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

伏羲文化是中華文化與文明的源頭。傳說伏羲皇發明網罟,教民漁獵,創八卦,別姓氏,倡導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龍文化等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伏羲皇用爻片創作的“日月三爻圖”是中華文字與數字的開端,也是中華易學的開端。因此,伏羲皇被歷代中華兒女尊稱為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伏羲時代產生的龍文化、玉文化、觀天文化、姓氏文化、漁獵文化、太極八卦文化,原始文字與數字文化的總稱。太昊伏羲皇首創的龍文化是維繫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紐帶,成為民族傳統、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基本信息

簡介

羲廟祭奠

伏羲文化伏羲文化
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相傳為伏羲生日。這一天,天水市民眾自發集會到伏羲廟祭奠“人宗爺”(按:天水人習慣將伏羲稱為“人宗爺”),乞求幸福安詳,新年好運氣。除了漢族民間祭祀,天水還在每年舉行盛大的公祭活動。

文明之光

據《三皇本紀》記載:伏羲“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於庖廚”。伏羲通過仰觀俯察,了解自然萬物,所畫八卦是用8個符號,分別代表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這種對世界初步認識和把握方式,並孕育著中國哲學的萌芽,這也是後來《周易》的思想基礎。此外,伏羲還立九部、設九佐,以龍紀官,號龍師。禪於伯牛,鑽木取火,教民熟食;制曆法,定節氣,訊息祝福,以測吉凶,嘗百藥,制九針,以拯天疾,開創了中華最早的文明。

始祖地位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紐帶,也是神聖血緣觀念的具體表現。一個民族始祖地位的確立,有歷史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同時也是多種文化相互融匯的結果。中華民族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由多民族共同組成的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始祖是國人歷經千百年反覆審慎地選擇而確立起來的民族血緣和民族文化的代表。

人們對於歷史的認識的本身也是歷史性的。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對於民族先祖的認定,是從遠古的傳說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逐漸確立起來的。“三皇五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已逐步確立。“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居神農、黃帝之前的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史書記載

關於太昊伏羲的文字記載至遲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出現,《左傳》、《管子》、《周易》、《莊子》、《荀子》、《列子》、《戰國策》、《國語》、《世本》、《逸周書》、《山海經》等先秦典籍都有關於太昊伏羲的表述。《周易·繫辭下》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這段話全面系統地敘述了伏羲功業和始祖地位,影響甚大。

在正史中,司馬遷《史記》從五帝之首的黃帝記起,未為伏羲立傳,但他在《太史公自序》說:“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文化貢獻。到了東漢班固的《漢書》,則突破《史記》的界限,將上古帝王世系從黃帝推至伏羲,伏羲開始登上官定正史。《漢書·古今人表》中首敘伏羲,次列炎、黃;《漢書·律曆志序》引《左傳·昭公十七年》“郯子來朝”諸語,認為“稽之於《易》,炮犧、神農、黃帝相繼之世可知。”並以太昊伏羲為歷史源頭,確定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庖犧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帝為太昊。”這就是說,在古帝王系統中,只有太昊伏羲氏是“繼天而王”的,因而他是百王之先,炎、黃諸帝繼伏羲而王。

晉代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是一部專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跡的史書,所敘上起三皇,下迄漢魏,三皇首列伏羲,次為女媧、炎帝。梁代肖綺《〈拾遺記〉序》中說:“文起羲、炎”。其後唐高祖《修六代史詔》和唐太宗《修晉書詔》均以伏羲為漢族文化的肇始者,所謂“伏羲以降,因秦斯及,兩漢繼緒,三國並命,迄於晉宋,載筆備焉”。至唐開元間,司馬貞為《史記》補寫《三皇本紀》,綜述、補充前世有關伏羲的文獻材料,成一篇較為完備的史傳。至此,伏羲在歷史古代典籍中歷史化的過程全部完成。

文化貢獻

伏羲文化伏羲文化
現代學者在解釋“民族”的意義時,越來越多地傾向於從種族血緣和文化傳統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我們在討論民族始祖的確認過程時,要同時看到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歷代典籍對伏羲的文化貢獻所載甚多,這些貢獻歸結起來主要體現在民族血緣和民族文化兩個方面:

