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文名:Subshrubby Peony,Tree Peony
芍藥科、芍藥屬
(注)黑牡丹:指近於黑色的牡丹,並非真的黑如墨炭,其中最著名的有烏龍臥墨池、青龍臥墨池、冠世墨玉、煙絨紫等。
概述
牡丹為毛莨科芍藥屬落葉小灌木,有三十多種。現代庭園種植的牡丹均為原始牡丹演化和雜交而來。 牡丹五彩繽紛,雍容華貴,被譽為國色天香,是花中之王。我國人民把牡丹看作是人類和平、幸福、繁華與富足的象徵。牡丹不僅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還有相當重要的藥用價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貴的中藥材。 菏澤古種曹州,素“雄峙列郡”,“一大都會”之譽。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史不絕書。 曹州牡丹種植有數百年歷史。宋時牡丹以洛陽為多,自明開始種植中心已移至曹州。發展至今菏澤已有幾百個牡丹品種,數千畝牡丹田,每年穀雨前後,曹州牡丹連阡接陌,艷若蒸霞,蔚為壯觀,堪稱中華之最。每年花會期間,很多遊客都會到處找黑牡丹,但往往找不到,於是失望地說:好像沒有黑牡丹啊。其實,世上沒有純粹的黑牡丹,只要接近黑色了,我們就叫它黑牡丹。形態特徵
牡丹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
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三回三出複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單生於當年枝頂,兩性,花大色艷,形美多姿,花程式為:♂*K5C∞G2~5:1:2~5,花徑10~30厘米;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黑)、雪青(粉藍)、綠、複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正常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厘米,千粒重約400克。產地與習性
原產中國,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喜涼惡熱,宜燥懼濕,可耐-30℃的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區可正常生長。喜光,亦稍耐陰。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花期4-5月。 多採用嫁接方法進行栽培,因為與芍藥同屬芍藥屬,又多選用芍藥作為砧木。牡丹的分尖方法
牡丹的分尖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為直立型、開展型和半開張
型;按芽型可分為圓芽型、狹芽型、鷹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習性可分為單枝型和叢枝型;按花色可分白、共、粉、紅、紫、藍、黑和複色(實際上並無純正的藍與黑色);按花期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種有二次開花的習性,春天開花後,秋冬可再次自然開花,即稱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為系、類、組型四級。四個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黃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個類即單花類和台閣花類;二個組即千層組和樓子組;組以下根據花的形狀分為若干型,如單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黑花魁
黑花魁是黑牡丹之一,薔薇型。花蕾圓尖形;花淺墨紫色(59-c);花徑13cm×4cm。花瓣質厚而硬,基部具墨紫色暈;雄蕊部分瓣化,雌蕊正常,但結實力弱。花梗硬直,花朵直上,中花品種稍晚。侏型矮,直立。枝較粗硬,一年生枝短,暗紫綠色,節問亦短。大型長葉,質硬,為一回三出複葉,總葉柄長約10cm,斜伸,紫色;小葉長卵形,缺刻少,端銳尖,邊緣上卷;幼葉墨紫色,成葉深綠色。生長勢弱,分枝極少,萌櫱枝亦少。傳統品種。
故事
關於黑牡丹的故事,洛陽有兩個版本。一說紅花仙為躲避“色仙”呂洞賓,才變成了黑牡丹。一說武則天稱帝之後洛陽大旱,小黑龍偷天雨解旱情,紅花仙為報答小黑龍,變成了黑牡丹。
