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天后宮
位於彰華縣鹿港鎮,是台灣400多座媽祖廟之冠。該宮於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由旅居鹿港的福建興化籍人捐資興建,又名“興化媽祖宮”。目前的廟貌是1936年重建的,建造的師傅技術都很好,因此廟殿規模宏偉,富麗堂皇,與台南市的大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新港的奉天宮並稱為“四大媽祖”。廟前的廣場上,有一座巨大牌坊,入內有山門、龍柱、石壁和石楣,刻畫精緻,都以歷史故事為背景,是不可多得的藝術雕刻。天后宮分前後兩進,都供奉媽祖神像。大殿懸有乾隆御筆大書,蓋用玉璽的橫匾兩塊,上題“佑濟昭靈”、“神昭海表”,另有光緒親筆頒賜的“與天同功”匾一方懸於殿上。廟內除媽祖像外,還有出自大陸名匠之手的千里眼、順風耳木刻神像,神態逼真。廟的左右建有龍樓鳳闕,分別為梳妝樓與升天閣,登臨其上,古鎮風光,盡收眼底。鹿港天后宮在台灣各媽祖廟中地位極高。因該廟所供奉的媽祖神像是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由福建水師提督靖海侯施琅從莆田湄洲天后宮恭迎到台的,是全省唯一由湄洲而來的神像,人稱為“祖神”。鹿港天后宮亦號稱“祖廟”。由於香火鼎盛,神像久受香菸薰染,由原來的粉紅色變成黑色,被信徒們稱為“烏面媽”。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全台70多座由鹿港天后宮分出香火的媽祖廟神像勢全副鑾駕前來鹿港朝謁祖廟,屆時人山人海,盛況非凡。
歷史沿革
鹿港天后宮(又名舊祖宮或聖母宮)的創建,始於清初,原廟位於現址北側,古地名“船仔頭”附近(今北頭三條巷內)。天后宮的創建年代並未有明確的史料記載,然而在台灣開墾的初期,只要有閩南人的地方,大多已有祠祀媽袓。由嘉慶21年(1816)“重修鹿溪聖母宮碑記”得知:“……聖母宮……顧自創建迄今,百有餘年……”此碑文即說明鹿港天后宮創建年代應在康熙55(1716)之前。
康熙年間台灣中部移民日益增多,對於保佑航海平安的媽祖信仰益加虔誠,鹿港的媽祖廟便顯得過於狹小。雍正3年由施世榜獻地,遷建媽祖廟於現址處,地方人士為感念施世榜的善舉,於天后宮右廂廊內供奉施世榜的長生祿位。
鹿港天后宮在嘉慶年間稱為“聖母宮”,乾隆52年(1787)大學士福康安於鹿港港墘興建媽祖廟,此廟為乾隆皇帝所敕建的天后宮,是清朝官方所祭祀的廟宇。為分辨這二座媽祖廟宇,鹿港聖母宮被鹿港人稱為“舊祖宮”,官建媽祖廟則稱為“新祖宮”。
嘉慶19年(1814)舊祖宮廟宇傾頹,屋椽牆垣剝落,泉、廈等八郊及地方士紳、船戶鋪戶相繼回響,捐資準備重修。舊祖宮自嘉慶19年季秋(農曆9月)開工,嘉慶20年(1815)季春(農曆3月)完工,歷經七月余完成舊祖宮的重修,重修後舊祖宮的廟貌耳目一新,聖像奕奕,神光煥彩。
嘉慶21年地方士紳將此次重修的始末,鐫刻“重修鹿溪聖母宮碑記”,此塊碑文記錄有鹿港八郊的名稱,分別為泉郊、廈郊、南郊、油郊、布郊、染郊、糖郊、郊郊(什貨商),是目前文獻上出現八郊名稱最早的史料。
鹿港自乾隆49年(1784)開為官方設立的正口後,商賈林立,船運往來於鹿港泉州之間,為當時台灣中部的貿易商港,八郊的設立說明了鹿港在嘉慶年間商業的鼎盛。由於舊祖宮為鹿港的合港廟,鹿港皆稱此廟為“天后宮”。