文化開源

首先,從民族文化的形成上來說,傳說伏羲始畫八卦,開啟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之源。《周易》、《史記》等典籍記載了伏羲“作八卦”的重要貢獻。《論衡·齊世》:“故夫宓犧之前,人民至質樸,臥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處,知其母不識其父。至宓犧時,人民頗文,智欲詐愚,勇欲恐怯,強欲凌弱,眾欲暴寡,故宓犧作八卦以治之。”描述了伏羲時代的社會狀況。《禮記·禮運篇》注引《中侯握河紀》談到與伏羲關係密切的“河圖洛書”以及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遂法之畫八卦。”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我們民族思想方式的基礎。所以,可以說,伏羲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之先河,是漢族文化的原點。另外,傳說伏羲確立了天文曆法;發明網罟,教民漁獵;養六畜以充庖廚;造琴瑟,作音樂等。這些均反映了伏羲在漢族文明和文化初創時的貢獻。

與中華民族另外兩個重要始祖炎帝和黃帝相比,炎帝是農業文明之初的代表,主要是對農業生產的貢獻;黃帝是農業文明進化時期的代表,主要是華夏各族政治和制度上統一的象徵。而伏羲所代表的是比炎黃二帝更早的漁獵文明時期,是中華文化最早的源頭,是文明初始的象徵。

嫁娶文明

其次,從民族血緣的凝聚上說,伏羲時代是一個部族融合的時期,史載伏羲“正姓氏,制嫁娶”。《路史》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姓氏的主要作用就是明血緣、別婚姻,純正血統。不同部族的人分別有不同的姓氏,“同姓不婚,懼不殖也”,各個部族相互通婚混血,從而奠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血脈基礎。這是伏羲在民族血緣方面的偉大貢獻。

太昊伏羲氏還賦予了我們民族以總徽號——龍。《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太昊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大量文獻和考古資料均證明,伏羲“人首蛇軀”。蛇是伏羲氏的圖騰。中華民族的總圖騰“龍”,正是以蛇為基礎,匯合了多民族圖騰而成的。聞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龍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因部落的兼併面產生的混合的圖騰”。龍圖騰的形成,象徵了中華民族主體血脈的匯聚和文化的奠基。從此,普天下的中國人都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龍的傳人”,共同尊奉同一個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幟下,多民族團結和合,統一為中華一家。太昊伏羲因此而成為中華民族血緣和文化的廣泛代表。

文化源頭

中華民族具有大約一百七十多萬年發展歷史。遠古伏羲時代,已出現了象徵民族團結的“龍圖騰”,以及《伏羲易》爻片圖形。
中華遠古時代,在今之甘肅省天水市【大地灣古人類文化遺址】附近,有個“風姓,以蛇為圖騰”的伏羲部落興起,其首領伏羲氏聯合天下各部族,創造了象徵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龍圖騰”。“龍”是中華各部族的總稱,“龍的傳人”辛勤勞作與生活在中華大地上,至今已超過五千多年了。

今人歌頌伏羲皇:“織網罟、興漁獵、別姓氏、創八卦,開創了漢族文化與文明”。伏羲皇被歷代中華兒女,共尊為【中華人文始祖】。

伏羲文化在新中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與傳揚。因此,天水市被稱作【羲皇故里】。伏羲皇曾建都城於今之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因而,周口市被稱作【羲皇故都】。

