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馬拉松

黑客馬拉松

黑客馬拉松(Hackthon ),也叫“編程馬拉松”,是一種在一段時間內很多人聚集在一起,進行合作電腦編程的活動,被稱為世界最酷的開發者狂歡,世界各地都有人組織這種活動,它催生了許多新的創意,並發展為一個巨大產業。

基本信息

簡介

黑客馬拉松黑客馬拉松

黑客馬拉松是程式設計師的“美國偶像”,非常受歡迎。參與黑客馬拉松的,除了熱衷鑽研技術的軟體工程師,還有來自風投公司的團隊。黑客馬拉松一般長達幾十個小時,參賽者累了或坐或臥,現場休息。“黑客馬拉松”逐漸成為外掛程式開發的主要形式:一群高手雲集一堂,在幾十個小時內拿出作品,擇優而錄。

“黑客馬拉松”就像程式設計師版的《美國偶像》,極其火爆。有了更加易用的軟體編寫工具,加上各公司樂於讓第三方分享他們的數據,2011年美國舉行了200多場“黑客馬拉松”(全球近20個城市分別舉行類似活動)。 結果是催生了一系列創意和新興企業,光是圍繞蘋果的iOS系統,從2007年開始,就開發了50多萬個外掛程式,為程式設計師們帶來30億美元收入(安卓外掛程式40萬個,收入約1億美元)。

由來

黑客馬拉松黑客馬拉松

黑客馬拉松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它們源自編碼潮流。電影《社交網路》有一幕很出名: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一間宿舍里舉行了10分鐘的編碼比賽,贏家成了他第一位實習生。

從1960年代開始,程式設計師們就一直在參加自組織的非正式黑客馬拉松。史蒂芬·勒維在1984年出版的《黑客》一書中提到,當時麻省理工的學生更喜歡投身24小時的“馬拉松風暴”。不過,直到1990年代末,現在這種黑客馬拉松才出現:在一連串的講座之後,出席開放原始碼軟體大會的軟體工程師們總是急不可耐地想要親自玩一把。於是最後一天,他們會聚在一個房間裡,一塊兒切磋編碼,當時沒有獎金,沒有推介,也沒有非技術界的參加者。

現在每隔約兩個月,Facebook的700多名軟體工程師就會聚集在公司辦公室,參加一場24小時的比賽,賽場門上裝飾著大大的貼紙,上面寫著H-A-C-K(意為“黑客”或“編碼”)。

組織形式

黑客馬拉松有種“來一個就會來一群”的氣氛,已經成為溝通、學習和測試新外掛程式及吸引風投機構的新型論壇。參與人員包括所有對科技和技術感興趣的,技術控、開發者、設計達人、學生、創業團隊鞥。參加團隊在24小時內進行產品策劃和開發,最後向公眾展示作品,並由專家評審評選出優秀項目。

“黑客馬拉松”規模各異,可能是在酒店自助餐廳舉行、只有20個程式設計師參加的小型比賽,也可以是在13.3萬平方英尺的倉庫舉行、參加者多達500人的大型賽事。

商業利益

參賽者贏得獎金

黑客馬拉松比賽現場黑客馬拉松比賽現場

黑客馬拉松比賽規模越大,獎金就越吸引。在TechCrunch舉行的disrupt黑客馬拉松中,冠軍可以贏得多達25萬美元的獎金。

公司得到品牌效應

財富500強公司希望借黑客馬拉松來宣傳自己,AT&T、微軟、諾基亞,甚至甚至是聯合利華這樣的巨頭都主辦過黑客馬拉松和外掛程式大賽。辦一場100人參加的比賽,只需投入5000美元——考慮到如果某位參賽者做出一鳴驚人的外掛程式、被公司推到市場上帶來的回報,這筆投資堪稱微不足道。

風投、獵頭尋找人才

風險投資者也把黑客馬拉松視為尋找人才和投資目標的理想場所。投資者特別喜歡黑客馬拉松,並會循例派下級員工混跡其中的原因:這裡可以發現人才。“過去大家習慣於在技術大會上包下一個活動室。現在的潮流是,如果你想找工程師,就去黑客馬拉松。”

風險投資人不是唯一在黑客馬拉松轉悠的人。獨立的技術獵頭尤其積極,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一位軟體工程師的起薪可以高達10萬美元,而獵頭可以拿到他頭一年工資20%的佣金。

衍生比賽

黑客馬拉松風潮已蔓延到傳統的技術世界之外,出現了女性黑客馬拉松、少年黑客馬拉松、大學生黑客馬拉松、與自閉症鬥爭黑客馬拉松、改善教育黑客馬拉松、幫助老兵黑客馬拉松、創建“占領華爾街”抗議工具黑客馬拉松、清潔能源黑客馬拉松、佛蒙特雜貨店購物指南黑客馬拉松,還有為檢測水污染而舉行的14場黑客馬拉松。

北京黑客馬拉松

2015北京黑客馬拉松2015北京黑客馬拉松
在2015年10月底的北京Hackathon邀請了聯合利華中國數字與電商業務發展總監李新源、標緻雪鐵龍中國區數字與機動性連線服務負責人CelineLeCotonnec、華強北國際創客中心負責人連長、猿圈CEO鄭萌以及華創資本的投資人張怡辰作為此次活動的評審團成員,共同為參賽選手把關。
在北京Hackathon活動上,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愛好者組成的29支團隊均展示出了他們極大的熱情與黑客精神,在歷時兩天一夜後,終於決逐出了本次黑客馬拉松最優秀的項目,此次兩萬元的黑客獎勵分別由挑戰PSA標緻雪鐵龍汽車數據相關任務的SafetyDriver和挑戰聯合利華設計智慧型冰櫃任務的“Plan-w”獲得。

SafetyDriver是一款為了更快速解決交通事故理賠而研發的app項目,通過分析篩選分析車輛大數據而面向保險公司推出的toB服務;Plan-w則是通過對現有冰櫃設備的智慧型化改造和產品設計,蒐集所需要的數據反饋至商家和消費者雙方移動端,進行冰櫃-超市-消費者的三方連線,項目同時包括硬體改良設計和線上平台(app)設計兩部分。
另外,挑戰Ubuntu應用程式開發任務的智慧型定位SnapChip、睡眠套用Musicor等項目也都獲得了Ubuntu的一等獎。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2年04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2年04月IN辭彙總|碰瓷行銷 |祭不起|鐵釘族|iPad眼|黑客馬拉松|童貨膨脹|數字遺產| 拇指消費 | 菠菜電影| 醫療旅遊| 經濟艙症候群| 錯失恐懼症| 職場保鮮| 凍臉效應 | 起床氣|地域性格|約會專家| 上司謎語 | 條款鑽研族|隱形鹽 |電磁波過敏症 | 鐘點爸爸 | 餅乾電梯| 假期迷思|偽溝通 | 心理卸妝|攻略控|過客心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