同治8年(1869)廟貌又現傾頹,牆垣剝落,鹿港同知孫壽銘及舉人蔡德芳召集郊商士民倡議,準備重新修護鹿港舊祖宮,重修工程於同治9年(1870)孟春(農曆1月)開始,為擴大廟宇的格局,將廟地往北移八尺(240公分),廟宇面寬增加三尺(90公分),廟門依舊向西面對著海洋。
此次的重修將舊廟全部拆除重建,工程歷經4年余,同治13年(1874)孟冬(農曆10月)完成天后宮的重修。由於此次的重修,廟貌煥然一新,當時邀請泉州“西來園”運來匠師雕刻媽祖聖像、千里眼與順風耳供奉於廟中。
昭和元年(1926)11月10日由當時天后宮管理人郭振英等20餘名人員,聯名向台中州申請“鹿港天后宮改築募款許可”,昭和2年(1927)6月7日天后宮獲得重修許可。
天后宮自昭和2年開始重修,歷時10年,至昭和11年完成全部工程。此次的重修,基本上已將正殿及三川殿全部拆除重建,惟後殿並未重修,仍為供奉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
民國48年媽祖誕辰一千周年,鹿港信士捐資重建後殿,至民國50年完成神明的安座。民國74年經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民國81年成立媽祖文物館,展示媽祖文物、鳳輦與湄洲祖廟贈予鹿港天后宮的相關文物。
2008年9月6日,台灣鹿港天后宮進香團的三百多名媽祖信眾由金門分兩批乘船抵達泉州石井對台客運碼頭,進行為期五天的謁祖進香活動。這是鹿港天后宮開基媽祖一百九十一年後重回大陸謁祖。
2009年1月11日,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率全體董監事專候在湄洲島宮下碼頭,迎接台灣鹿港天后宮第十五屆管理委員會全體委員監事首次到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建築特色
牌樓
鹿港天后宮前廣場原為紅磚地坪,民國四、五十年代,全省各地媽祖廟紛紛至鹿港天后宮進香,為迎接廟宇的進香團,天后宮均在廣場前搭起臨時的牌樓,以示歡迎進香之意。民國六十二年由「同安寮廈十二莊」信士捐建天后宮廟前牌樓,牌樓由鹿港大木匠師施坤玉設計,後由施金鐘施做,屋頂上的斗栱及樑柱是以水泥鑄模而成,燕尾式的廟宇飛檐起翹,曲線流暢。牌樓采四柱三間式建築,牌樓樑柱原為朱紅色,民國九十二年改漆為鎏金色,更顯得莊嚴肅穆。
天后宮牌樓的對聯,於民國六十二年興建時,由張維瀚、吳萬谷及當時總統府參軍陸軍中將何志浩等三位書法家所敬撰的墨跡。民國九十二年牌樓重修時,對聯聯文不變,由鹿港籍書法家施文炳、施國華、施招澤等人揮毫的墨跡。
「同安寮廈十二莊」分別為同安村、盧厝、新興村、大有村、西湖村、番同埔、牛埔厝、侖雅腳、浮景村、番社村、社尾村、西勢莊等十二個聚落,由於居民多為同安人,故又稱「同安寮十二莊」。
龍柱
天后宮有三對龍柱石雕,分別位於三川殿、正殿及後殿。三川殿的龍柱為昭和十一年(1936年)由蔣馨的匠師文華師(蔣文華)所雕刻,其造型為單龍盤柱,多鏤空雕,四爪握珠之造形,柱上裝飾有蝦、螃蟹、魚、鰲魚、八仙及封神榜人物。龍柱層層迭置,內枝外葉,雕琢華麗,為免龍柱遭攀爬破壞,廟方於柱外加裝鐵籠,以保護精緻的雕刻。此對龍柱為青斗石刻,八角柱身的龍柱,柱身長二五0公分,直徑三十六公分,為台中市樹仔腳林姓家族林昌、林福、林何氏嬌所敬獻。