中華祖先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與表達,形成了原始的“中華易學”。伏羲皇曾經用一些磨平一面的石片,當作“爻(yao)片”,表示“有與無、日與月、男與女;陰與陽”等相互依存的事物與現象。磨平的一面讀作“陽爻符”,寫作“一”,表示顯性、男人、太陽、光明等,未磨的一面讀作“陰爻符”,寫作“--”或“八”,表示隱性、女人、月亮、陰暗等。伏羲皇在地上畫個圓圈,放入“一陰,一陽”兩枚爻片,創造了“日月符”,後人稱作《陰陽魚》或《太極陰陽圖》,表現日月循環,生生不息。
伏羲皇繼承祖先們對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以及居住地四方“東西南北”的認識,創作了“日月符”與“三爻(yao)符”,這就是原始的“中華易學”。請看“日月符”與“三爻符”:
伏羲皇創作《日月三爻圖》
《日月三爻圖》的中心是“日月符”,四周擺放八個“三爻符”。以“日月符”為圓心,“三爻符”內側的“爻符”為“下爻”,外側的“爻符”為“上爻”。故曰:“三爻八卦,內下外上”。讀寫陰陽卦爻遵循“從下到上”的順序,讀寫數字卦爻遵循“從左到右”的順序。
伏羲皇用三枚爻片創造的“三爻符”,表示原始文字和數字,還用八個不同類形的“三爻符”環形擺放在“日月符”周圍,構成了一幅表現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示意圖,稱作“日月三爻圖”,後人稱之為《伏羲太極八卦圖》,或簡稱《伏羲易》。
《伏羲易》是用圖形表示的“中華易學”作品,被記錄在甲骨文字里。殷墟出土甲骨文“易”字,記載了《伏羲易》的圖形。請看甲骨文“易”字的結構。
日月+三爻=易
三爻+日月=易
圖中代表“三爻符”的“三小橫”無論放在“日月符”的左邊,或者右邊,這個甲骨文都讀作“易”字。
現代中文來自遠古時代的“甲骨文字”。甲骨文字屬於“象形文字”,用“筆畫”表現相關事物的形象。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易”字,表明“三爻符”圍繞“日月符”擺放,構成了遠古時代表現自然規律的“中華易學”。
後人將伏羲皇創作的“日月符與三爻符”圖形,稱作“伏羲太極八卦”。“太極圖”中的“太極、陰、陽”三維一體,突出表現“三”是個重要數字。
遠古“人頭瓶”與“三足缽”
【伏羲故里】甘肅省天水市大地灣古人類遺址出土的“人頭瓶”與“三足缽”等文物,展示出距今四千年至八千年前,伏羲皇與神農帝等“三皇五帝”時代的原始彩繪與雕塑文化。
現代考古發現:遠古中華祖先遺址中,存在一些磨平一面的小石片。這些出土的“爻片”與甲骨文“易”字,證實《伏羲易》在遠古時代就出現了。
依據甲骨文“易”字和出土文物“爻片”的提示,再現《伏羲易》爻片圖形,只需2+3*8=26(枚)爻片。這“26枚爻片”組成的《伏羲易》圖形,如同26個字母組成的文字,內容豐富,意義深遠。
後人用很多方式再現《伏羲易》的圖形。請看羲皇廟裡,現代人製作的《太極陰陽八卦圖》。
伏羲皇手捧“太極八卦”的塑像
另外,河南洛陽地區伊川縣出土的“伊川缸”等文物,也展示了距今五千至七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時代,人們“眼觀四時八至,二十四節氣”等天文曆法與繪製的“八卦”圖形。
出土文物“伊川缸”照片
請看今人對“伊川缸”圖案的解析:
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等自然規律,有目共睹。
從“伊川缸”圖案解析,我們得知:原始“中華易學”是中華祖先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與表達。原始的中華易學是“圖形”而非“經文”。
探索《伏羲易》的內容,就能懂得中華易學的原理與規律,就能明白中華卦爻的數理及本質。了解《伏羲易》的時空方位,就能步入中華風水與養生學術大門。《伏羲易》的相關內容,分述如下。
(一)“日月符”蘊含的易學原理與養生術
伏羲日月符(太極)
1,“伏羲日月符”,後人稱作《太極陰陽圖》,蘊含“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互補,循環往復”等易學原理。更深入的思考,《太極陰陽圖》蘊含“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等現代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元素。
2,“伏羲日月符”提示:“太極、陰、陽”是萬事萬物的三種表現形式。現代科學發現:可見的“物體”、不可見的“能量”與“場”構成了宇宙世界。“物體、能量、場”是物質的三種表現形式。這三種物質形式的“顯與隱;強與弱;多與少”等變化,構成了不同性質的萬事萬物。
3,從“伏羲日月符”的“陰與陽合成太極”的寓意,提示中華養生術:“精與氣的結合,產生神明”。人體最初的“精”,即“生命物質”,來自父母的身體;出生後的“精”來自身體消化系統與呼吸系統攝取的營養物質與生命物質。“精”是生命力的載體,屬於活體,需要適當的生存環境,不能過冷,也不能過熱。攝取先天與後天之“精”,以增強生命力,對於人體的生命至關重要。人體的“氣”即“生命能量”,是人體“精”催化“營養物質”產生的能量。“精與氣”的結合,產生了人體的“神”,即“生命靈魂”。“神”需要“精與氣”的供養與支撐。
中華養生術主張“扶正固本”,創造了很多“蓄精、補氣、養神”的方法。例如,《黃帝內經素問》提倡“移精變氣,聚精養神”。人們集中思想把身體吸納與存儲的生命物質“精”與營養物質結合轉變為生命能量“氣”,再升華為生命靈魂“神”。如果“精氣神”充足了,人們就會神智清朗,思維敏捷,益壽延年。
上述養生方法,來自“伏羲日月符”蘊含的思想。因此,“伏羲日月符”即“太極陰陽圖”常常被中華養生學家、醫藥學家與道學家們做為標誌性的符號使用。

