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黑河古稱“弱水”發源於祁連山,是河西走廊是了大的河流。因發洪時挾帶黑沙滾滾而來而得名。黑河水量充足,自古就是河西農田灌溉的主要水源。黑水國因黑河而得名,也因黑河而盛衰。黑水國遺址很早以前是個很大的湖泊,後來逐漸乾涸,形成了一塊巨大的川地。匈奴民族移居這裡,劃疆為“小月支國”國都就建在此地,《天下郡國利病書》引《杜氏通典》說,其地系張掖郡古城。《甘肅府志》稱“其地在唐為鞏肇驛。原為西城驛”。當地民眾稱之為“老甘州”或“黑水國”。
黑水國遺址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0公里,千百年來,黑水國幾經變化,早已湮滅,只留下殘垣新壁,神秘的傳說給人無盡遐思。
歷史
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有一個龐大的原始部落月氏人在這裡生息繁衍,他們以黑水國區域作為相對穩定的居住區和部落首領的統治中心,社會經濟雜以農業、畜牧業和漁獵為生。當時,這裡的工匠已經能打造出各類精緻的玉石器,以滿足不斷豐富的生產、生活需要。居住在黑水國的原始部落從遙遠的中亞一帶運來了美麗的綠松石,加工成精美的裝飾品,供貴婦女佩帶。因此說,這個部落是“玉石之路”的最早使者之一。後來,隨著寶石的交流,冶銅製銅業也傳入河西。他們能從孔雀石中煉出銅塊,再製成各種生產、生活用具。但是由於生產力低下,銅器只能占生產、生活用具的很小比例。由於畜牧業在社會經濟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黑水國的原始部落以大角羊神為圖騰崇拜對象,角形鋬和乳狀突丁被廣泛裝飾在陶質容器之上,他們還發明了喝牛奶、羊奶的笠形杯,形狀很似乳房。為了放置穩固,他們又將杯底製成圈足,這種杯就是今天的碗的雛形。後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生產活動的不斷加劇,這裡的生態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土地沙化日益嚴重,導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大約在距今約3900年以後,張掖最早的先民無可奈何地走出了黑水國,遷徙到沿祁連山一帶的寬闊草原上,這裡第一次淪為綠洲中的沙漠地。經歷了一千多年以後,黑水國恢復了茂盛的植被,月氏族第二次走入了黑水國。相傳,西漢以前匈奴移居這裡,劃疆為小月氏國國都。他們在黑水國西邊的昭武一帶確立了政治中心,國都就建在此地。
以昭武城為中心的月氏人,經過艱辛的努力,終於在戰國後期強大了起來。這時,在河西走廊的諸多民族中,月氏人占有絕對的優勢。當時中國北方民族割據政權中,匈奴據中央四面受敵,尤其是東西兩面“東胡強而月氏盛”。以至於剛剛崛起的匈奴人,都不得不將太子冒頓送給月氏人為人質。
在劉邦、項羽楚漢相爭時,冒頓逃回匈奴,隨後採取一系列措施,爭霸草原。大約在公元前205年到前202年之間,冒頓率領匈奴人擊破月氏人,並且殺了月氏王,將他的頭蓋骨作為裝酒的器皿。匈奴終於獨霸河西走廊地區,張掖黑水國遺址一帶為匈奴渾邪王駐紮。
這段時間,匈奴人的勢力也達到了空前強盛。西漢中央政府一直休養生息的政策,對匈奴出於守勢。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遣霍去病率萬騎出隴西,征討匈奴。在這年的戰鬥中匈奴人大敗,渾邪王等人向漢王朝中央政府請降。至此河西走廊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
西漢“文景之治”之後,漢朝進一步強大起來,漢武帝派大將軍霍去病聯合大月氏打敗了匈奴,解除了匈奴對北方的威脅,並修築長城,移民實邊,設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據說,“黑水國”就是當年的張掖郡所在地。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河西四郡,張掖郡治角樂得,即黑水國。由此,黑水國成了漢王朝在河西走廊中部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隨之,漢朝移民又進行了一場空前浩大的大規模的開發,遠遠超出了這裡生態資源的承受能力,生態環境隨之遭到破壞。
到了東漢晚期,黑水國受沙浪的襲擊,逐漸淪為荒漠區和墓葬區,第二次被人類遺棄。
