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派[京劇旦角流派]

黃派[京劇旦角流派]
黃派[京劇旦角流派]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派,京劇旦角流派,由京劇表演藝術家黃桂秋創立。

簡介

黃桂秋劇照黃桂秋劇照

黃派,京劇旦角流派,由黃桂秋創立。黃派藝術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以其獨有特色如異峰突起,風靡滬上,直至六十年代初,迷戀者仍人數可觀。黃桂秋曾經說,黃派特點是融合陳德霖王瑤卿程硯秋、加我自己的“四合一”。

黃桂秋曾先後與余叔岩楊小樓馬連良高慶奎言菊朋等大師合作,論年齡、資歷、成就、影響各方面,均處於梅程尚荀四大名旦四小名旦(李世芳、張君秋、宋德珠、毛世來)之間。北大名家吳小如曾在上海《新民晚報》上說過:"音帶把對京劇影響極大的黃桂秋遺漏是不應該的。"

藝術特色

“黃派”的創始人為黃桂秋。黃桂秋(1906—1978),名德銓,字蔭清,自號桂蔭軒主,祖籍一說為湖北江夏人,另一個廣泛的說法是安徽安慶人,出生於北京。京劇表演藝術家,旦角黃派的創始人。“黃桂秋”是其姐妹的名字,借來作了藝名。

黃桂秋早年拜在青衣宗師陳德霖門下,他嗓音甜美,在“陳腔”的基礎上強調湖廣韻,吐字行腔講究技巧。不久,即以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蜚聲江南,被稱為“黃派”。他遵循陳德霖正工青衣古樸方正、剛勁有力的特點,探索出一條老腔新唱的道路。又博採廣學京劇各派之長,並從梆子、秦腔、崑曲、京韻大鼓等戲曲與曲藝唱腔中吸取養料,大膽創新,其唱腔剛柔相濟、飽滿挺拔、講究節奏、韻味醇厚、清麗舒暢、古而不舊、朴而不拙、甜嫩嬌媚。通過別具一格的聲腔藝術,塑造了孫尚香、王寶釧、姜秋蓮、蘇三等許多藝術形象。他的文化素養較高,對所演劇目的唱詞常作字斟句酌的修改,依字音韻律設計唱腔,吐字清晰,字正腔圓,他又能詩善畫,在《蝴蝶媒》中唱四句[西皮原板],同時在扇面上畫好了雙蝶。他的唱腔被灌成唱片及錄音的有《別皇宮·祭長江》、《彩樓配·三擊掌·母女會》、《起解·會審》、《春秋配》等。

黃桂秋的弟子很多,有言慧珠王熙春童芷苓曹慧麟顧正秋厲慧敏金素雯梁小鸞新桂秋沈松麗、陸正紅、金素雯等,然而專門演黃派的卻一個也沒有。為什麼呢?非不為也,乃不能也。正如顧正秋在她的《舞台回顧》一書中所說:"黃先生是我最敬愛的老師,但我學黃就是沒那種嗲嗲的、嬌嬌的、脆生生的音,我越是學不來,就越覺得黃的唱腔好聽,直到今天還是如此,"又說:"我總認為他的唱工是獨特的,是天生的,沒人能學到的。"[2]

京劇流派知識介紹

流派,是藝術發展的一種必然產物。流派的多樣化,是藝術繁榮昌盛的標誌之一。京劇藝術自不例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