正殿的龍柱為文水師(蔣文水)的作品,龍柱不論造形、材質、雕工、裝飾與三川殿的龍柱有其異曲同工之巧,均出自同一石雕匠派之工法。龍柱的造型為單龍盤柱,龍口呈八字型,四爪握珠並托住下巴,龍柱上有裝飾有老子、封神榜人物、戰馬…等。此龍柱柱身為八角形,柱身長二八二公分,柱珠為青斗石刻,其上裝飾有魚、蝦、烏龜、螃蟹、等水族及八駿馬。
後殿於民國四十八年重修時,部份使用原廟宇舊有建材,龍柱即是其中之一。此對龍柱為單龍盤柱,五爪握珠,口含珠並露出二顆上門牙,柱身長二七五公分,直徑三十二公分,除有雲紋、岩石外,石柱的背面雕有鳳、凰、麒、麟等四種吉祥動物,依龍柱的造形與工法,此龍柱應為鹹豐年間作品。台灣的龍柱甚少有五爪造型,鹿港天后宮後殿因供奉玉皇大帝,在民間信仰中玉帝乃至尊無上的地位,所以龍柱采以五爪龍柱造型。
三川殿後步口有一對特別的花鳥柱,此對花鳥柱為昭和十五年(1940年)由鹿港吳隨意家具行吳粒及吳反所捐獻。柱上有數十隻喜鵲飛上枝頭,裝飾有象徵富貴的牡丹花,每柱有鳳凰造型,有「鸞鳳和鳴、百花齊放」的氣勢。柱上落款有「吳反」的字號,吳反即是鹿港家具業著名的「阿狗師」。花鳥柱的柱珠為青斗石刻,其裝飾有蝦、螃蟹、麒麟、花鳥、等造型。
三川殿
鹿港街鎮的發展中,天后宮與龍山寺分別位於街鎮的南北,由於天后宮的主神媽祖是航海的守護神,所以廟宇選擇靠近港口興建,以期保佑往來的船隻。天后宮位於鹿港不見天街(中山路)的北方,坐向為「坐辰向戌兼乙辛分屬土,雷澤歸妹卦二爻」,廟宇為坐東南東朝西北西,廟門面對台灣海峽,遠眺湄洲祖廟。
廟宇是民間藝術的殿堂,一座廟宇的完成,結合了地方的財力、物力,聘請最好的匠師興建廟宇,廟宇的裝飾內涵則傳承了先民留給後代的期許與勉力。「入廟看廟門」,廟門是寺廟雕刻的重心,亦是寺廟對外的門面象徵,天后宮三川殿精采的石窗透雕,剔地起突的龍虎石雕,精緻的彩繪及棟架上的木雕,皆是值得慢慢品味的匠師工藝。
昭和八年(一九三三年)重修天后宮三川殿時,由泉州溪底大木匠師益順師(王益順)的侄子樹發師(王樹發)設計建造。三川殿的屋頂採用重檐歇山式的造型,在台灣的寺廟中,甚少廟宇前殿使用此類型的屋頂,天后宮的作法相當特別。鹿港天后宮的建築規模恢宏壯觀,廟宇格局為三進二院,分別為前殿(三川殿)、正殿及後殿。
三川殿為五開間建築格局,兩旁為八卦門,正門的空間則往內延伸,形成一凹壽的格局,營造出三川殿空間的層次美感。三川殿前步口,屋檐下方的牌樓斗栱,除了有橫、縱兩向斗栱外,另外增加斜栱出挑,形成有如網狀的格子,稱為「網目斗栱」,栱身為如意造型,又稱「如意斗栱」,此種作法在溪底匠派所建造的廟宇均可看見,如:艋舺龍山寺、彰化南瑤宮、北門南鯤鯓代天府、新竹城隍廟…等。在天后宮的三川殿也可看見螭虎栱,有的前瞻,有的回首,交替迭置,表現出匠師建構廟宇時的意象及巧思。
三川殿的木雕由以李煥美為首的鹿港匠師施做,石雕為蔣馨家族石匠蔣文華、蔣文水的作品,彩繪為民國四十三年至四十七年間由郭新林及柯煥章的作品,不論是木雕、石雕、彩繪,其作品極富藝術價值。
正殿
正殿為重檐歇山式的建築,殿宇面寬為三開間的格局,昭和二年(1927年)天后宮修建時,由正殿開始施做,當時正殿的大木匠師為海同師(吳海同),其木結構與彰化南瑤宮相似,但後來正殿的工程因故由樹發師(王樹發)組立完成,鑿花匠師則有來自泉州、潮州的工匠及鹿港的雕刻師傅共同施做。