(二)“三爻符”蘊含的原理及規律
伏羲皇創作的八個“三爻符”,是原始的文字與二進制數字元號。後來,“伏羲三爻符”被用於占卜,冠以卦名,當作“卦符”看待了。《伏羲八卦》的“二進制數字”真相,隨之被淹沒了,沒有人知道了。
現代人發現了《伏羲八卦》蘊含的“二進制數字”原理與規律,並用“0”與“1”兩種狀態組成了數字電路,開創了科技新時代。
數字電路的發明,普及了“二進制數字”的原理與規律,使得現代人很容易明白《伏羲八卦》的如下數理:
1,《八卦》的每個“爻片”都有“陰或陽”兩種可能的狀態;每個“三爻卦符”都需要三個“爻片”組成。依據排列組合的乘法原理,這樣的“三爻卦符”,僅有2*2*2=8(種)型態。
2,從“伏羲八卦”即三爻卦符“000”坤卦開始,經001,010,011,100,101,110,到111的二進制“數值”,分別是0,1,2,3,4,5,6,7。由小到大的順序很明顯,便於學習和記憶。
本書採用數字“0”標示陰爻符號“--”;用數字“1”標示陽爻符號“一”。陰陽爻符“從下到上”的數位排列,轉換為數字爻符“從左到右”的數位排列。這樣“陰陽爻符”與“數字爻符”的對應關係,便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了。
例如,從下到上“陰陽陽”排列的“巽(xun)”卦,對應於從左到右的“011”排列的“巽”卦。“011”表示原始文字“風”與原始數字“3”。
“風、3”,巽卦。
《伏羲八卦》的二進制“三爻符”,分別代表八個原始文字與數值。“三爻符”內部陰陽爻符數量與位置的變化,表現為二進制數值與原始文字的變化。例如,從“000”坤,土、女、陰等內容,逐漸變化到“111”乾,天、男、陽等內容,蘊含著“事物的性質取決於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性質”,以及“事物的變化一般遵循量變到質變的規律”等現代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元素。牢記《伏羲八卦》的數值、三爻符、卦名與意義,就能順暢進入中華易學的殿堂。
《伏羲八卦》的對應關係如下:
數值--三爻符—--卦名;原始文字
0----000------坤;土、地、女、陰
1-----001-------艮;山、...
2-----010-------坎;水、...
3-----011-------巽;風、木、...
4-----100------震;雷、...
5-----101------離;火、...
6-----110-------兌;澤、...
7-----111-------乾;天、男、陽等。

