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餅筒
“糊拉汰”實際上應該寫成“糊拉拖”,只因為天台方言中的“拖”字是念成“汰”的,才這樣寫。“糊拉拖”,顧名思義是把麥粉調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狀,用手把它放在鍋子裡拖拉成圓形的薄餅,一次一個,用不到一分鐘就熟。製作方便,香脆可口,是天台鄉民的家常便飯之一。不過要做得好,還得講點技術。譬如,麥粉調水的稠薄,鍋里油量的多少,火候的旺猛與否,都要恰到好處。否則,遢上的粉糊不是溜了,就是緊貼在鑊面上起不來,那就成不了糊拉拖,倒成了一塌糊了。當然,在巧婦手下,完全可以使它張張薄如紙、圓如鏡、透光亮,揩些油、蔥、蒜,吃起來香味四溢,鬆軟適度,可口極了。
天台風俗,新媳婦下廚,夫家常讓她做“糊拉拖”或“麥餅頭”考考她的手藝。
假如用同樣的方法,在特製的平鍋—“鏊”上作業,“糊拉拖”就從半球形成為平面圓形。這就叫“餃餅皮”了。在它的上面放上各種菜料,捲成筒形,然後敷油,烤至焦黃,就成了天台人最拿手的風味佳肴—“餃餅筒”了。
餃餅皮一般是用麥粉做的,也有用粽絲刷把稀米漿刷在鏊上,變成又薄又軟的“米筒”皮子,在這上面撒些紅糖,做成甜的。這與一般餃餅筒做成鹹的,是大異其趣的。
餃餅筒相傳為濟公所創。濟公在國清寺為僧,見每餐剩下很多菜餚,就把這些采餚裹在糊拉拖里供下一餐食用,受到僧眾歡迎,而被提拔為衣缽僧。這便是餃餅筒的來歷。此後每逢歲時佳節,鄉民往往把“餃餅筒”當作祭品。尤其在清明節、七月半、大年夜的時候,更是不可缺少。
“餃餅筒”做得講究點,人們稱之為“五虎擒羊”,就是以肉片、豬肝、蛋皮、魚肉、豆腐片等分別與金針、木耳、冬粉、筍絲、菜梗等依照一定順序放在糊拉拖皮上卷制而成。把它烤得油光發亮,是最好的下酒物。不會喝酒的,以餃餅筒和粥而食,味道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