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庵
黃石庵,《小松鎮志》載:建於明代,未明確據。今之黃石庵在黃石源溪的左岸山間,座東北朝西南,背靠紗帽山麓,前朝馬頭山,原庵前有戲台,解放初尚有維修。一九五八年被拆,磚瓦用於建人民公社,此後荒廢二十餘年,一九八零年,黃石源村江承烈、康義勛、王能襟等三老共同勸募善信人等,於一九八一年重建,今有天王殿、大雄殿、大奶殿、六角亭、齋廚、寮房、廁所等,建築物占地530平米,都是單層泥木磚瓦結構。如同茅舍,清幽簡樸,小巧精幹。原有碑記已毀,一人雙手合抱的鐵鐘,和四腳四角鐵鼎爐,一九五八年被公社派人運到東源村煉鐵。
天門洞
天門洞緊立黃石庵前,岩石呈蟹黃銅玉色,猶如重疊堆壘的土產板糖,雨天或霧大或岩石“出汗”時,以手撫摸其壁,就像黃鱔一般嫩滑,黃石源村當因其石呈黃色而名。這座天門石洞為建甌(以至閩北)境內獨一無二的勝景。天門洞中央從頂至地高達17.9米(洞中上下空高6.9米,洞頂中間部份懸空岩厚〈高〉11米)。洞頂天橋左右橫跨22.7米,天橋橋面中間裡外闊11米(左邊靠岩壁闊2.4米,右邊靠山巔闊5.7米)。天門洞後距黃石庵大門只有4.5米。石岩帶蟹黃銅玉色,洞門頂上塵埃積土處有小樹蔓藤,碧瓦小亭,洞門門前就是一條順沿傾岩陡坡的數百級石階山道。近年此地遊人漸增,蔡功楙為之題門聯曰:“群山似奔馬,臣石如拱橋。”張義漢作詩曰:“山中龍潭跡,古來世間傳。險山巉岩屹,仙掌石門掀”。
小寺漈
位置
黃石源村村東雄立龍坑崗(海拔634),西堵馬頭岩,北靠高山岩(海拔707),東南挺立紗帽山(海拔694),翠屏疊嶂,環繞緊鎖,只有南方有條小田壠,田間小溪北經小漈抵涼墘,南過翠墩出黃口,蜿蜒潺流村前。
特色
村北數里高山岩拔地立天,發源於鐘樓崗的涼墘溪,和發源於長坑林的天堂溪,經二十餘里奔波抵此匯合,突落天塹石璧,瀉水形成“抬頭見水珠,低頭成煙霧”的水墨丹青自然畫面。放眼環視,但見銀絲白網飄懸岩壁;粗細疏密相間而布,瀉濺滾飄互滲莫辨;近則朦朦霧罩鬢髮濕潤,衣襟沾雨,遠則琴音鼓韻,虎嘯龍吟;倘若睛日,跨邁溪間怪石,踏隱鮮苔碧草,立於瀑底璧沿,則有七彩彩虹閃映身邊;如在雨天,置身瀑底溪坪,則雲煙繞身,雨珠瀑霧,不可分別,茫然不知人在何地,此時何世。瀑布前方數百步,有上涼墘龍村古道,數百級石階途中,橫立石卷洞橋,長數十步,寬五六步,高數丈,完全掩蓋在兩岸竹木之間,橋下巨岩阻水,響聲如雷,濺花似雪,太陽灑落,金光萬點。鹹豐七年太平天國大軍曾與清軍在此激戰,雙方陣亡多人,加上谷深山險林陰,當地民眾視為凶欠之地。
小寺漈瀑布可分為犁嘴缺、洗池漈兩個群落,是建甌域內落差最高、橫幅最闊的瀑布,筆者雖未丈量,但從漈下仰觀漈頂,從漈東平視漈西,均顯依稀茫然。潘渭水先生《游黃石源瀑布》詩云:“閒來相約游黃石,仰望山巔白練懸。雖說不如黃果樹,轟雷一樣響山巔”。
銀杏林
黃石源村周邊,古來銀杏遍布,最古老的一株,樹蔸空心處,可容四個小孩進入玩耍,樹身高出層樓,枝葉傘蓋如盤,年產白果千餘斤,是江姓祖婆的賠嫁樹,沒人知道她老幾歲,不幸1985年開通公路後,卻被江姓不肖外甥私砍作柴火賤賣。現在兩人合抱的老樹還有五六株。近年不斷有人栽培,只是還未掛果報樹。
五龍潭
相傳,天門石洞從前是個小龍潭深淵,有五條小龍潛伏,地方常受其災。後有游范二公前來收降,他們鏟開潭口,水乾龍現,五條小龍都被范公擒拿,他口含一條,雙手雙腳各挾一條。不料村老呼叫吃飯,他答應就來,嘴和腳手一松,五龍皆逃,附近留有“龍跡歧”地名。二零零三年八月中秋,筆者與友同游,曾作拙句紀之:“誰揮鬼斧蓋神功?苦令遊人膽懸空!逃脫五龍何隱逸,飛天一石架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