鰩

軟骨魚綱。一群鰓孔腹位、尾部較粗大的板鰓魚類的通稱。體平扁,呈圓形或菱形。口及鼻孔均腹位。鰓孔5個。噴水孔背位。背鰭1~2個或無,多位於尾部;臀鰭消失;胸鰭發達,與頭側相連成體盤,有時頭側與胸鰭間有發電器;腹鰭有時分化成足趾狀構造。內骨骼全由軟骨組成。棲息海底,食小型魚、蝦及貝類。廣泛分於三大洋各海區,也見於中國沿海。全世界約380餘種。中國現時有38種,鰩形目種類最多,有28種,常見有孔鰩、何氏鰩、許氏犁頭鰩、中國團扇鰩等;電鰩目有8種,如舌形雙鰭電鰩、日本單鰭電鰩、深海電鰩(Bentho-batis moresbyi)等;鋸鰩目僅2種,即尖齒鋸鰩(Pristiscuspidatus)和小齒鋸鰩(P.microdon),均見於南海、東海南部。世界鰩的年產量為16萬~20萬t,肉供食用,肝制魚肝油,具一定經濟價值。

簡介

軟骨魚類。屬 鰩目,鰩科。為該科之統稱。體平扁,背鰭和尾鰭退化,尾延長或呈鞭狀。胸鰭頗發達,連至頭側,與體軀和腹鰭組成近似菱形體盤,腹鰭外側有趾 狀分化。鰓裂5對,位於腹面,口開於頭腹面,橫裂形,牙齒多而堅,齒位居平扁,狀呈鋪石狀排列。尾部和背部常有結刺數行。有些種類在胸鰭或頭側之間或在尾側有一對圓形或長形發電器。鰩為近海底層魚類,常靜臥于海底或埋於沙泥。有時也在海底匍匐或近海游泳,游泳主要靠胸鰭前後波動,行動緩慢,白日潛伏,夜間覓食,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多毛類、軟體動物、小型魚類和頭足類等為食。卵生,卵外包有四角形角質外殼,可借四角的突起粘掛於附著物上發育,通常隔數日分批產卵,每次產2粒。肉味較好,可鮮食或醃乾品食用。 鰩形目Rajiformes包括2亞目,共8科約49屬315種。我國產6科8屬28種。吻圓鈍或突出,側緣無吻齒。犁頭鰩亞目Rhinobatoidei有4科9屬48種。世界最大的鰩為雙睛鰩[R.binoculata],產於北美太平洋沿岸,長達2.5米。吻三角形 ,突出或鈍圓,邊緣無吻齒。胸鰭擴大前伸形成中大或寬大體盤,鼻孔距口遠呈原始型。背鰭2個,無硬棘;尾柄粗大,尾鰭發達。廣泛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各近岸海區。鰩亞目Rajoidei有3科,我國產2科。體盤寬大,近亞圓形或近斜方形。胸鰭前延,背鰭一般2個,位於近尾端;腹鰭前部分化為足趾狀構造,具有掘沙土的功能。尾側常具1對長紡錘形發電器官。

有些種類在胸鰭和頭側之間或在尾側有一對圓形或長形發電器。我國黃海南部、東海北部有斑鰩、何氏鰩、團扇鰩、美鰩、華鰩、孔鰩。東海和南海還產顆粒犁頭鰩、美鰩等,花點鰩、黑斑雙鰭電鰩等僅產南海,均可垂釣。一般棲息於沿海沙底質水域,魚體常半埋於沙中。白天潛伏,夜間活動,故沿海以夜釣為佳。白天在磯頭岩石邊,沙質土海底,偶爾也可釣取。鉤用沉底鉤或釣組,以貝類和魚蝦為餌。

鰩魚簡介

鰩

鰩體呈圓或菱形,胸鰭寬大,由吻端或近吻端擴伸到細長的尾基部;有些具尖吻,由顱部吻軟骨突出形成。體色單一或具花紋,多數種類脊部有硬刺或結刺,有些尾部內有弱發電器官。典型的鰩,即鰩科種類占現生鰩亞目種類的大多數,尾部有兩個背鰭;無吻鰩科有一個背鰭,無刺鰩科沒有背鰭。口與鰓孔均位於體的腹側。就現在所知,全部鰩類魚均為卵生,卵又被叫做「美人魚的荷包」,常見於海灘,長方形,有革質殼保護。鰩體型大小各異,小型的蝟鰩(Raja erinacea)產於西大西洋,成體長僅50公分(20吋)或更小,大型的雙睛鰩(R. binoculata)產於北美太平洋沿岸,則可長達2.5公尺。無害,底棲,常常部分地埋於水底沙中。遊動靠胸鰭波浪狀擺動前進。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和魚類為食,由上面突然下沖,捕獲獵物。在歐洲是常見的商品食用魚。