昭和八年(1933年)鹿港實行市區改正,日本人將不見天街拆除,鹿港城隍廟前殿亦遭拆除,當時城隍廟的管理人施性瑟將部分的木雕材料移至天后宮兩廊使用,目前兩廊的木雕作品明顯與三川殿的風格不同。兩廊為天后宮的鐘鼓樓,每逢迎神賽會即鳴鐘敲鼓,以示歡迎。位於龍邊廊道有一塊「鹿溪聖母宮重修碑記」,碑文述說嘉慶二十年(1815年)的重修始末,是天后宮重要的文獻史料。
正殿中間的御路石雕刻有牡丹鳳的裝飾,兩側露階欄桿有蓮花的造型,皆為青斗石材質。正殿挑高的空間與燻黑的木雕與神像,裊裊香菸中更顯加莊嚴。在正殿前步口的位置,有一卷棚造型的木架構建築,做為拜殿的空間,兩旁並開有二個拱門連線左右廂廊,廂廊內供奉有境主公與註生娘娘。
正殿的石雕為蔣馨石雕匠師水文師(蔣文水)的作品,以花鳥及三國演義的故事為雕刻題材,采內枝外葉的深浮雕工法,內容有「空城計」、「苦肉計」、「張松獻蜀圖」、「馬超戰許褚」等作品。另外,兩側的石雕為「博古花卉」,雕工之精湛,展現石雕匠師的工藝。
正殿內棟架上的木雕,大多為潮州及泉州匠師所施做,四點金柱的上方的棟架為三通五瓜,為使正殿內屋頂更為高聳,位於通梁的下方以牌樓迭斗的方式增加高度,併兼具結構力學的用途,此種作法可見於旱溪樂成宮、彰化南瑤宮、彰化元清觀等廟宇。
正殿的神龕則為樹發師所承包,由泉州木雕師傅連吉師(黃連吉)施做,當時也結合了溫州、潮州及鹿港匠師共同參與,神龕的造型宛如一座寺廟,雕刻富麗堂皇,斗栱出檐、吊筒垂珠,神龕正上方書有「湄洲聖母」的牌匾,前方的龍柱雕刻並有八仙人物裝飾其上,整座神龕更顯得莊嚴肅穆。
神龕上方有清朝雍正皇帝所御賜「神昭海表」、乾隆皇帝御賜「佑濟昭靈」及光緒皇帝御賜「與天同功」匾額。此三塊御賜的匾額,其共同的特色為皇帝所落款的印章,位於匾額的正中央。「佑濟昭靈」匾額為乾隆皇帝所御賜,原為鹿港新祖宮(官建媽祖廟)所有,由於新祖宮在光復初期無人看管,此塊匾額堆置於廟內,後來由當時鹿港鎮長陳培煦請人將匾額送修後,改懸掛在舊祖宮的正殿,保存至今日。
民國四十六年為迎接媽祖的千年壽誕,正殿神龕曾經局部重修,由旅居高雄的鹿僑捐資修護,此次的重修以正殿的棟架及神房的木雕彩繪安金為主。由於天后宮的煙火興盛,目前正殿的木雕及彩繪因香菸裊裊而燻黑。
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年)天后宮重修完成後,因故並未舉辦謝土儀式,目前正殿四面的磚牆上方,尚留有當時的施工孔,表示天后宮尚未建設完成之意。正殿的磚牆勾縫為圓弧外凸造型,此種做法亦可在台北孔廟大成殿看到,為泉州溪底匠派的做法。
八卦藻井
藻井是建築物中最尊貴的做法,它的功能為隔斷過高的空間,以保持室溫及避免灰塵下落,藻井的做法能塑造室內富麗堂皇的效果。
鹿港天后宮三川殿內的八卦藻井,為大木匠師樹發師(王樹發)所設計的作品,泉州溪底匠師所做的藻井特色,是以斗栱層層出挑,齊集「頂心明鏡」(即上方的天花板)中間覆以天花板。在台灣,同為王氏(益順師、樹發師)的作品且型式與鹿港天后宮相似的藻井,如新竹城隍廟、彰化南瑤宮,但以鹿港天后宮的藻井裝飾最為精采。
天后宮的藻井分為兩層,底層八角形的每一邊出二栱,每栱升四斗,以二十四組斗栱組砌而成,呈八卦形往內齊集,此層藻井的每一邊有八仙的人物造型與吊筒,八仙人物的上方分別為「四愛」及「漁、樵、耕、讀」,「四愛」為「茂叔愛蓮、羲之愛鵝、淵明愛菊、和靖詠梅」。
