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死如歸

視死如歸

1904年秋瑾不顧丈夫的阻撓,變賣首飾東渡日本,結識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她加盟孫中山的同盟會。1906年她帶領由留日學生組成的敢死隊回國,任大通學堂督辦。後因徐錫麟起義失敗而被捕,臨刑前說“革命黨人不怕死,欲殺便殺”。

基本信息

概述

視死如歸 ( shì sǐ rú guī )
解 釋 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出 處 先秦·管仲管子·小匡》:“平原廣牧,車不結轍,士不鏇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示 例

鄒韜奮《勁兒多好》:“東北民眾義軍之~,前仆後繼,亦為顯著之事實。”

近義詞

捨生忘死捨生取義

反義詞

貪生怕死

歇後語

董存瑞炸碉堡

成語例句

◎魯迅先生曾說過,士兵並不怕死,但一看到將軍臉上的鐵面,也就不能視死如歸了。
◎可我們中國卻多有視死如歸的壯士!
◎培養人們愛鬼想鬼、視死如歸的不怕死精神,讓你們死得舒服、死得有趣兒、死得痛快、死得有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