鰩

和鯊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唯一的區別在於它們體型、鰓和吻的位置不同。

因為具有強壯而扁平的身體,有時它們被稱做扁鯊。胸鰭異常地寬大,一直延伸到頭部。如果檢驗一下它們的骨骼,除了巨大的扇形鰭結構,它們和鯊魚像極了。

鯊魚的背鰭富有特色,而鰩魚卻沒有。鰩魚的尾鰭退化成一條長長的鞭子似的長尾,其上生有一個堅硬的帶倒鉤的刺。

鰩

這根刺用於殺死獵物和防禦敵人。它們能夠靈活迅速地使用這個武器,快速彈起尾部,即使是前方的動物也會被刺到。有些種類如藍斑條尾 衍生出額外的武器一劇毒,可以通過尾刺將毒液注入受害者 的身體。游泳者在海中涉水時 一定要加倍小心不要踩到它們 身上。 它們通過煽動寬大的胸鰭游泳,看起來像在水中飛翔。 有些種類以其從水中向高空跳躍的本領而聞名。

鰩有五對位於腹側的吻旁的鰓孔。在頭部表面眼睛的正後方有兩個開口(噴水孔),海水由此外進入鰓孔。強壯的肌肉控制鰩的上下顎,便於伸出抓掠食物,他們一般以小魚,小蝦和貝類為食。

有些鰩類具有發電器官,由位於頭部尾部的特化肌肉形成。這些鰩魚被稱做電鰩,它們產生的高電壓能將獵物擊昏或致死。 對待它們必需非常地小心以免被電擊傷。

鰩

魟主要為海生,廣布於所有大洋。許多種類棲于海底,遊動緩慢。魔魟(鰏鱝)以浮游生物及小動物為食;其他則以各種小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有時會破壞有重要商業價值的貝類養殖場。除鰩類外,多數或全部魟均產幼魚。體內受精,雄體腹鰭邊緣特化為交尾器官--交接器,用以將精液注入雌魚體內。

魟可分為以下幾個類群︰電鰩,鋸鰩,鰩以及各種魟(屬於幾個不同的科,尾細長,鞭狀,具刺,泛稱刺魟或鞭尾魟)。

電鰩屬電鰩亞目(Torpedinoidei),特徵為頭及胸鰭間有成對的大型發電器官,藉以發出強大的電流以自衛或殺死獵物。電鰩的皮膚光滑無鱗;頭、軀幹和胸鰭形成圓形盤狀,尾短而粗壯。已知20種棲於溫暖海域,有些種重量達90公斤(200磅)。

鰩

其他所有不具發電器官的魟類,通常皮膚粗糙,常具堅硬的刺。鋸鰩屬鋸鰩科(Pristidae),具細長的吻部,其兩側有一系列堅硬的齒。已知暖海中有約6種,常出現於多沙的海岸和河口。

鰩屬於鰩亞目(Rajoidei),寬大的胸鰭延伸到吻部並向後延伸而突然終止於細尾的基部。與其他魟類不同,鰩為卵生。卵形大,橢圓形,外殼革質,色深,四角各有堅韌的尖角,用以固定於海草或其他物體上。鰩類無刺魟特有的具倒刺的細長的棘。分布最廣的種類屬於鰩科(Rajidae)的鰩屬(Raja)。

鰩

其餘的魟類構成鱝亞目(Myliobatoidei),包括魟科(Dasyatidae,鞭尾魟)、燕魟科(Gymnuridae,蝴蝶魟)、裸尾魟科(Urolophidae,刺魟)、鱝科(Myliobatidae,雕魟)、蝠鱝科(Mobulidae,蝠鱝、鬼魟或披肩魟)、牛鼻鱝科(Rhinopteridae,牛鼻鱝)。這些科的魟類均具細長、鞭狀的尾,尾上通常有一個帶倒鉤並與毒腺相連的刺。該刺能致嚴重的損傷,尾部揮動時該刺能成為危險的武器。幾乎所有這些魟類均棲於溫暖的海域,少數幾種刺魟生活於南美的河流中。

