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國史記》(삼국사기)是一部記述朝鮮三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的正史。1145年(高麗仁宗二
十三年)金富軾等以漢文編撰。采紀傳體。共五十卷。計《新羅本紀》十二卷,《高句麗本紀》十卷,《百濟本紀》六卷,《年表》三卷,《志》九卷,《列傳》十卷。全50卷。為紀傳體正史。是朝鮮現存的最古史書。1145年學者金富軾撰成。紀傳體,由本紀、年表、雜誌、列傳組成。記述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史事。共50卷;包括羅紀12卷、麗紀10卷、濟紀6卷;年表3卷;祭祀、音樂、車服、屋舍、地理、職官等雜誌 9卷;列傳 10卷。該書直接依據今已失傳的《舊三國史》,並取材於朝鮮的其他文獻和金石資料,以及中國的某些史書和風俗地理書籍。從其“論曰”部分,還可看出使用《尚書》、《春秋》、《孟子》等中國經書的痕跡。《三國史記》主要以已失傳的《舊三國史記》和《花郎世記》為依據,同時也參考了中國的歷史典籍包括《魏書》、《三國志》、《晉書》、《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鑑》。此書是研究朝鮮三國時期和後期新羅歷史的珍貴文獻。不足之處是對某些史事有時敘述重複,對事件的記述有時也有差錯。
刊本
該書撰成不久即刊刻問世,俗稱古印本,流傳國內外。其後有李朝太祖三年(1394)慶州府首次刊本,俗稱洪武本。但均已失傳。再後有李朝中宗七年(1512)慶州府二次刊本,俗稱正德本,為存世無多的善本。
內容
高句麗本紀
大武神王
二十年 王襲樂浪滅之
太祖大王
六十六年 夏六月 王與穢貊襲漢玄菟 攻華麗城
六十九年 漢幽州刺史馮煥·玄菟太守姚光· 遼東太守蔡諷 等 將兵來侵 擊殺穢貊渠帥
盡獲兵馬財物 王乃遣弟遂成 領兵二千餘人 逆煥·光等 遂成遣使詐降 煥等信之
遂成因據險以遮大軍 潛遣三千人 攻玄菟·遼東二郡 焚其城郭 殺獲二千餘人
夏四月 王與鮮卑八千人
往攻遼隊縣 遼東太守蔡諷 將兵出於新昌 戰沒 功曹掾龍端·
兵馬掾公孫酺 以身扞諷 俱沒於陣 死者百餘人
新大王
八年 漢人攻之不克 士卒飢餓引還 荅夫帥數千騎追之
戰於坐原 漢軍大敗 匹馬不反
故國川王
六年 漢遼東太守興師伐我 王遣王子罽須拒之 不克 王親帥精騎往 與漢軍戰於坐原 敗之 斬首山積
美川王
十二年 秋八月 遣將襲取遼東西安平
十六年 春二月 攻破玄菟城 殺獲甚眾 秋八月 星孛於東北
故國壤王
二年 夏六月 王出兵四萬 襲遼東 先是 燕王垂命帶方王佐 鎭龍城
佐聞我軍襲遼東 遣司馬郝景 將兵救之 我軍擊敗之 遂陷遼東·玄菟 虜男女一萬口而還
廣開土大王
十一年 王遣兵攻宿軍 燕平州刺史慕容歸 棄城走
十三年 冬十一月 出師侵燕
十五年 秋七月 蝗旱 冬十二月 燕王熙襲契丹 至陘北 畏契丹之眾 欲還 遂棄輜重 輕兵襲我
