項部和頦部鬣須加長,身軀扭曲,富於變化。唐宋時期,龍的造型趨於完善,並開始走向程式化。封建統治者將龍定為至尊至貴的代表。明清時期是龍紋最後定型階段,龍的外形增強威猛、華貴和獰厲的特性。其基本形象以“三停九似”為標準: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是為“三停”(彎曲),從總體上規定了龍的布局;“九似”是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從局部規定了龍的具體形象,從而具備了完整的結構。充滿智慧的古人把他們對龍的信仰用各種手法表現出來,無論是古建築、玉器、青銅、陶器、家具還是繪畫等古器物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大量龍紋。了解掌握龍紋特徵,對正確判斷歷代器物的年代會有很大幫助。以器紋龍紋紋飾為例,“元秀、明獰、清莊”,可略窺大概。
元代龍紋:頭小、身軀長,形體常被繪作細脖、細腿、細爪和細尾,體態輕盈,區軀蟠舞,給人一種“昂首舉爪、遨遊在天”的感覺。具體特徵:光頭無發或腦脖處飄1-3綹長發;睫毛現象不明顯;上頜部少見有雙須;爪子以3趾、4趾居多,少量5趾;多鱗片紋。
明代龍紋:兇猛威武,胸前大多飾有曲折的綬帶,身披火焰紋,怒髮衝冠,咆哮于海濤祥雲之間,以示主宰權勢。具體特徵:頭部略圓,比前朝顯細,鬢髮成篷,毛有向上沖或向斜上
沖之勢。下顎較長,特別是上顎端肌肉發達,高高突起,呈如意狀,形如豬嘴,所以人稱“豬嘴龍”;睫毛比較寫實,眼瞼的上邊緣一般用數根短豎線表示睫毛;雙須粗,伸展有力,形如魚叉,部分龍紋的雙須在局部處呈螺鏇形曲折,但須尖成前沖,直而不彎;爪子第一第二趾相對成蟹鉗狀,趾間距離比較相近,形若風車;身體呈格線紋、鋸齒紋較多。
清代龍紋:氣宇軒昂,龍首後勺豐滿、身軀健碩,蓋以龐然大物之態,行震撼天動地之威。具體特點:龍首變化很大,豬嘴收縮,顯出下顎比上顎長。長披髮或多簇短聳發;睫毛形態多樣化,不少以竹葉形描繪,順治年間睫毛現象習見,康雍時期睫毛時有時無,乾隆朝起,睫毛現象十分普遍;須清;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線,爪子猶如踏在平地,有龍身騰舞、爪子卻著地受力的韻味;龍身鱗片多半帶有染色
發展歷史
龍紋自誕生以來,不僅自身形象得以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並出現了多種類似龍的圖案。這些形象,有的來自魚或龜的演化,有的來自走獸的演化,也有的來自古文字的同音假借。計有:蒲牢,性好鳴,常裝飾為鑄鐘上的鈕鼻;贔屓,性好負重,形似龜,常裝飾為馱碑之石趺;螭吻,性好吞,常裝飾為殿脊獸頭;狴犴,好訟,常裝飾為獄門鋪首;??,性好水,常裝飾為橋拱獸頭;睚眥,性好殺,常裝飾於刀劍;金猊,性好煙,常裝飾為香爐腿獸頭;椒圖,性好閉,常裝飾為門上銜環獸頭;囚牛,好音樂,常裝飾為胡琴上端獸頭;嘲風,性好險,常裝飾為殿閣角上的走獸;狻猊,性好坐,常裝飾於佛座;??,性好文,常裝飾於石碑兩旁;螯魚,好吞火,常裝飾為蹲於屋脊的獸;金吾,性通靈不睡,常裝飾於鎖上。此外,尚有虭蛥,性同嘲風;蟋蜴,性同睚眥;憲章,性同狴犴;螭虎,性同??等。這些龍族的附屬形象具有較強的民間藝術色彩。夔龍
(kuílónɡwén)古鐘鼎彝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紋飾。也稱夔紋。補充:一種瓷器裝飾紋樣。夔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異動物,似龍而僅有一足。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記述:“夔如龍有一足”。夔紋始流行於商、西周青銅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紋飾均模仿當時的青銅器,因此也有印夔紋裝飾的。瓷器上的夔紋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瓷器上,如宣德青花夔紋罐、嘉慶青花夔龍福祿萬代瓜棱形龍耳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