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首山的傳說
傳說大疙瘩建縣城的時候,當地幾家地主,請來一位風水先生給看風水。地主們陪著他來到大疙瘩山上,風水先生慢慢看完忽然驚叫說:“呀!你們看西面那座山,形狀象烏龜,頭和脖子已快伸到遼河。南面半拉山是顆寶珠,我們腳下這是一條龍的頭,這叫二龍斗寶,也叫二龍戲珠。難得!”又沖幾位地主拱手說:“恭喜,恭喜!此及一塊寶地,今後這裡會出大富大貴之人,真乃天賜福也!”地主們聽了這話,圍攏過來說:“這可不能讓窮小子們得去!”“可惜,糟糕!”風水先生望著山峰自言自語地說。“什麼?還有說道吧?”地主們驚訝而焦急地問著。風水先生正顏道:“你們看,珠子只剩下半拉,那一半哪去了?你們知道嗎?那是被這條龍吃掉了,所以這座山水才長出這個大疙瘩來。幸虧才吃了半拉,若是全吃了就要乘雲飛上天去。那時這裡不但出不了貴人,還要發大水。你們看,龜和龍頭都是面向半拉山,呈現出爭奪形狀嗎!”“這可咋好,先生有補救的辦法嗎?”地主驚惶失措起來,就把先生請到為首的家裡,許以重金。先生這才道出補救的辦法:在大疙瘩山上蓋一座魁星樓,再在山凹處挖口井。龍頭上有鎮物,又有水喝,而被戀住,就不能去吃珠子了。這時,地主們都說:“這有何難,有的是窮小子,明天就叫他們給我修!”經過幾個月工匠們的辛勤勞動,魁星樓建成了,井也打好了。地主們整天爭吵要塊地方埋葬老人,結果相持不下,誰也沒埋上。在一個濃霧的早晨,太陽剛露頭,傳說有位看山的老人到井沿打水,忽然見到象牛一樣大的龍頭,兩隻眼睛有碗圓,脖子上的龍鱗閃著的金光,張開血盆大品,呼呼地喘氣,把頭伸向井裡去喝水。老人以為看花了眼,急忙悄悄走上前,定睛一看,呀!果真還蠕蠕爬行呢!不是龍是什麼?嚇得老人扔掉水桶,抹身就往回跑,邊跑邊喊:“龍出來了,龍出來了!龍、龍……”人們聽到喊聲,同他一起到了山上,樹木依然,水桶仍在,可是哪裡有龍的影子?從此,人們就給這個山起了個名字“龍首山”。
導遊介紹
遼源龍首山坐落於遼源市繁華的中心地帶,山勢走向由北向南,蜿蜒而至秀麗的東遼河畔,有如一條盤踞在遼水之濱的巨龍之首,故得名龍首山。山上樓台雅致,草木蔥蘢,是遼源市的一處著名景區。有關龍首山的神話傳說眾多,使其更加神秘而令人嚮往。
環境
龍首山上花草掩映,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自然與人文景觀俱佳。龍山公園就坐落於龍首山上,與龍首山渾然融為一體,可謂山中有園在,園在山中存。公園集觀光與娛樂功能於一體,既有秀美的龍山風光供遊人遊覽,又有梅花鹿、孔雀等動物供遊客觀賞,還有設施齊全的遊樂場供人們遊玩,是廣大市民休閒旅遊的良好去處。每逢佳節,公園中都遊人如織,熱鬧非凡。
建築
被譽為“華夏玄門第一樓”的遼源魁星樓坐落在龍首山上。魁星樓氣勢雄偉宏大,風格獨特壯觀,為我國玄門(道教)塔樓之最,是遼源市的標誌性建築。魁星樓高66米,樓基直徑40米,樓身直徑24米,九層八角。整體建築按照道教太極、兩儀、三才、四相、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設計合於天地十方自然之數,雕樑畫棟,氣勢恢弘,是目前國內最高的塔樓,被譽為“玄門第一樓”。魁星樓下面一二層是遼源市博物館,上面七層為宗教活動場所。高高矗立在龍山之巔的魁星樓直插雲霄,景象蔚為壯觀,不但成為遼源的一道美景,也給遼源賦予了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2016年龍首山發現古城遺蹟!
問道龍首山
在龍首山南麓有一處依山而建的道教宮殿建築群,那就是東北最大的道觀之一——遼源福壽宮。福壽宮始建於清光緒23年(1897年),開山祖師為道教金山派大師王坐全道長。選址於龍首山南麓,背依龍山之首,青山蒼翠,腳下東遼河蜿蜒東來,碧水西流。山水俱佳,鍾靈毓秀。經過王坐全等數位祖師50多年的修葺擴建,至遼源解放前夕,已建成依山而上五層大殿組成的傳統宮殿建築群。後福壽宮不幸於戰火。經過文革浩劫,昔日樓台蕩然無存。1994年恢復重建成慈航殿、三宮殿、護法殿、二進東西配殿、齋堂僚舍、碑林、武場、角門、圍牆等較具規模之建築。
地理指南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