犁頭鰩與魟近緣,或列為單獨的目--犁頭鰩目(Rhinobatiformes),或列為鰩目的一個亞目--犁頭鰩亞目(Rhinobatoidei

種類劃分

鰩

鰩魚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發現的鰩魚有100多種。體形巨大的蝠鱝和能夠放電的電鰩都屬於鰩魚類;線板鰩是最大的一種鰩魚,胸鰭展開後達8米,愛在海上飛行。鰩魚和魟魚非常相像,因為它們都有扁平的身體。鰩魚除了分布在南太平洋和南美洲東北沿海外,在世界所有的溫帶和熱帶的淺水中都有分布。普通的灰鰩可以長到超過2米的長度。幼年的鰩魚以生活在海底的動物如蟹和龍蝦為食。當它們長大以後,主要獵捕烏賊等軟體動物。捕食的時候,鰩魚主要靠嗅覺捕獵。鰩魚臥在海底時利用特殊的閉口呼吸法儘量避免吸入泥沙。鰩魚在呼吸時,水通過頭頂的管路吸入最後穿過腹面的腮裂流出。

孔鰩

鰩

鰩形目鰩科鰩屬的1種。體長約50厘米左右。體盤亞圓形。幼體和雌體成體前緣稍波曲,吻

稍突出;雄體成體前緣波曲很顯著,吻顯著突出。尾較寬扁,側褶發達。眼小,橢圓形,吻長比眼徑大3.6~4.4倍。噴水孔位於眼後。前鼻瓣寬大,伸達下頜外側,後鼻瓣前部作半環形突出於外側,形成一入水孔。口中大,橫平;牙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雄體尖銳,雌體平滑。鰓孔5個,狹小。背鰭2個,約同大、同形;第二背鰭與尾鰭上葉幾連線;腹鰭前部呈足趾狀突出;胸鰭前延,距吻端有相當距離。尾上結刺在雄性成體3縱行,在雌性成體5縱行,在幼體1縱行;頭後結刺1~3個。腹面腹腔後部兩側各具許多粘液孔。體褐色,幼體肩區常具一暗色或淺色大圓斑,胸鰭里角上方常有一圓斑。分布於黃海和東海;朝鮮、日本沿海。
棲息在較寒海區沙底,常淺埋沙中,露出眼和噴水孔,白日潛伏,晚上活動覓食。主要食蟹、蝦等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小魚等。卵生、每胎產1~2仔,休息一至數日再產。卵殼扁長方形,四角具角狀突出,密具絲狀粘性細條,附乾藻、碎貝殼或石塊上。剛孵出仔魚體長約9厘米。為黃海和東海的次要經濟魚類,肉可食。

何氏鰩

鰩魚 鰩魚
體盤前部斜方形,後部圓形;前緣幾斜直,曲線不顯著(雌體和幼體)或吻側凹入,眼鼻區外側突出,頭後外側又凹入,曲線很顯著(雄性成體)。吻相當延長而鈍尖,在雄性成體,由於吻側的凹入,吻端更形尖狹。尾頗細長,一般比頭和軀幹稍短,在雄體可能與體長相等或稍大;側褶不發達。
體盤寬比體盤長大1.3至1.5倍;體盤長比吻長大3至3.3倍;吻長比眼徑大4至4.4倍;眼間隔比眼徑大1.1至1.3倍;噴水孔寬約等於眼徑之半或稍大;口前吻長比口寬約大1.8至2倍;第五鰓孔間的距離比第三鰓孔寬大3.5至5倍余。
前鼻瓣寬大,後緣分裂如細須,在成體伸達下頜外側,在幼體未伸達口隅;後鼻瓣前部作半環形突出於外側。口頗大,淺弧形。齒小,平而圓形,鋪石狀排列(幼體和雌體),或細尖,緊密地排列著(雄性成體);上頜齒每行自40至50不等。

