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獻在記載秦始皇長城及漢武帝長城時,皆由西向東述起,唯明長城是先言東而後說西。明長城為九鎮戍守,其最東一鎮為遼東鎮。明代遼東鎮,是明代北邊九鎮之一。明代遼東鎮長城,即指明代遼東鎮所屬之長城。遼東鎮長城,西端在今山海關西北,東端在今鴨綠江西岸。
簡介
遼河東長城,自成化四年始建之後,於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巡撫張學顏、總兵李成梁又一次大規模地修建。這次修築長城為遼西,遼河套、遼河東三大部分同時進行的。關於萬曆初年所築長城,《明神宗實錄》載有:萬曆元年兵部批覆了閱視傳郎汪道昆移建孤上等六堡和修築牆台“自錦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的建議,15撥銀“四千一百二十兩”。16萬曆二年,兵部又復薊遼總都劉應節繼續修築遼東長城的所請,“先修台工,計地百丈建台一座,加昌平鎮之制,空心實下,庶可經久。兩台之間,止用磚與石為牆。”
遼東鎮長城最後一次較大規模地修繕,是在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熊廷弼以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經略遼東的時候。熊廷弼一直認為防邊以守土為上,他還專為此寫了繕垣建堡十五利,上奏皇帝。
歷史
霍冀《九邊圖說》議論遼東鎮地理形勢時寫道:“遼東全鎮,延袤千有餘里,北拒諸胡,南扼朝鮮,東控福余真番之境,實為神京左臂。”
明遼東鎮長城,大致可分為遼河西長城,遼河套長城,遼河東長城三大部分。明遼東鎮長城始建年代,歷史文獻所載多有不同,其順序為先遼河西而後遼河套,最後遼河東部分。
遼河西長城,是明遼東鎮長城中最早建築的一段。據《明憲宗實錄》載:“自永樂中罷海運後,築邊牆於遼河之內,自廣寧東抵開原七百餘里。”
《讀史方輿紀要》亦載引有成化二十年邊將鄧鈺言:“永樂時,築邊牆於遼河內,自廣寧東抵開原,七百餘里。”
永樂之後,再築遼河西部長城,為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之事。《全遼志·宦業志》載:“巡撫王公翱,薦畢有文武才,由百戶舉升流官指揮僉事。圖上方略,開設迤西邊堡牆壕,增著烽堠,兵威大振,虜人畏服,進署都指揮僉事”
《明史·王翱列傳》亦載:王翱於正統“七年冬,提督遼東軍務。
翱以軍令久弛,寇至,將士不力戰,因諸將庭渴,責以失律罪,命左右曳出斬之。皆惶恐叩頭,願效死贖。翱乃躬行邊,起山海關抵開原,繕城垣,浚溝塹。五里為堡,十里為屯,使烽燧相接”。
遼河套長城:為明正統二年始築。據《明孝宗實錄》載;“遼東邊牆,正統二年始立。自後,三衛夷人,……假以放牧,潛入河套。
且邊牆阻遼河為固,瀕河之地,延壘八百餘里。”6又載:“遼東邊牆自山海關抵開原,延亘二千餘里,河西一帶隨山起築多用石砌 。”7這裡的延亘兩千餘里,顯然已經包括了明長城遼河套部分。
遼河套長城始建於正統七年,王翱薦舉畢恭為流官指揮僉事之後。據《全遼志·邊防志》載:“畢恭守遼東,始踐山因河,編木為垣,久之乃易以版牆,而墩台城堡,稍稍添置。”8同書所載:弘治年間,巡撫御史李善在奏摺中亦說:“宣德年間,本鎮初無邊時,僅嚴於瞭望,烽堠甚遠。……至畢恭立邊後,將遼河套置於境內。”
遼河西長城及遼河套長城,自正統年間之後,弘治、正德、嘉靖年間都曾較大規模地修築過。
《明史·張如列傳》載:張添於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進按察史,是年秋耀右僉部御史,巡撫遼東,“築邊牆自山海關迄開原靉陽堡凡千餘里”。