藻井內層則以十六組斗栱組砌,八角形的每一邊出一栱,每栱再升二斗齊集頂心,並雕刻蓮花於頂心明鏡。整座藻井宛如蜘蛛結成的網狀,所以匠師又稱為「蜘蛛結網」。藻井下方四個角落,各有四對獅座,分別為鹿港的雕刻匠師李煥美、李松林、施金福、施禮所雕刻,獅座的造型表現出匠師不同的匠藝,有公獅戲球、母獅攜子等各式表情。其中獅座雕刻有八仙之李鐵拐者,為施金福的作品,據李棟樑指出,施金福因本身行動不方便,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很喜歡雕刻李鐵拐,頗有隱喻的意味。
位於八卦藻井「薄海蒙庥」匾上方,有一對「蟾蜍座」,此木雕為施禮的作品,「蟾蜍」的造型無獅子的捲毛及獅鬃,古代文人雅士以蟾宮為月宮的別稱,科舉高中又稱「登蟾宮」。蟾蜍座有一隻口銜菊花,比喻長壽吉祥,另一隻口銜茶花,茶花為長春花,有「四季長春」之意。
「薄海蒙庥」匾為道光十年(1830年)由鹿港理番同知王蘭佩所書,「薄海」即指台灣海峽,早年先民從大陸渡海來台,需經過兇險的黑水溝(台灣海峽),先民皆蒙媽祖的庇佑平安抵台,對媽祖的信仰益加虔誠。另外,位於三川殿內另有數塊清朝官方所獻給鹿港天后宮的匾額,為天后宮珍貴的文獻資產。
八卦藻井的下方位於壽梁與柱子交角的地方,有四隻「飛魚」,其造型為龍頭魚尾,性好吐水,裝飾在建築物上,有防火災的喻意。文人視此龍頭魚尾的造型為鰲魚,有「獨占鰲頭、科舉高中」的涵意。由於龍身雕有翅膀,鹿港的匠師稱之為「飛魚」,位於三川殿內的「飛魚」及「牡丹鳳」均為煥美師的作品。
三川殿後步口明間處的通梁,分別有獅座及象座的斗座雕刻,上方並有「人生四暢」的木雕作品,「人生四暢」象徵著人生中四件舒暢的事情,分別為「伸腰、掏耳、捻鼻、搔背」,此木雕為鹿港匠師施金福的作品。天后宮同一題材的木雕,另一處位於正殿神龕前欄桿上方,是泉州匠師連吉師(黃連吉)的作品,人物的雕刻栩栩如生,匠師將人生百態呈現在廟宇的裝飾藝術上,更為寫實。
天后宮的藻井分為兩層,底層八角形的每一邊出二栱,每栱升四斗,以二十四組斗栱組砌而成,呈八卦形往內齊集,此層藻井的每一邊有八仙的人物造型與吊筒,八仙人物的上方分別為「四愛」及「漁、樵、耕、讀」,「四愛」為「茂叔愛蓮、羲之愛鵝、淵明愛菊、和靖詠梅」。
藻井內層則以十六組斗栱組砌,八角形的每一邊出一栱,每栱再升二斗齊集頂心,並雕刻蓮花於頂心明鏡。整座藻井宛如蜘蛛結成的網狀,所以匠師又稱為「蜘蛛結網」。藻井下方四個角落,各有四對獅座,分別為鹿港的雕刻匠師李煥美、李松林、施金福、施禮所雕刻,獅座的造型表現出匠師不同的匠藝,有公獅戲球、母獅攜子等各式表情。其中獅座雕刻有八仙之李鐵拐者,為施金福的作品,據李棟樑指出,施金福因本身行動不方便,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很喜歡雕刻李鐵拐,頗有隱喻的意味。
位於八卦藻井「薄海蒙庥」匾上方,有一對「蟾蜍座」,此木雕為施禮的作品,「蟾蜍」的造型無獅子的捲毛及獅鬃,古代文人雅士以蟾宮為月宮的別稱,科舉高中又稱「登蟾宮」。蟾蜍座有一隻口銜菊花,比喻長壽吉祥,另一隻口銜茶花,茶花為長春花,有「四季長春」之意。
「薄海蒙庥」匾為道光十年(1830年)由鹿港理番同知王蘭佩所書,「薄海」即指台灣海峽,早年先民從大陸渡海來台,需經過兇險的黑水溝(台灣海峽),先民皆蒙媽祖的庇佑平安抵台,對媽祖的信仰益加虔誠。另外,位於三川殿內另有數塊清朝官方所獻給鹿港天后宮的匾額,為天后宮珍貴的文獻資產。
