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瞪羚

鹿瞪羚

鹿瞪羚在2004年就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物種,在過去的十年間其數量下降了80%,成為極度瀕危的物種。

基本信息

鹿瞪羚概述

鹿瞪羚鹿瞪羚

鹿瞪羚(Gazelle Dama),又稱鹿羚或蒼羚。鹿瞪羚在2004年就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物種,在過去的十年間其數量下降了80%,成為極度瀕危的物種。

其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陸,目前總數不超過100頭。生活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內,於旱季時會遷往南方找尋食物,雨季時則回到北。

鹿瞪羚的生命力還是很頑強的,耐熱,可以數周不喝水。但儘管如此,撒哈拉沙漠的氣候變遷對它們來說還是巨大得難以承受。氣候變遷使鹿瞪羚的食物短少,在過去10年中它們的數量減少了80%,目前僅剩200隻左右生活在動物園或野生公園

外形特徵

鹿瞪羚(17張)鹿瞪羚頭體長140-165厘米,肩高90-120厘米,尾長25-35厘米,體重40-75千克。是所有小羚羊中最大的,鹿瞪羚至少有兩個亞種,顏色差別很大,東部亞種,如紅頸鹿瞪羚(Nangerdamaruficollis),皮毛是明亮的紅褐色並有白色領。鹿瞪羚在分布範圍是從東到西染色程度增加,最西部的亞種穆霍爾鹿瞪羚(Nangerdamamhorr),上體除了臀部幾乎完全紅色。它的喉嚨處有一個白色的小斑,紅色的臉頰上有蒼白斑塊,從眼睛到嘴角有細的黑色條紋。所有的鹿瞪羚都有細腿和細長的脖子,以及S形的角,雄性的更大更結實。

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瑯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1]

生活習性

鹿瞪羚通常棲息於草原、半沙漠地區、平原和高原,丘陵和山區的邊緣地帶。生活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內,季節性遷移,形成較大的數百隻的群體,於旱季時會遷往南方找尋食物,雨季時則回到北方境內。偷獵及棲地的破壞使它們的數目大幅減少,牧群數目也變得狹小。鹿瞪羚的生命力很頑強,耐熱,可以數周不喝水。但儘管如此,撒哈拉沙漠的氣候變遷對它們來說還是巨大得難以承受。氣候變遷使鹿瞪羚的食物短少。

分布範圍

分布於查德,馬里,尼日。
區域滅絕: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奈及利亞,突尼西亞。
重新引進:塞內加爾。
存在不確定性:阿爾及利亞,蘇丹,西撒哈拉。[3]

保護級別

鹿瞪羚在2004年就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物種,在十年間其數量下降了80%,成為極度瀕危的物種。其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陸,野處總數不超過100頭,總種群數目少於2000頭。在非洲、歐洲及美國的動物園內有圈養。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2008年哺乳綱紅色名錄——極危(CR)。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