《明史·李承勛列傳》載:正德初年,李承勛“以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邊備久弛,開原尤甚。士馬才十二,牆堡墩台圮殆盡。將士依城塹自守,城外數百里悉為諸部射獵地,承勛疏請修築。會世宗立,發帑銀四十餘萬兩”。
《全遼志·宦業志》亦載:李承勛巡撫遼東時,“邊垣妃廢,夷虜猖撅,題請修築邊牆,自遼陽三岔河北,直抵開原,延亘五百餘里。崇墉深壕,虜莫敢犯”。
《開原縣誌》載:“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巡撫蔣應奎自山海關直抵開原,每五里設台一座,歷任巡撫吉澄、王之浩於險要處增設加密,每台上蓋更樓一座,黃旗一面,器械俱全,台下有圈,設軍夫五名常川瞭望以便趨避。”
明遼河東長城,為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始築。《遼東志》載: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自撫順而南四十里,設東州堡;東州之南三十里,設馬根單堡,馬根之南九十里設清河堡;清河之南七十里,設鹼場堡;鹼場之南一百二十里,設靉陽堡,烽堠相望,遠近應接,拓地千里焉”。
寬甸縣灌水鄉柏林川村,立有二米多高的一塊石板,當地稱其為“老人名”,石上有記事刻文,雖大部分文字因石面風化而不可辨,但尚有“欽差鎮守遼東……”字樣殘存,落款年號“成化五年二月五日”,字跡十分清楚。這與開始修建遼河東長城的文獻記載是完全一致的。
遼東鎮總兵官,掛征虜前將軍印。關於遼東鎮將領配置情況《明史·職官志》載:“鎮守遼東總兵官一人,舊設,駐廣寧。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令冬月移駐河東遼陽適中之地,調度防禦,應援海州、瀋陽。協守副總兵一人,遼陽副總兵舊為分守,嘉靖四十五年改為協守,駐遼陽城,節制開原、海州、險山,瀋陽等處。分守參將五人,曰開原參將,曰錦義右參將,曰海蓋右參將,曰寧遠參將,曰寬奠堡參將,游擊將軍八人,守備五人,坐營中軍官一人,備御十九八。”
關於遼東鎮所轄兵馬額數及銀餉支預情況,據隆慶三年霍冀《九邊圖說》載:“遼東鎮原額馬步官軍九萬四千六百九十三員名,除節年逃故外,實在官軍八萬一千九百九十四員名。原額馬六萬七千零一匹,除節年例失外,實在馬四萬三千八百七十五匹。”“本鎮年例主兵銀一十六萬三千九百九十八兩五錢二分八厘二毫五絲,客兵銀四萬外。”
防禦體系
明初,被推翻的元朝統治集團殘餘勢力仍在西北、東北進行頑強反抗,圖謀恢復,為了鞏固統治地位,明政府開始在東北地區屯兵築城。正統七年(1442年)及成化五年(1469年),先後建立了邊堡,修築了長城,建立了由山海關至遼東都指揮使司的驛站。繼而建立了屯田、冶鐵及煮鹽等制度,以供軍需;並委派總兵守遼東鎮,使廣大遼東地區形成一個完整的陸海防禦體系。
遼東鎮長城的東段,前後經過兩次修築,有二條走向。第一次修築鎮北關至鴨綠江一段,建於明成化五年。其東端,在今鴨綠江西岸的虎山下(明代叫馬耳山,也稱險山,屬長城一部)老邊牆(明時稱也叫邊牆),其所屬今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鄉老邊牆村。第二次修築東端點,即今寬甸縣永甸鄉長甸村東山,與鴨綠江支流拉古哨相連。這就是“新疆”一段長城。這段長城,由本溪縣鹼場堡公社東南張其哈喇佃起,經過寬甸東至長甸村而與鴨綠江連結。這段長城建於明萬曆四年,主持者為鎮守遼東總兵李成梁及遼東巡撫張學顏。明萬曆三十七年在遼東巡撫熊遷弼的主持下,從山海關西錐子山起,東經開原東南至寬甸(新疆六堡之一)的鴨綠江上,重新整修了遼東長城1050餘公里。根據其行徑的地理環境及其修築時間等因素,一般分為三部分:遼河西段長城、遼河套段長城、遼河東段長城。