(三)《太極八卦圖》的方位與中華風水學術
中華風水學的真諦來自中華先民尋找宜居環境的經驗積累。例如,山清水秀,背風向陽的宜居環境,或者,河流匯接或環繞的平川地代等,皆屬風水寶地。中華四大發明之一的“羅盤”與風水學術密切相關。因為“羅盤”能夠確定“方位”。
“先天八卦”或“後天八卦”的方位,都是後來人添加進去的。因此,五花八門,各有各的說法,但是,皆屬“僅供參考”之列,不必細究。其中,比較權威的,當屬依據“泰卦”確定的方位。
“坤上乾下,陰陽交合”謂之“泰”。“泰”的卦象表示“大吉大利”,而且能夠與全世界的“地圖規則”接軌。因此,很多人採用了“泰”卦確定的方位。請看依據“泰”卦,確定的方點陣圖: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由坤卦(北)起始、順時針依次為震卦、離卦(東)、兌卦、乾卦(南)、巽卦、坎卦(西)、艮卦、又返回坤卦(北),完成一個循環周期。
其他那些從卦爻“名稱”或卦辭“文字”出發的“風水學”,多數脫離實際,除了“玄學”意義,沒有多少實用價值。因此,學習與牢記“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等方位規則,以及“面向南方,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等中華方位術語很有必要。至於其他風水理論,牽強附會的居多,越扯越遠,僅供娛樂不必當真,也不必記憶了。
四,《伏羲易》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從《伏羲易》的“內容、時間、空間”三維屬性觀察,人們看到了《伏羲易》對中華文化的巨大貢獻:
(一)《伏羲太極圖》被後人發展出“中華養生易學”與“中華道德易學”,其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素問》、《太極養生功》、商代《坤乾易》與周代《道德經》等。
(二)《伏羲八卦圖》被後人發展出“占卜易學”,或稱“玄學”。其代表作品為夏代《彖辭易》、周代《文王易》與《周易》、漢代“易經”與《京氏易傳》、明代《斷易天機》等。
(三)《伏羲太極八卦圖》被陰陽師發展出“陰陽五行學”,或稱“五行易”;被風水師發展出“風水易學”,或稱“堪輿學”;被巫師道徒演繹出“命相易學”與“鬼神易學”等。
由上可知:從《伏羲易》衍生出的中華易學與玄學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產生了巨大影響。
本章探索《伏羲易》展示的原理及規律,讓人們看到了“太極、陰、陽”,以及“三生萬物”等“原始三維世界觀”,看到了“精、氣、神”支撐人體,看到了“物體、能量、場”構成宇宙世界萬事萬物。
《伏羲易》蘊含的“有無相生,顯隱共存,陰陽互變,循環往復”等原理與規律,印證了馬克思哲學的“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量變到質變規律”等認識,古已有之。可以說:《伏羲易》不僅是中華易學與三維世界觀的第一源頭、而且是馬克思哲學中國化的最佳載體。
伏羲皇被稱為中華民族三皇五帝的“三皇之首”、“都”於宛丘,1984年發掘出了羲皇故都宛丘,方廣百畝。被譽為近代地下發掘的規模最大的一座地下古城址。“城市”出現了吧!伏羲創網罟,執伏犧牲養成六畜,開創人類的畜牧時代,結束了茹毛飲血,開始吃熟食,也是一項人類的重大文明吧!伏羲制嫁娶,結束了群婚、亂婚,方始“一夫一妻”的對偶婚,正姓氏,別血緣,提高了人類的自身質量,又是一項關係人類的重大發明吧!不論許慎的《說文解字》,還是其它關於考證中國文字的典籍,皆說八卦的八個符號,是中國方塊字的“祖先”。當代人發現,在八進制,十進制出現之前,遠古中華祖先們已經發明了二進制數字元號,即“三爻符”。

人文始祖

追尋我們民族的根,有幾個偉大的名字是無法迴避的,他們就是“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中華文明史上一些重大的發明創造如畫八卦、結網罟、興嫁娶、創樂器等都附著在伏羲身上,因此伏羲也就成了文化的化身,古往今來被尊稱為“人文始祖”,“人宗爺”或“人祖爺”。當然,現代意義上伏羲文化內涵更加廣泛,凡和伏羲事跡相關的事或物,諸如祠廟遺蹟、民情風俗、軼聞傳說、史籍記錄等都屬於伏羲文化範疇。