從東漢時開始荒廢,大約到明代就徹底荒廢了。1957年,"黑水國"被列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年前,這裡出土文物2000多件,並發現古廟等遺蹟,證實了"黑水國"的歷史。
傳說
隋朝時,有個叫韓世龍的大將駐紮此城,一天黃昏,一位皓髮白須的老人來到古城,兩手空空,卻沿街叫賣“棗”、“梨”,呼叫過街,便杳然消失。人們大惑不解,報知韓將軍,韓世龍覺得奇怪,但很快悟出神仙指點,須要“早離”。於是當機立斷,率領軍民連夜棄城而去,果然半夜狂風大作,摧城拔屋,一夜之間,城池便被風沙掩埋。從前,有一個牧羊人在黑水國附近放羊,他的一隻牧羊犬每天一到黑水國就不知去向,牧羊人覺得非常奇怪,想弄個明白。有一天,他悄悄跟隨牧羊犬到了殘破的城垣下,只見牧羊犬鑽進了一個水洞,他也隨著鑽進去,原來洞裡像一個宮殿,每一道門裡都堆滿了金銀財寶,一直走到第九道門,也是最後一道門,見正中方桌上擺著一個金月亮,牧羊人欣喜若狂,想把金月亮帶回家,可是,當他剛一拿起,室內頓時一團漆黑,怎么也找不到出口。他只好放下,室內又恢復了光亮。牧羊人出洞後,做夢都想取回金月亮,但一夜之間,風沙埋沒了所有一切,他再也找不到進口。
此後,一位郡王要建一座新城,為保全定,便四處請高人察勘風水。一天有個雲遊和尚經過,對郡王說:我有一枚銅錢,把它扔出去,它落在哪兒,就在哪兒建城,可保金城永固。郡王心想,一枚銅錢能扔多遠,找到還不是輕而易舉。結果,和尚揚手一扔,銅錢凌空飛起,兵士拔腿就追,一直追出三、四十里,才見銅錢落在了一片葦溪之畔。溪水蕩蕩,蘆葦密布,哪裡找得出一枚銅錢?正當人們沒主意的時候,來了一位道士,拿出一根銀針隨手一揚,插在地上,說:就在這兒了。人們連忙去挖,銀針剛好插在銅錢的孔眼裡。於是就在此建起鐘鼓樓,以此為中心,建了東西南北四大街,才有了今天的張掖城。
黑水國消失的原因,有一種說法是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綠洲。元末明初,明朝大將馮勝率軍在河西走廊圍攻守衛黑水城的元軍,將城邊的弱水河築壩截流,導致城內水井幹涸,守軍被迫棄城突圍,官兵或戰死或向明軍投降。而築壩導致弱水改道北流,致使古居延海乾涸。由於當地降水量僅為37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706毫米,在如此乾旱的條件下,綠洲由於缺水而消失,沙漠蔓延,居民被迫外遷。
遺址
從張掖市區驅車西行,過我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總共行車17公里,就到了沙漠和綠洲交界的“黑水國”。古城遺址在312國道兩邊分為南、北兩城,間距2.7公里。北城在國道312線以北2公里處的明永鄉下崖村,始築於匈奴占河西之時,漢沿用並為張掖郡。唐代、元代和明代,均在北城置驛站。城址呈平面長方形,東西長254米,南北寬228米,面積,59912平方米,門開在南面,門寬4米,城垣用黃土夯築,夯層厚14-20厘米,殘高5.5米,垣基寬3.8米,頂寬3米,南垣正中辟門,門寬5.4米,無瓮城。
城垣西南角築有土墩,正方形,每邊寬9.5米,殘高7米,為覆斗形角墩,部分城垣坍塌或被流沙埋沒,城堡幾乎已被流沙埋沒。地表散見灰、黑兩色夾砂陶片及漢代殘磚,宋代豆綠瓷片並有元明代黑釉、白釉及青花瓷片等,並發現西漢五銖幣、王莽貨泉幣、唐開元通寶幣。城西南分布大片漢墓群,城周散布有馬廠文化類型彩陶片。
南城位於距國道312線南1公里處的明永鄉下崖村,始築於唐代,宋、元、明沿用。南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48米,南北寬222米,面積55056平方米。城垣用黃土夯築,部分被風沙湮沒,殘高8米,垣基寬8米,夯層厚15-20厘米,城垣部分牆體用土坯砌築,流沙堆積與北牆等高。東面正中開門,並加築瓮城,瓮垣以子母斷磚砌成,門寬7米,是典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事。牆四角上築有覆斗形角墩,墩內穿插有韌木,角墩長、寬各約7米,東北角墩最高,台上四邊建有圍牆,似為角樓,約13米,可容一二十人自由活動,具有明顯的防禦功能。城池內街衢巷道、建築布局依稀可見,現存城牆多為明代所築,城內建築遺址密集,散存有大量漢-魏晉時期的磚塊、瓦片、灰陶片、殘石磨,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這裡散存的漢磚具有渾厚、結實、粗獷、古樸的特點,叩之若金屬般鏗然有聲。在這裡一側有榫、另一邊有鉚的“子母磚”隨處可見。在南城曾採集有漢代銅鏡、陶器、五銖錢幣、銅兵器及明代黑釉瓷片等。