燕軍行三千餘里 士馬疲凍 死者屬路 攻我木底城 不克而還
嬰陽王
二十三年 春正月壬午 帝下詔曰 高句麗小丑 迷昏不恭 崇聚勃碣之間 薦食遼之境 雖復漢魏誅戮 巣穴暫傾 亂離多阻 種落還集 萃川藪於往代 播寔繁以訖今 彼華壤 為夷類 年永久 惡稔既盈 天道禍淫 亡徴已兆 亂常敗德 非可勝圖 掩慝懷奸 唯日不足 移告之嚴 未嘗面受 朝覲之禮 莫肯躬親 誘納亡叛 不知紀極 充斥邊垂 亟勞烽候 關柝以之不靜 生人為之廢業 在昔薄伐 已漏天網 既緩前禽之戮 未即後服之誅 曾不懷恩 翻為長惡 乃兼契丹之黨 虔劉海戍 習靺鞨之服 侵軼轍遼西 又靑丘之表 鹹修職貢 碧海之濱 同稟正朔 遂復攘 遏絕往來 虐及弗辜 誠而遇禍 車奉使 爰曁海東 旌節所次 途經藩境 而擁塞道路 拒絕王人 無事君之心 豈為臣之禮 此而可忍 孰不可容 且法令苛酷 賦斂煩重 強臣豪族 鹹執國鈞 朋黨比周 以之成俗 賄貨如市 寃枉莫申 重以仍歳災凶 比屋饑饉 兵戈不息 徭役無期 力竭轉輸 身填溝壑 百姓愁苦 爰誰適從 境內哀惶 不勝其弊 廻首面內 各懷性命之圖 黃髮稚齒 鹹興酷毒之嘆 省俗觀風 爰屆幽・朔 吊人問罪 無俟再駕 於是 親摠六師 用申九伐 拯厥危 從天意 殄逋穢 克嗣先謨 今宜授律啟行 分麾屆路 掩渤海而雷震 扶餘以電掃 比戈按甲誓旅而後行 三令五申 必勝而後戰 左十二軍 出鏤方・長岑・溟海・蓋馬・建安・南蘇・遼東・玄菟・扶餘・朝鮮・沃沮・樂浪等道 右十二軍 出黏・含資・渾彌・臨屯・候城・提奚・踏頓・肅愼・碣石・東・帶方・襄平等道 絡繹引途 摠集平壤 凡一百十三萬三千八百人 號二百萬 其餽輸者倍之 宜社於南桑乾水上 類上帝於臨朔宮南 祭馬祖於薊城北 帝親授節度 毎軍上將・亞將各一人 騎兵四十隊 隊百人 十隊為團 歩卒八十隊 分為四團 團各有偏將一人 其鎧胄纓拂旗旛 毎團異色 日遣一軍 相去四十里 連營漸進 終四十日發 乃盡 首尾相繼 鼓角相聞 旌旗亘九百六十里 御營內 合十二衛・三台・五省・九寺 分隷內外前後左右六軍 次後發 又亘八十里 近古出師之盛 未之有也 二月 帝御師 進至遼水 眾軍摠會 臨水為大陣 我兵阻水拒守 隋兵不得濟 帝命工部尚書宇文愷 造浮橋三道於遼水西岸 既成 引橋趣東岸 短不及岸丈餘 我兵大至 隋兵驍勇者 爭赴水接戰 我兵乘高撃之 隋兵不得登岸 死者甚眾 麥鐵杖躍登岸 與錢士雄・孟叉等 皆戰死 乃斂兵引橋 復就西岸 更命少府監何稠接橋 二日而成 諸軍相次繼進 大戰於東岸 我兵大敗 死者萬計 諸軍乘勝 進圍遼東城 則漢之襄平城也 車駕到遼 下詔赦天下 命刑部尚書衛文升等 撫遼左之民 給復十年 建置郡縣 以相統攝 夏五月 初 諸將之東下也 帝戒之曰 凡軍士進止 皆須奏聞待報 無得專擅 遼東數出戰不利 乃嬰城固守 帝命諸軍攻之 又勅諸將 高句麗若降 即宜撫納 不得縱兵 遼東城將陷 城中人輒言請降 諸將奉旨不敢赴期 先令馳奏 比報至 城中守御亦備 隨出拒戰 如此再三 帝終不悟 既而城久不下 六月己未 帝幸遼東城南 觀其城池形勢 因召諸將 詰責之曰 公等自以官高 又恃家世 欲以暗懦待我耶 