八卦藻井的下方位於壽梁與柱子交角的地方,有四隻「飛魚」,其造型為龍頭魚尾,性好吐水,裝飾在建築物上,有防火災的喻意。文人視此龍頭魚尾的造型為鰲魚,有「獨占鰲頭、科舉高中」的涵意。由於龍身雕有翅膀,鹿港的匠師稱之為「飛魚」,位於三川殿內的「飛魚」及「牡丹鳳」均為煥美師的作品。
三川殿後步口明間處的通梁,分別有獅座及象座的斗座雕刻,上方並有「人生四暢」的木雕作品,「人生四暢」象徵著人生中四件舒暢的事情,分別為「伸腰、掏耳、捻鼻、搔背」,此木雕為鹿港匠師施金福的作品。天后宮同一題材的木雕,另一處位於正殿神龕前欄桿上方,是泉州匠師連吉師(黃連吉)的作品,人物的雕刻栩栩如生,匠師將人生百態呈現在廟宇的裝飾藝術上,更為寫實。
神像藝術
鎮殿媽
正殿神龕內,最大尊的媽祖聖像,為昭和年間天后宮重修時新雕塑的神像,此尊媽祖為土塑,為天后宮的「鎮殿媽祖」。據施至輝指出,其父施禮曾提及,鹿港天后宮正殿土塑的媽祖神像與台南大天后宮正殿神像為同一派匠師的作品。
鹿港天后宮正殿兩旁,有兩組千里眼與順風耳神像,分別位於正殿神龕前及前步口兩側拱門旁,據李丕顯指出系是泉州匠師連詠川所雕塑。千里眼手執戟,眼觀四路,順風耳手持斧鉞,耳聽八方,其青面獠牙的造型,有著驅邪止煞的意味。民國五十年代曾再請鹿港匠師余鎮江重新髹漆整修,據鹿港神像雕刻藝師施至輝指出,此千里眼、順風耳神像姿態與神韻,極為優雅,為神像雕刻的經典之作。
湄洲開基二媽
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鹿港文人羅君藍為天后宮重修所撰的序文提到:「鹿港聖母之寶像,乃是康熙二十二年施靖海將軍之戎幕僚藍理,同湄洲之僧恭請而來,俾鹿崇祀,至雍正三年始建此天后宮」,說明了鹿港天后宮在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遷建於現址,湄洲祖廟開基二媽則為施琅將軍的幕僚藍理恭請來台,並將湄洲媽祖的神祇留在鹿港崇祀。
湄洲媽祖的造型端裝素雅,手持如意,為泉州風格的神像雕塑,民國九十年代由鹿港龍山銀樓鄭應諧以金飾重新打造媽祖鳳冠,但仍不失開基二媽古樸的造型。湄洲媽祖因香火鼎盛,香菸裊裊,使媽祖聖像薰染成黑色,故又稱「黑面媽」。
進香媽
天后宮曾在清末至大陸進香時,所供奉的湄洲開基二媽聖像,險被大陸祖廟人員所留置。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天后宮委員施性瑟率領信士前往祖廟進香時,遂請泉州雕刻師「西來園」連來之子連詠川,仿湄洲開基二媽的聖像重塑一尊,並以此尊神像一同前往大陸進香,所以此尊媽祖稱為「進香媽」。「進香媽」神像平時供奉於正殿神龕正前方,農曆大年初一子時,天后宮恭請湄洲媽祖安座於正殿神龕時,才將「進香媽」暫時移至神房內。
古大媽
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廈十二莊」發生旱災,十二莊民至鹿港天后宮恭請媽祖至各村莊祭祀,祈求媽祖能庇佑地方,稻縠豐收。「廈十二莊」所請的媽祖稱為「古大媽」,由於是保佑當地農作物豐收,所以地方人士又稱此尊媽祖為「好收媽」。此尊「古大媽」聖像一直為廈十二莊所恭請的神祇,民國八十五年廈十二莊信士與鹿港天后宮協調,改恭請「進香媽」聖像,做為廈十二莊迓媽祖的神祇,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