黑牡丹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其中之一的黑牡丹故事
故事:黑牡丹數量少,不好找。要想在一大片牡丹園中找到黑牡丹,得看那些牡丹花上有沒有“保護傘”。如果有一片牡丹葉遮掩著一朵牡丹花,那下面就可能有黑牡丹。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這還得從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說起。(看來這呂洞賓和牡丹還真有淵源,在昨天的節目中我們也講到了他和牡丹的故事)
洛陽牡丹出名以後,不僅天底下的人愛看,連天上的神仙也愛看。一年春天,牡丹花開了,呂洞賓裝扮成花花公子,來到洛陽北邊的邙山上。他在一條溝壑之中,看到了一大片紅牡丹,正看得入迷,突然有個如花美女從他身邊飄過,呂洞賓見了,竟忘了看花,被迷住了。人家在前面走,他在後面跟。他想:如果能和這個美女說上幾句話,也不虛此行了。
誰知跟著跟著,那女子走近一棵紅牡丹,忽然不見了。呂洞賓恍然大悟,才明白這女子也是仙,是牡丹花修
成的紅花仙。好辦!好辦!他心想:“只要我在這裡等,等她再出現,我把身份一亮,她一定會和我聊聊天的,因為都是仙嘛。”
(這個呂洞賓,還以為這是在QQ上聊天呢,還想把紅花仙“加為好友”呢。)可他等啊等啊,那女子再也沒出現過。他只好安慰自己說“沒事沒事,明天再來!”他臨走的時候,也沒忘記在這棵牡丹樹上拴了根繩子,做了個記號。
哪知那紅花仙子,這會兒正慌裡慌張趕路,要趕到群芳之首——牡丹仙子那裡,把剛才被人追趕的事情,向領導(牡丹仙子)作個匯報。
牡丹仙子正在作畫,突然看見飛來一顆紅豆,知道這是紅花仙子到了,就故意和她作耍,捏起這顆紅豆往筆管里一放,又揉個小紙團一堵,繼續作畫。
紅花仙子出不來,只好在裡面訴苦——今天真倒霉,碰見好色鬼,一五一十把剛才的事情說了。牡丹仙子說:你不要生氣,那位花花公子,其實就是呂洞賓,咱們都是仙,你就原諒他這一次吧。
原來,牡丹仙子早就得到訊息,今天八仙都來洛陽賞花。紅花仙子聽了,說:“八仙都來了,那七仙都很規矩,為啥呂洞賓這樣愛色,追著我看!”牡丹仙子道:“傻妹妹,天下群芳譜,赤橙黃白綠,哪一樣不是靠色來吸引人?如果都不好色,誰來欣賞咱?再說這個呂洞賓,是出了名的色仙,你沒聽說過他三戲白牡丹的事情嗎?”紅花仙子這才想起來,曾在洛陽城看過一齣戲,戲名就叫《呂洞賓三戲白牡丹》。
很快,畫已經畫完了。牡丹仙子停筆,取下筆管上的紙球,要把紅豆倒出來。可她沒注意,一下子把紅豆倒進墨汁里。哎呀呀,這一下不得了!紅花仙子身上全染黑了,紅牡丹就變成黑牡丹了。
牡丹仙子很內疚:“好妹妹,這可怎么辦?世上還沒有這么黑的牡丹呢!我把你弄成黑牡丹了,罪過罪過!”
誰知紅花仙子卻說:“沒事沒事,我樂意變成黑牡丹!這樣一來,那些好色的見我醜陋,就不來戲弄我了,倒也清靜安閒!”她說完,就高高興興地走了。
話說那色仙呂洞賓,次日一大早,就興沖衝來到邙山上,找到了那棵拴著繩子的牡丹樹。咦?不對呀!為啥不見紅牡丹但見黑牡丹呢?就是這黑牡丹,也好像拒絕欣賞似的,每一朵上面都有一片牡丹葉,故意罩在上面,像個保護傘。
呂洞賓想了想,明白了:那紅花仙子不想引人注目,就捨棄了鮮艷的紅色,變成了黑牡丹,並用一片葉子遮住了臉。
(所以我們在公園裡想要看黑牡丹,就得找上面是不是有葉子做為保護傘的)
解讀:上面這個故事,說明了牡丹品種的變異性。人們最初發現的牡丹,都是野生的,長在山野之中,花色單調,只有粉白色、紅色等幾個花色。後來為了便於觀賞,就培育園藝品種。又嫌牡丹花色不夠豐富,就大膽嫁接,讓它變異,培育出更多的花色來。
宋人歐陽修曾說:“初姚未出時,牛黃為第一;牛黃未出時,魏花為第一;魏花未出時,左花為第一;左花之前,唯有蘇家紅、賀家紅、林家紅之類,皆單葉花,當時為第一。自多葉、乾葉花出後,此花黜矣。今人不複種也。”
這說明在北宋以及北宋以前,人們對牡丹色系已經很重視了,甚至是帶著挑剔的眼光,不斷地淘汰舊花色。而且審美指向也在不斷變化,一時喜歡黃色,一時又喜歡紫色,如果哪種牡丹的色不好,就“不複種也”,懶得侍候它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故事中說呂洞賓好色,並不是好“女色”,而是好“花色”。呂洞賓在這裡代表的是賞花客,他們為了欣賞牡丹花,不惜長途跋涉,不惜蹲點守候,甚至在自己喜愛的牡丹上拴上繩子。其實這用繩子拴牡丹的過程,就是選種的過程,就是最原始的科研活動。
所以要把民間故事和牡丹栽培歷史結合起來看,才能看出民間故事的產生背景。同時又可以悟出這樣的道理:不管什麼花色的牡丹,都是人間之花朵,自然之精靈,都具有觀賞價值。就拿黑牡丹來說,別看它花色紫黑,烏嘟嘟的,其實也很好看。因為看慣了鮮艷明麗的花色,再看看黑牡丹的凝重深沉,就對比出效果來了。所以賞花之訣竅,在於對比花色,區分品系,分析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