在都之日 公等皆不願我來 恐見病敗耳 我今來此 正欲觀公等所為 斬公輩爾 公今畏死 莫肯盡力 謂我不能殺公耶 諸將鹹戰懼失色 帝因留止城西數里 御六合城 我諸城堅守不下 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帥江・淮水軍 舳艫數百里 浮海先進 入自水 去平壤六十里 與我軍相遇 進撃大破之 護兒欲乘勝趣其城 副摠管周法尚止之 請俟諸軍至倶進 護兒不聽 簡精甲數萬 直造城下 我將伏兵於羅郭內空寺中 出兵與護兒戰而偽敗 護兒逐之入城 縱兵俘掠 無復部伍 伏兵發 護兒大敗 僅而獲免 士卒還者歩過數千人 我軍追至所 周法尚整陣待之 我軍乃退 護兒引兵還屯海浦 不敢復留應接諸軍 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出扶餘道 右翊衛大將軍于仲文出樂浪道 左驍衛大將軍荊元恆出遼東道 右翊衛大將軍薛世雄出沃沮道 右屯衛將軍辛世雄出玄菟道 右御衛將軍張瑾出襄平道 右武侯將軍趙孝才出碣石道 郡太守檢校左武衛將軍崔弘升出遂城道 檢校右御衛虎賁郞將衛文升出增地道 皆會於鴨水西 述等兵 自瀘河・懷遠二鎭 人馬皆給百日糧 又給排甲・槍並衣資・戎具・火幕 人別三石已上 重莫能勝致 下令軍中 遺棄米粟者斬 士卒皆於幕下掘坑埋之 纔行及中路 糧已將盡 王遣大臣乙支文德 詣其營詐降 實欲觀虛實 于仲文先奉密旨 若遇王及文德來者 必擒之 仲文將執之 尚書右丞劉士龍為慰撫使 固止之 仲文遂聽 文德還 既而悔之 遣人紿文德曰 更欲有言 可復來 文德不顧 濟鴨水而去 仲文與述等 既失文德 內不自安 述以糧盡欲還 仲文議以精銳追文德 可以有功 述固止之 仲文怒曰 將軍仗十萬之眾 不能破小賊 何顏以見帝 且仲文此行 固知無功 何則古之良將能成功者 軍中之事 決在一人 今人各有心 何以勝敵 時帝以仲文有計畫 令諸軍諮稟節度 故有此言 由是 述等不得已而從之 與諸將渡水追文德 文德見述軍士有飢色 故欲疲之 毎戰輒走 述一日之中七戰皆捷 既恃驟勝 又逼群議 於是 遂進東濟薩水 去平壤城三十里 因山為營 文德復遣使詐降 請於述曰 若鏇師者 當奉王 朝行在所 述見士卒疲弊 不可復戰 又平壤城險固 度難猝拔 遂因其詐而還 述等為方陣而行 我軍四面鈔撃 述等且戰且行 秋七月 至薩水 軍半濟 我軍自後撃其後軍 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 於是 諸軍倶潰 不可禁止 將士奔還 一日一夜 至鴨水 行四百五十里 將軍天水王仁恭為殿 撃我軍卻之 來護兒聞述等敗 亦引還 唯衛文升一軍獨全 初 九軍度遼 凡三十萬五千 及還至遼東城 唯二千七百人 資儲器械巨萬計 失亡盪盡 帝大怒 鎖繋述等 癸卯引還 初 百濟王璋遣使 請討高句麗 帝使之覘我動靜 璋內與我潛通 隋軍將出 璋使其臣國智牟 入隋請師期 帝大悅 厚加賞賜 遣尚書起部郞席律 詣百濟 告以期會 及隋軍渡遼 百濟亦嚴兵境上 聲言助隋 實持両端 是行也 唯於遼水西 拔我武邏 置遼東郡及通定鎭而已