關於伏羲的傳說長久流傳於黃河上下、大江南北。秦漢以降,伏羲開天闢地第一帝的地位確立,其事跡及相應的文化通過三個層面傳播:其一,典籍傳承層面,經、史、子、集各類典籍代不絕書;其二,圖像傳承層面,伏羲畫像頻頻出現在墓室雕刻、建築物彩繪、工藝品加工等各種藝術形式中;其三,祭祀傳承層面,從官方到民間都設祠祭祀,綿延不絕。由此,形成了內容博大的伏羲文化。

中華龍文化

伏羲文化伏羲文化
民間藏有8000千年前的龍文物。從而可映證,龍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圖騰神,華夏先民在從蒙昧走向文明的進程中,龍圖騰始終是最顯亮的旗幟。伏羲而下,炎帝神農、勾芒、共工、祝融、軒轅黃帝等遠古文化英雄都繼承了龍圖騰。三皇五帝一脈相承,他們創造的文化與龍文化也是一脈相承的。從而龍也就成為漢族文化內涵博大、最富有魅力的形象。正如聞一多先生《伏羲考》所言:“龍族的諸夏文化才是我們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數千年來我們自稱‘華夏’,歷代帝王都說是龍的化身,而以龍為其符應,他們的旗章、宮室、輿服、器用,一切都刻著龍文。總之,龍是我們建立國的象徵。”其實,從更大的範圍而言,從物質世界到精神天地,從上層文化到民間習尚,龍無所不在,中華大地幾乎是龍的世界。隨著封建制度的消亡,龍完完全全走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其形象威武雄壯,團結強大,成為中華民族文化最偉大的標識。在中華民族的心靈深處,龍有著不同替代的牢固地位。無論何時何地,“龍的傳人”這一口號始終是海內外華夏兒女團結奮進的“粘合劑”。有一句歌詞唱得好:“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文化靈魂

在讚頌伏羲的匾聯上,“一畫開天”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匾聯之一,所謂“一畫開天”就其實質,即伏羲在質樸、簡易、無框框條條局限的原始思維狀態下不斷探索,在凡人俗事背後找到了一個思維的制高點,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深層次考察,從而感悟到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最基本規律,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陰”和“陽”兩個最基本的元素,並用“日月三爻圖”這種特殊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打開人們認識世界的閘門。以“伏羲日月三爻符”為基礎的易學,作為中國人認識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基本模式,深刻影響了漢民族的思維方式,是漢族文化的靈魂。

以上三個方面是從大處著眼的,如果細化論述,則伏羲文化的精神實質還可表述為:①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②兼容並包的團結協作精神;③百折不繞的奮鬥精神。伏羲和伏羲時代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伏羲的精神仍涌動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歷朝歷代對伏羲的崇拜,其實就是對文明和進步的禮讚,對勞動和創造的肯定,對無私奉獻者的感恩,這與我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設富強和諧國家的時代精神是相一致的,也無疑會對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愛國主義情懷起到積極的作用。

創始龍文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被稱為龍的民族,華夏裔胄被稱作龍的傳人。為什麼被稱為龍的民族和龍的傳人?追根溯源,這一切,都肇始於遠古時代太昊伏羲氏創製龍圖騰和以龍紀官的偉大創舉。

典籍記述

《周易·繫辭下傳》說:“伏羲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之後眾多史籍幾乎是一致採用這一觀點。《漢書》、《白虎通義》更是原文照抄地記載。《世本》、《尚書·序》、《帝王世紀》稱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為三皇,《漢書·律曆志》將伏羲氏列為三皇之首。魏晉之後這一稱謂成為眾多史學家的共識。明代朱元璋欽定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為三皇,稱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從而有了華夏先祖“三皇五帝”之說。北京國保單位“歷代帝王廟”也是按朱元璋的欽定設立的牌位。《說文》以伏羲、神農、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作為一種中國古史系統。山東嘉祥縣東漢末年的武梁祠歷史人物畫像石刻,共刻有11位上古帝王圖像,也是伏羲氏為首,之後是神農氏、黃帝、顓頊等。