眶上和噴水孔上的結刺頗小,普通連續作半環狀排列,但有時呈中斷現象,幼體眶前、眶上和眶後噴水孔上的結刺變異如下:1-2+2-3+1-2;成體的各區結刺增加,變異如下:2-3+3-4+2-3;有時左右邊的結刺數目也有些不同。頭後脊椎板上的結刺,普通是1個,有時2個,難得3個。尾上的縱行結刺,雌雄不同,雌性標準是5行,雄性標準是3行(有時正中一行不完整或衰落,呈2行狀態)。雌性成體背面上除吻端有一群小刺外,它處完全光滑;腹面上的小刺只限於吻的前部和兩側。雄性成體背面吻端上具一群小刺,胸鰭前緣里側具小刺一長群,小刺里方在頭側處具大鉤刺3-4行,刺頭都向後,在肩區外側處繼前具大鉤刺2-3行,刺頭向後帶向內;在胸鰭外角里方處具大鉤刺一長群,由2-3縱行排列,刺頭都向內;腹面吻端和吻側處的小刺很細小。幼體不分雌雄,上下面都光滑,僅脊板上具一個結刺及尾上具一縱行結刺。在頭後結刺的前方,有直行的黏液孔二短群,每群由10個左右的黑色黏液孔,分2小行或不規則地組成;有時這2行的黏液孔群可能從結刺的前方斜延於結刺的兩側;有時這2行黏液孔群向里方傾斜,前端集合,呈“∧”形。胸鰭前延,伸達吻側中部,距吻端有一相當距離,外角和里角都圓形。腹鰭分裂很深,前部足趾狀突出。背鰭2個,形狀相同;第一背鰭稍大,前緣與後緣連合,呈半圓形,後緣聯於皮上,沒有里緣,背鰭間隔頗短,一般約等於或稍小於第一背鰭基底長,在幼體較長,約與第一背鰭基底長相等或稍大。兩背鰭間的結刺在幼體3-5個,在成體衰落為兩個或一個,或完全消失。第二背鰭與尾鰭上葉的距離隨年齡而不同,自與第二背鰭基底長相等而至於差不多等於第二背鰭基底長的1/5。尾鰭上葉低長,與第二背鰭基底長相等或稍長,下葉在幼體尚留存,在成體幾乎完全消失。背面黃褐色,密布深褐色或黑色小斑點,有時集合成不規則小群,有時近肩區兩旁圍聚成大型圓斑。胸鰭后角上方具一多環層睛狀大斑。尾上隱具暗色橫條8-9條,但一般是純暗色。尾鰭上葉具暗色橫紋2-4條,最後1條在尾端。腹面灰褐色,具許多暗色細斑,每斑圍著1個黏液孔。

雄魚全長可達500 mm,雌魚長可達550 mm。1月至早春4月產卵,夏季仔鰩從卵囊孵出,3-4年性成熟。

物種特徵

鰩

1億8千年前,鰩魚是鯊魚的同類,但為了適應海底生活,長期將身體藏在海底沙地里,便慢慢進化成現在模樣。鰩魚屬於軟骨魚類。它們的身子扁平,尾巴細長,有些種類的鰩魚的尾巴上長著一條或幾條邊緣生出鋸齒的毒刺。鰩魚的眼睛和噴水孔長在頭頂,口、鼻和鰓裂在底側,這些都是鰩魚為了適應底棲生活而逐漸演化出來的。它們的牙齒像石臼,能磨碎任何東西,背部長著一根劇毒的紅色刺,人被刺到會死亡。鰩魚身體周圍長著一圈扇子一樣的胸鰭,尾鰭退化,像一根又細又長的鞭子,靠胸鰭波浪般的運動向前進。

生活習性

鰩魚和魟魚非常相象,因為它們都有扁平的身體。幼年的鰩魚以生活在海底的動物如蟹和龍蝦為食。當它們長大以後,主要獵捕烏賊等軟體動物。捕食的時候,鰩魚主要靠嗅覺捕獵。鰩魚臥在海底時利用特殊的閉口呼吸法儘量避免吸入泥沙。鰩魚在呼吸時,水通過頭頂的管路吸入最後穿過腹面的腮裂流出。

鰩魚平時隱藏在沙里,二枚貝、螃蟹和蝦等接近,則突然進攻。

生態環境

鰩

1.棲息於較寒水性海區的海底。以蟹、蝦、端足類、小型甲殼動物,以及多毛類、貝類、小型魚類和頭足類動物為食。

2.為暖水性底層魚類,主食貝類等軟體動物。資源分布:中國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產地及產期

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東海、南海及黃海、渤海均產之,但產量不集中,漁期不明顯。一般隨其他魚類一起捕。

鰩形目Rajiformes包括2亞目,共8科約49屬315種。我國產6科8屬28種。吻圓鈍或突出,側緣無吻齒。犁頭鰩亞目Rhinobatoidei有4科9屬48種。吻三角形 ,突出或鈍圓,邊緣無吻齒。胸鰭擴大前伸形成中大或寬大體盤,鼻孔距口遠呈原始型。背鰭2個,無硬棘;尾柄粗大,尾鰭發達。廣泛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各近岸海區。鰩亞目Rajoidei有3科,我國產2科。體盤寬大,近亞圓形或近斜方形。胸鰭前延,背鰭一般2個,位於近尾端;腹鰭前部分化為足趾狀構造,具有掘沙土的功能。尾側常具1對長紡錘形發電器官。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余招切《集韻》《韻會》《正韻》餘招切,音遙。《說文》文鰩,魚名。《山海經》觀水西流注於流沙,其中多文鰩魚,狀如鯉魚,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以夜飛,其音如鸞雞。《呂氏春秋》雚水之魚,名曰鰩。其狀若鯉而有翼。《神異經》東南海中有溫湖,中有鰩魚,長八尺。《本草》文鰩出海南,大者長尺許,有翅,與尾齊,一名飛魚。羣飛水上,海人之,當有大風。

拼音是y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