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顧人宜(1867~1931) 原名人儀,字鳳彬。
簡介
1月25日出生於奉天省復州顧家嶺(今普蘭店市星台鎮顧家嶺村)。幼讀私塾,及長習醫,善針灸,為民眾免費治病。
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並攻占北京,史稱庚子之役。各地奉旨興辦團練。34歲的顧人宜經地方紳士推舉,出任地方團練團總。1904年任復州聚社(今普蘭店市星台鎮)社長,並被當地廟會推舉為“聯莊會”會首,領導復州至莊河一帶農民反對清廷的橫徵暴斂,多次進行抗捐抗稅鬥爭。1908年,參加中國同盟會,接受民主革命思想,遂帶領“聯莊會”由地方自衛走上民主革命道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訊息傳來,顧人宜集民軍千餘人成立革命軍,以家鄉星台顧家嶺一帶為根據地,向清軍發起進攻。11月20日,他指揮革命軍進攻駐防在李家臥龍(今普蘭店市城子坦鎮老古村)的清軍巡防隊,打響了辛亥革命在東北的第一槍,取得了勝利。同月27日,顧人宜在李家臥龍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莊河軍政分府,任軍政分府關東第一軍司令官。他以此名義發布宣言,揭露清朝貪官污吏,把其比做“較之猛虎惡蟲殆有甚焉”,申明起義的目的在於推翻清朝統治,回響南省革命,“除莠黨而成新政,除酷吏而享自由”。他重視鬥爭策略,向關東都督府和南滿鐵路株式會社發出通告,要求日方嚴守“中立”。同時,向各處清軍傳送招降狀,規勸清軍官兵、巡警“無分旗漢回蒙,均可獻軍械以投降,並賞銀6兩,以示鼓勵”,官軍聞狀紛紛來投。數日間革命軍兵員即擴充至4000餘人,並攻占了今普蘭店市所轄的城子坦、星台等地區。11月29日,他率革命軍攻打水門子(今普蘭店市蓮山鎮),經過3個小時激烈戰鬥,清軍巡防隊大敗,死傷百餘人,生擒哨官奎裕庭以下20餘人,革命軍只傷4人。
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孫中山為支援關外革命,任命旅居上海的奉天(今瀋陽)人藍天蔚為關外大都督。藍天蔚到煙臺後,任命顧人宜為關外軍第一鎮鎮統。此後,顧人宜指揮革命軍與清軍防營數次惡戰。相持不下之時,藍天蔚在上海募集了學生軍千餘人,成立辛亥革命北伐第五路軍(藍天蔚為總指揮官)於2月1日夜陸續從花園口、大孤山、城子坦等地登入,與顧人宜莊、復革命軍會師。
革命軍兵分兩路。顧人宜率領其中一路軍向瓦房店推進。2月4日再次攻占水門子,生俘清南路巡防幫統李子敬和管帶陳寶珊。6日占領了瓦房店。2月14日,他率部回軍水門子、北曲家店(今普蘭店市沙包子鎮)、坡子店(蓮山鎮)與清軍激戰,直到南京臨時政府與袁世凱達成協定,清帝溥儀退位的訊息傳到前線,持續兩天的激戰方告停火。後,他率部開赴山東煙臺。
北京政府先是任顧人宜為關外軍第一軍司令,後因袁世凱歧視關外軍,改顧軍為旅,任顧人宜為陸軍部中將咨議,授四等嘉禾勳章。1918年,顧人宜南下廣州,任孫中山帥府參軍兼政府咨議。1923年,他返回奉天,被張作霖任為巡閱署中將咨議。翌年,任奉軍第一軍參議。1925年,又改任魯直聯軍督戰司令。1927年,因積勞成疾,告假返鄉就醫。1931年5月1日在家中病逝,終年65歲。葬於家鄉顧家嶺。其墓葬被大連市人民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