遼東鎮按防禦體系建立了各種屯兵城。遼陽為遼東都指揮使司,是副總兵和巡按等的駐地;廣寧為都指揮使分司,是巡撫及總兵駐地;因而建立了兩座防禦性的鎮城,都指揮使司下設東、西、南、北、中五路屯兵。而實際屯兵的路城,只有三座,即南路的前屯衛城,西路的義州衛城,北路的開原衛城等;其他路城則與鎮城在一起。路下有二十五衛,分屬於各路。另外,還單獨建立了防禦城,如廣寧中左屯衛城,廣寧右屯衛城,寧遠衛城,鐵嶺衛城,瀋陽衛城,海州衛城,蓋州衛城,復州衛城,金州衛城等九座。衛下計有一百二十七所,所下設堡城一百零七座(包括新疆六座,還有一座堡城是計畫建立而未建)。共同防禦遼東長城防線約975公里、關城十二座。
遼東鎮的防禦除了陸路防禦系統,其地域西、南、東南瀕臨渤海、黃海和鴨綠江,西起山海關外芝麻灣,東至鴨綠江共“千三百餘里”,由於“島夷、倭夷,在在出沒,故海防亦重”。設有衛、所、堡等屯兵城,稱之為海防防禦系統。它按軍事地點的緩、沖,配備了防禦軍駐在其地,並建築了堡、墩、架等設施。職寧遠衛的海防五城,葫蘆套城;另外還有堡城,如五十寨堡、羊官堡、望海堡、紅嘴堡、歸服堡、黃骨島等。現在渤海之濱仍存在不少這時期的傳烽台,如錦州南渤海邊的四方台、白台子、楊台子、張台子等一系列墩台,就是在丹東地區鴨綠江邊的古樓子(寬甸縣古樓子公社)也還有傳烽台及其遺址存在。
遼東鎮長城的防禦目的主要是“拒胡”,防止元朝復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北地區逐漸被一股新強大起來的少數民族建州女真的勢力所控制和影響,對明王朝在遼東的統治利益構成了新的威脅,因此也迫使明政府不斷修補完善遼東鎮長城的防禦系統,遼東鎮成為明朝晚期投入財力物力與兵力最多的一鎮,直至建州女真所建立的後金政權越過鴉鶻關、清河堡攻入遼東鎮腹地與明軍共據遼東時,遼東鎮長城才逐漸逝去了它的軍事屏障作用。後金在改國號為“清”之後,對明軍發動了幾次大規模的戰役,占領了遼東大部分土地。在松錦戰役之後,明王朝在遼東的勢力被基本肅清,已無力與清軍再戰,退守山海關,這時,明遼東鎮長城徹底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與“柳條邊”的區別
遼東長城為什麼被人遺忘了呢?又在什麼時候從地圖上抹掉的呢?是在清王朝時期。當清王朝取代明王朝在東北的統治時,特別是順治帝(清世祖福臨)入北京後,全國尚末統一,政局不穩,前方有李自成領導的強大的農民軍相對抗,後方有蒙古貴族勢力的威協,清王朝為了鞏固其東北“祖宗肇興之所”,“發祥之地”,就在遼東劃了禁區。在禁區範圍,首先利用了明遼東長城加以修補,並插以柳條,作為禁區的標誌,號稱柳條邊(以後它又向外擴展三次),並下令將山海關定為關卡,限制出入。《全遼備考·山海關》和《柳邊紀略》都較詳細地記載了有關山海關及其出入此關的制度。
明代萬里長城的遼東部分,不但在其建築本身被改為“清柳條邊”,在清代出版的書中也被刪掉了。如清康熙年間出版的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的附圖中,只有“柳條邊”,而不見明遼東長城。又清乾隆年間出版的《盛京通志》載《盛京輿地全圖》,也將明遼東長城勾銷,而只畫出了“柳條邊”。該圖在左下方只繪了山海關附近一小段長城表示長城東端的起點。上述種種,可能就是形成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說法的原由。但清代的柳條邊實際上只是部分地沿用了明遼東鎮長城牆體,許多地段與明長城路線並不一致,而且廢棄和大規模人為拆毀明長城,抹去其存在痕跡以保存祖宗的“發祥之地”,因此,遼東鎮長城與柳條邊是不同性質的建築,二者俱存,不可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