《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述:“黃帝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太昊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路史》曰:“太昊伏羲氏以龍紀官,百師服,皆以龍名。”《史記·補三皇本紀》云:“伏羲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竹書記年》記述:“太昊伏羲氏,風姓之祖也,有龍瑞,故以龍命官”。北宋劉恕《通鑑外紀》記載“太昊時有龍馬負圖瑞出於河,因而名官,始以龍紀,號曰龍師。命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造甲歷;大庭為居龍氏,治居廬;渾沌為降龍氏,驅民害;陰康為土龍氏,治田裡;栗陸為北龍氏,繁殖草木,疏導源泉。”《綱鑑易知錄》記述:太昊伏羲氏立“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帝王世紀》、《淮南子》等史書典籍均有太昊伏羲氏以龍紀官為龍師的記述。《竹書記年》說太昊伏羲氏為風姓之祖。風的上部正是“天似穹廬”的表相,下部乃一蟲字,蟲即龍也,概之,“風”所表示的正是“天下一條龍也”。而太昊伏羲氏的屬下都是以龍為司職的官員,這就充分說明:“龍”最早與太昊伏羲氏聯繫在一起。稱太昊伏羲氏為龍師人祖是數千年來人們的共識。

傳說故事

太昊伏羲氏為什麼“以龍紀官,號曰龍師?”這與漢族民間傳說中太昊伏羲氏創製龍的圖騰有著密切的關聯。當然傳說不能當作歷史,但傳說可以折射出歷史的畫面。現代科學考證,中華民族心目中被稱作龍的神物,是不存在的。龍是遠古時期人們所崇拜的圖騰,而且是由當時眾多部落的圖騰拼湊而成的,是太昊伏羲氏率領的部落聯盟所高舉的一面旗幟。聞一多先生在《詩與神話.伏羲考》一文中說:"龍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我們的答案是:它是一種圖騰,並且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的一種綜合體”;“龍主幹部分和基本形態是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澤厚說:“這可能意味著以蛇圖騰為主的遠古華夏氏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他氏族部落,那蛇圖騰不斷合併其他圖騰逐漸演變而為龍”(《美的歷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東在2000年推出了他潛心研究寫成的《中國龍的新發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王東認為,中國的“龍”源於圖騰,又超越圖騰,是文化的創造,也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反映民族文化精神的吉祥符號和美好象徵。龍的圖騰是怎樣出現的?又為什麼叫作龍?多年來,筆者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在豫、魯、皖,在陝甘地區,廣泛收集民間傳說和民間故事,並將這些民間傳說歸納整理,與出土文物上的中國古文字相印證,經過深入的研究後發現:太昊伏羲氏率領的部落聯盟是最早以龍為圖騰的。太昊伏羲氏是遠古社會唯一號稱“龍師”,並以“龍”稱謂司職的部落聯盟的首領。

龍圖騰

相傳太昊伏羲氏建都於宛丘,統領著九大部落。這九大部落在結盟之前,都有著自己的圖騰,如蟒蛇、雄鹿、老虎鱷魚、巨蜥、紅鯉蒼鷹、白鯊、長鬚鯨等等。華夏九州第一次大結盟之後,太昊伏羲氏集中九大部落圖騰的特色,以蟒蛇圖騰為基礎,選用鱷魚圖騰的頭,雄鹿圖騰的角,老虎圖騰的眼,巨蜥圖騰的腿,蒼鷹圖騰的爪,紅鯉圖騰的鱗,白鯊圖騰的尾,長鬚鯨圖騰的須,組成了一個新的圖騰。新圖騰的形成,標誌著“伏羲始定四海之廣、作八卦、分九州”(見《竹書紀年》)。這個新圖騰乃天下之物也。代表著眾多部落第一次大結盟的新圖騰是如何確定為“龍”這個稱謂的?我們可以從典籍記載中,從出土的古鼎銘文、甲骨文、古籀文及傳統的小篆中,從天空閃電的圖像里,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山海經.海內東經》雲:“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淮南子·地形訓》亦云:“雷澤有神,龍身人頭”。多種典籍均載雷神為龍身人頭,說明遠古時期龍曾被奉為雷神。《太平御覽》卷13引《尚書·洪範》說:“雷於天地為長子,以其首長,萬物與其出入也。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復入,入則萬物入。入地而百八十三復出,出則萬物亦出。”古人認為萬物生長與雷電有密切聯繫,以為是雷電送來了雨水,主宰萬物生長。