目錄
新羅本紀
1.新羅本紀第一 始祖赫居世居西乾 南解次次雄 儒理尼師今 脫解尼師今 婆娑尼師今 祗摩尼師今 逸聖尼師今
2.新羅本紀第二 阿達羅尼師今 伐休尼師今 奈解尼師今 助賁尼師今 沾解尼師今 味鄒尼師今 儒禮尼師今 基臨尼師今 訖解尼師今
3.新羅本紀第三 奈勿尼師今 實聖尼師今 納祗麻立乾 慈悲麻立乾 照知麻立乾
4.新羅本紀第四 智證麻立乾 法興王 真興王 真智王 真平王
5.新羅本紀第五 善德王 真德王 太宗王
6.新羅本紀第六 文武王上
7.新羅本紀第七 文武王下
8.新羅本紀第八 神文王 孝昭王 聖德王
9.新羅本紀第九 孝成王 景德王 惠恭王 宣德王
10.新羅本紀第十 元聖王 昭聖王 哀莊王 憲德王 興德王 僖康王 閔哀王 神武王
11.新羅本紀第十一 文聖王 憲安王 景文王 憲康王 定康王 真聖王
12.新羅本紀第十二 孝恭王 神德王 景明王 景哀王 敬順王
高句麗本紀
1.高句麗本紀第一 始祖東明聖王 琉璃明王
2.高句麗本紀第二 大武神王 閔中王 慕本王
3.高句麗本紀第三 太祖王 次大王
4.高句麗本紀第四 新大王 故國川王 山上王
5.高句麗本紀第五 東川王 中川王 西川王 烽上王 美川王
6.高句麗本紀第六 故國原王 小獸林王 故國壤王 廣開土王 長壽王
7.高句麗本紀第七 文咨王 安藏王 安原王 陽原王 平原王
8.高句麗本紀第八 嬰陽王 建武王
9.高句麗本紀第九 寶藏王上
10.高句麗本紀第十 寶藏王下
百濟本紀
1.百濟本紀第一 始祖溫祚王 多婁王 己婁王 蓋婁王 肖古王
2.百濟本紀第二 仇首王 沙伴王 古爾王 責稽王 汾西王 比流王 契王 近肖古王 近仇首王 枕流王
3.百濟本紀第三 辰斯王 阿莘王 腆支王 久爾辛王 毗有王 蓋鹵王
4.百濟本紀第四 文周王 三斤王 東城王 武寧王 聖王
5.百濟本紀第五 威德王 惠王 法王 武王
6.百濟本紀第六 義慈王
年表
年表 (上、中、下)
雜誌
1.雜誌第一 祭祀·樂
2.雜誌第二 色服·車騎·器用·屋舍
3.雜誌第三 地理一 <新羅>一
4.雜誌第四 地理二 <新羅>二
5.雜誌第五 地理三 <新羅>三
6.雜誌第六 地理四 <高句麗·百濟>
7.雜誌第七 職官上
8.雜誌第八 職官中
9.雜誌第九 職官下
列傳
1.列傳第一 金庾信(上)
2.列傳第二 金庾信(中)
3.列傳第三 金庾信(下)
4.列傳第四 乙支文德 居柒夫 居道 異斯夫 金仁問 金陽 黑齒常之 張保皋 鄭年 斯多含
5.列傳第五 乙巴素 金后稷 祿真 密友 紐由 明臨答夫 昔於老 朴堤上 貴山 溫達
6.列傳第六 強首 崔致遠 薛聰
7.列傳第七 奚論 素那 驟徒 訥催 薛頭 金令胤 官昌 金歆運 裂起 丕寧子 竹竹 匹夫 階伯
8.列傳第八 向德 聖覺 實兮 勿稽子 百結先生 劍君 金生 率居 孝女知恩 薛氏 都彌
9.列傳第九 倉助利 淵蓋蘇文
10.列傳第十 弓裔 甄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