1992年,張掖市博物館在甘肅省考古研究所的指導下,對南城東北角進行局部發掘128平方米,發現了殘存牆基及反映《西遊記》、《三國演義》等故事情節的壁畫,並清理出魏晉磚室墓一座,出土各類陶器18件。由此可知,城下是一片魏晉墓群。此城從結構上看,為唐代始築,明代曾增補維修。
站在南城殘垣上看,城池方圓不足半平方公里,像箇舊時的屯莊或族人城堡。城牆為黃土夯築,殘垣高達七、八米,城四角築有方形角墩,東角的角墩稍高,也最完整,台頂四邊建有圍牆,並留有瞭望孔,可容一、二十人自由活動,顯然有防禦的意義。從城垣的外觀看,好像是經過了多次加築和補修,牆堤的下半部大都是板築,上半面有板木加築的洞孔,東邊角墩的明顯有三層修築的痕跡,其中一層的木頭依然留在牆體中。牆裡牆外,經年流沙於積,堆至牆頂,越發襯托出遺址的蒼涼、凝重。
高大的城樓和城池尚在,流動的沙丘上長著沙蒿、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城池裡面一群白山羊正在吃草。登上城樓一望,東南方是富庶的張掖綠洲,西北方則是從巴丹吉林大沙漠刮來的滾滾流沙,滔滔黑水河在其東邊不遠處流過。整個古城一片荒涼、破敗的景象。
漢黑水國遺址遭到了風沙的侵襲,同時也遭到了人為的破壞。解放前,駐軍師長韓起功派兵挖掘,大肆掠奪,珍貴文物所剩無幾,就是人為破壞的最突出的一例。
在黑水國區域的所有建築中,有一座名叫烽燧而又不是烽燧的古代建築,格外引人矚目。這座在1978年文物普查時被列為“西城驛烽燧”的墩台,在《甘鎮志》和《甘州府志》中的所有烽燧記載中卻找不到任何記載。經過文物專家的考證,這裡原來是一座並非普通的古代寺院遺址,這個墩台其實是個佛塔。
這座寺院有可能在東漢就有,唐代至西夏時期是興旺時期,也有可能是在唐代創建的,在元代修建或重建了佛塔,或者重建了寺院。從地表遺物可以斷定,從西夏占據河西之際,這座寺院已經興盛,並且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寺院,是一個在絲綢之路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寺院。這裡遍地的宋代琉璃、貓頭、脊獸瓦殘片表明,這是一個很高規格的建築物,地表的漢代到元明時期的瓷片中官窯的瓷片隨處可見,普通的寺院是不會有這些的,也是不會使用這些高檔次的瓷器的,從這些可以斷定,當時這是一個香火異常旺盛的寺院,有豪華的建築殿堂、眾多的僧侶和信仰佛教的人們。現在寺院除佛塔外的建築已經蕩然無存,但從地表仍能看出寺院建築的輪廓,寺門向東,是個三進院落,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20米,佛塔位於寺院的西端正中。這是一座覆缽佛塔,由夯築的基座和和土坯砌築而成的塔身組成,基座邊寬6米,高2米,砌築的土坯為未經燒制的30cm\16cm\6-5cm大小的日曬磚。塔身殘高7米,大致為圓柱形,直徑約4米,東南側已經塌毀,在塔體中曾出土有宋代錢幣和8塊鐵容器口沿殘塊,其中一塊上有古蒙文。
這座古代寺院在歷史上無疑在傳播佛教和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同時說明,這裡當時的站戶居多,在這裡從事屯耕或商業活動,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在這裡建造寺院是眾多站戶的需要。這座寺院是在什麼時候建的,又是為什麼廢棄了,為什麼要建這么豪華的寺院?它與當時的弘仁寺(張掖大佛寺)究竟存在什麼樣的聯繫?這是張掖最早的寺院,還是河西走廊最早的寺院?現在考古專家正在研究,不過這方面的線索實在是太少了,想弄清楚這座古代寺院的真面目是很困難的事。
啟示
黑水國,這個以水的名義命名的古城,雖然已經斑駁頹廢的如此經典,雖然歲月的黃沙早已掩蔽她的容顏,雖然歷史的塵埃剝奪了她的繁榮,沿著經流不息的記憶,依然能看到季節在裡面居住,河流在腳下蠕動,依然能感受到綠樹掩映的田園深處的疲憊和幸福,依然能體味到遠古的風向遠方問候廣闊的世界,依然能聽到悠遠的牧歌和征戰的號角從歷史深處抵達內心。
一個城池或小國家,也是非常脆弱的。生生滅滅,建里了毀,毀了建。有生就有滅,原本是這樣容易。當然,有些生態災難是人無能為力的,大自然要摧毀一個城市,誰都擋不住,唐山大地震不就是嗎?但有些城市的毀壞,是人為的,是人自掘墳墓,比如,破壞了環境,缺水,污染等,都可以摧毀一個城市。因此,每次來這裡,都有一番感慨,也不免有些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