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高抬

麥積高抬

麥積高抬,甘肅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麥積高抬,又叫鐵芯子、抬閣,也稱高桿戲、亭子,是天水市麥積區春節社火中的重要表演形式。麥積高抬主要分布在麥積區的甘泉鎮、馬跑泉鎮、花牛鎮、社棠鎮、伯陽鎮及道北辦事處等十幾個鄉、鎮、辦事處。民間基礎雄厚,參與民眾廣泛。

文化淵源

高抬這種民間藝術形式歷史悠久。據清人李斗在他的筆記中記載,
麥積高抬春節表演麥積高抬春節表演
大約從10-13世紀時的宋代開始,高抬這種雜戲形式在民間社火中已廣泛流行。麥積高抬起源於原始社會的“蜡祭”,麥積高抬受伏羲文化的影響,具有民俗祭祀性質,而且受隴東南西秦腔藝術影響,粗獷大氣,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前人以這種形式祭祀神靈,祈福求安,經過數百年的演化,逐漸成為民眾節日娛樂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

表演形式

麥積區是伏羲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卦台山遺址是伏羲演繹八卦之地。受其影響,麥積自古以來民俗祭祀活動十分活躍,而麥積高抬就是其中之一。每年春節或廟會期間,人們以高抬這種藝術形式祭祀神靈,祈福求安,並逐漸演化為節日娛樂形式,並為人民民眾喜聞樂見。麥積高抬,又叫鐵芯子、抬閣,也稱高桿戲、亭子,是春節社火中的重要表演形式。它是將一根鐵桿,插入方桌正中鑿成的孔中,在貫通方桌底部固定的石磨眼中,進行綁紮穩固,然後以鐵桿為骨架,在其上進行人物造型,表演故事情節,巧飾以花木、山石、亭台、鳥獸等,由拖拉機拉動進行表演。據麥積高抬傳承人之一的王守業先生介紹,起初的高抬是一層,在一人身上綑紮一木桿,其上又在桿頭綁紮一幼童,還可轉動,由人背著行進表演,後來漸發展到鐵芯子,增加了層數高度,更具有藝術性。扮演故事情節的人物在上面輔以動作,供道路兩邊的民眾欣賞、品評。麥積高抬以其玄妙、驚險、美觀的特點讓觀者得到了極大的藝術享受。

表演內容

在表演內容上,麥積高抬主要是截取古典小說古典戲劇神話傳說中精彩片段為表現內容,
麥積高抬表演隊麥積高抬表演隊
配以山石、花木、亭台、器物、鳥獸等元素,集戲劇彩繪扎糊造型等諸多技藝於一體,在有限的空間中,營造出令人無限遐想的藝術效果,具有構思精巧、製作精湛、內容豐富、視覺衝擊力強、地域色彩鮮明等顯著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和社會價值。麥積高抬主要代表作品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計畫生育好》、《蝴蝶杯》、《鳳儀亭》、《獅子樓》、《盜仙草》、《化蝶》、《白蛇傳》、《劉全進瓜》、《女媧眺鏡》等。

主要特色

麥積高抬是一門注重扎制、彩繪的民間藝術,以民間塑匠、紙花匠、畫匠、木匠、戲劇行家為主,各行家裡手通力合作共同製作完成,可謂諸藝薈萃。高抬具有險、巧、精、絕的視覺衝擊力,它是綜合性的空間造型藝術,四面皆可觀賞,藝術效果十分突出,而且內容豐富,不拘一格,可以表現出深刻的社會現實,創造出特殊的藝術效果。

民俗傳承

舊時的高抬多以“社”為單位進行比賽、斗玩,1949年解放後則以鄉、鎮,自然村為單位進行表演。麥積高抬據《麥積區志》記載,興起於清同治初年。起初流行於甘泉、馬跑泉一帶,而後逐漸擴散流行於周邊相鄰的鄉、鎮。麥積高抬最興盛時,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清末至民國期間。1925年(民國十四年)甘泉李“能人”和鐵匠柳“懸人”設計製作的高抬《盜仙草》和《劉全進瓜》參加隴南鎮守使孔繁錦在秦安縣城(即秦州區)舉辦的社火表演賽,獲得第一名。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由於各級人民政府倡導,農村出現社火演出高潮,20世紀60-70年代期間,高抬列為“四舊”被禁演,1979年開始,高抬表演活動陸續恢復,並賦予了新的內容和形式,視覺衝擊力更強,規模進一步擴大,每年區政府組織進行匯演,觀眾達10萬人以上。
由於高抬藝術是民眾自娛自樂,自發性的公益活動,長期以來一直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而21世紀以後,由於多數年輕人外出打工,回家後暫住時間短,也無暇參與高抬的籌備組裝,而且中老年人只是在春節期間耍玩時組裝表演,並不是為了謀生,且不能養家餬口,所以好多老藝人放棄了多年的手藝,年輕人更是不願意學習,所以傳承人青黃不接,這種民眾喜聞樂見,陶冶性情的民間藝術瀕臨失傳。2011年,麥積區將該民俗申請為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展開了一系列保護措施。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甘肅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甘政發[2011]34號
批准時間:2011年3月16日
遺產類別:民俗
批准序號:86
遺產編號:Ⅹ-6
遺產名稱:麥積高抬
申報單位:天水市麥積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