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骨

髀骨

髀骨(bì gǔ),即解剖學上的股骨,俗稱大腿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髀骨,上端如杵,入於 髀樞之臼,下端如槌,接於(骨行)骨,統名曰股,乃下身兩大支之通稱也,俗名大腿骨。《素問·骨空論》:“尻骨空在髀骨之後。《沿身骨脈論》:“輔臂骨者髀骨。《沿身骨脈論》:“橫髃骨之前者為髀骨,髀骨之中陷者缺盆。《傷科彙纂》:“脛骨旁生者(骨行)骨,亦名髀骨。《傷科彙纂》:“琵琶骨亦名髀骨。宋歐陽修《歲暮書事》詩:“跨鞍驚髀骨,數帶減腰圍。

文獻資料

①指 股骨。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髀骨,上端如杵,入於 髀樞之臼,下端如槌,接於(骨行)骨,統名曰股,乃下身兩大支之通稱也,俗名大腿骨。”

②指 胯骨。

《素問·骨空論》:“尻骨空在髀骨之後。”

③指橈骨。

《沿身骨脈論》:“輔臂骨者髀骨。”

④指鎖骨。

《沿身骨脈論》:“橫髃骨之前者為髀骨,髀骨之中陷者缺盆。”

⑤指腓骨。

《傷科彙纂》:“脛骨旁生者(骨行)骨,亦名髀骨。”

⑥指肩胛骨。

《傷科彙纂》:“琵琶骨亦名髀骨。”

文學記載

歐陽修《歲暮書事》詩:“跨鞍驚髀骨,數帶減腰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