古籀體的“龍”,甲骨文的“龍”,展現的既是龍圖騰的形象,同時也是雷電出現時的閃電圖像。而周代“古缽”銘文的“龍”其右部分仍然是閃電的圖像,其左部分已經有了雷鳴之“音”的成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漢印、漢代《張遷碑》的“龍”已定型,“龍”字的左邊是一個“音”字的誇張,為雷鳴之音,蘊含著一種“隆隆”聲;“龍”字的右邊那彎彎叉叉的字形,為閃電之相,顯現著新圖騰的圖像。《說文解字》論述漢字形成的途徑為“指事、象形、象聲、會意、轉注、假借”六個方面,而這個繁寫的“龍”字左邊象聲,右邊象形,左右合之為“龍”,完全符合中國字形成和發展象聲、象形、會意的基本規律。從古籀體到現代繁寫體“龍”的演變,給我們傳遞著一個重要的信息,“龍”的命名與電閃雷鳴有著密切的關聯。在太昊伏羲氏時代,先民們發現,每逢雨水降臨時,烏雲洶湧,當雷鳴電閃之時,那耀眼的閃光圖像蜿蜒賓士,一伸一曲,極像他們新製作的圖騰。而緊緊相伴隨的,是“隆隆隆”的雷聲;“隆隆”聲涵概著粗壯、雄渾、深沉和悠遠等特點,給人的感覺自然是雄壯、崇高和神秘。於是,太昊伏羲氏和先民們取其“隆隆”聲,將代表著眾多部落第一次大結盟的新圖騰,以“隆”這個音而呼之。當然,在太昊伏羲氏時代,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字,“隆”和“龍”還不可能有什麼區分,它只是一個稱謂的符號。“龍”字是後來人們逐步發展演化而成的。其實,“隆”也好,“龍”也好,它代表的只是閃電的圖像和雷鳴的聲音,或者是閃電所帶來的聲音。

新圖騰被太昊伏羲氏和先民們定名為“龍”之後。華夏民族的知識結構中,開始有了龍圖騰的稱謂,並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步形成一個體型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明能暗、能起能臥、擅爬會游、彎轉曲折、快速行進、善於變化、能量巨大、天上可飛、水中可藏的龍的概念。太昊伏羲氏把龍圖騰作為族徽,龍圖騰從此成為華夏帝業的象徵,龍圖騰渲示著華夏九州的大團結和大融合。在遠古的原始社會狀態下,雖然還沒有階級,還沒有剝削,但是,人們只要看到龍圖騰,就會立即簇擁到龍圖騰之下。隨著歷史的積澱和蘊蓄,龍成為溝通天地的吉祥瑞獸。在人們的心目中,龍集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具百獸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納百川之胸襟。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文化標誌,是吉祥嘉瑞的象徵,龍圖騰顯示了無與倫比的凝聚力,有著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龍文化是維繫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紐帶.成為民族傳統、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考古證明

從考古的發現研究看,在人們的意識當中,龍與人的關係意識,從6000多年前開始一直延續下來。建國以來,在黃河,長江流域都曾發現過新石器時代有關龍文化的遺蹟和遺物。如內蒙古赤峰地區出土的玉雕龍,該玉雕龍為碧綠色,高26厘米,重1000克,身體呈英文字母C的形狀,因此被命名為C形玉雕龍,距今5500年;湖北黃梅縣焦墩出土的河卵石擺塑龍,形象為鹿頭蛇身,長4.46米,距今6000餘年。這些發現都曾引發考古界和史學界對龍文化的探索.人們曾預言,具有發達原始農業的黃河流域,有可能找到原始龍文化的影子.這一推測在1987年終於得到證實.這一年在河南省濮陽市西水坡發現了一座古墓葬,墓葬右龍左虎,中間睡一個身高達一米八四的男性墓主。龍的圖像是用蚌殼堆積而成的,屬於體型較大的鱷形龍,形象同後世成形的龍紋比較接近。經測定,距今為6400百年加減135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