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堅[戲曲家]

顧堅[戲曲家]

顧堅(約1368年前後),字頲玉,元末明初戲曲家,崑曲鼻祖。根據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顧氏重匯宗譜》記載,顧堅之父,顧鑒,晚娶毗鄰華氏,得一子,名堅,字頲玉。顧堅自小從姑母學曲習唱。常與“風月福人”楊鐵笛、“風月主人”倪雲林、“風月異人”顧阿瑛交往,因此自號“風月散人”。平江崑山千墩(今屬江蘇崑山千燈鎮)人,太學生,精於南辭,善作古賦。元將擴廊貼木兒聽說他善歌,屢招皆不就。與當時文人顧德輝、楊維禎、倪元慎等相友善,著自《陶真野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今均已不存。據魏良輔《南詞引正》一書載,顧世居崑山,“精於南辭,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歌,屢招不屈。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被尊為崑曲鼻祖。今崑山千燈鎮有顧堅紀念館。

基本信息

簡介

顧堅是元末明初強墩人,南戲專家,他在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等南戲諸腔調基礎上,融合崑山一帶民間曲調,創出了一種更細膩、委婉動聽的新腔,被譽為“崑山腔”。為後來以魏良輔、梁辰魚為首的改良崑山腔風靡全國的崑曲水磨腔和崑曲創作及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顧堅(生卒年不詳)。

顧堅,元末明初戲曲家。自號風月散人。崑山千燈人。精於南辭,善作古賦。元將擴廓帖木兒聽說他善歌,屢招皆不就。與當時文人顧德輝、楊維禎、倪元鎮等相友善。著有《陶真野集》10卷、《風月散人樂府》8卷,今均已不存。據魏良輔《南詞引正》一書載,因其“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顧為崑山腔的創始人之一。

元代戲曲音律家,崑山腔的創立者。自號風月散人,崑山千墩人。精通音律,在海鹽腔的基礎上,結合崑山一帶的民間小調,發南曲之奧,創立了崑山腔。與楊鐵笛、顧阿瑛、倪元鎮為友。擴廓帖本兒聞其善歌屢次相招而不屈。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今佚其事跡魏良輔《南詞引正》有記載。

歷史溯源

顧堅家鄉顧堅家鄉
走在千燈古鎮那條據說是全江蘇最長的石板街上,聽兩邊老房子裡傳出委婉細膩的崑曲曲調,還沒把名聞天下的崑山腔和千燈聯繫起來。

等走進顧堅紀念館,在一個仿古的房間裡,看見那么多男男女女坐在那裡,熱切地聽著小小布景前仿古的腔調一段段地唱,才猛然醒悟千燈不是一般的古鎮,而是一個誕生過崑曲創始人顧堅、大思想家顧炎武的歷史文化之鄉。

站在石橋上看遠處的秦峰塔和延福禪寺,最初的感覺就好像賈寶玉初見林黛玉一樣,心裡暗自嘀咕:“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的。”江南古鎮的幽街窄巷、小橋流水、庭院廊棚、寶塔禪寺甚至典當商鋪在這裡都很好的保留著,而且還都有些可以尋之於正史的道道可說。

在遊人的眼裡,那個千燈浦,一條筆直的河道,兩岸高低錯落白牆黑瓦的房子本來就很有水鄉特色,更難得的是千燈浦的來歷不再牽扯什麼伍子胥、西施一類的吳地名人,而是和吳越征戰時的普通將士有關。甚至鎮名千燈,最初也來源於千墩,而所謂千墩就是指吳淞江畔的第一千個土墩,每一個土墩下埋葬著多少將士,埋藏著多少故事已無人知曉,而整整一段吳越征戰的歷史卻隨著千燈浦的流水一直流淌到今天。 

紀念館

崑曲鼻祖顧堅紀念館,它坐落在千燈古鎮棋盤街轉彎處西側,環境非常幽靜,這是清代末民國初建築風格的庭院。正門內過道南北牆上布置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5月18日頒布的世界首批“人類口述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名錄代表作”的檔案,以及與崑曲有關的資料和照片等內容。千燈在元代(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時誕生了這樣一位偉大的戲曲家,顧堅。作為南曲專家,作為“崑山腔”的代表人物,崑曲的鼻祖,這是千燈的驕傲!千燈,又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崑曲的發祥地,這更值得千燈榮耀!

顧堅紀念館顧堅紀念館

紀念館內,有一個用石板鋪成地面的小天井,兩側各種一棵石榴樹。古人寓意多子多福且四季常綠。門樓正中磚刻著“四宜小築”四個醒目的大字,此地是一個宜奏絲竹、宜聽評彈、宜唱崑曲、宜品香茗的幽靜之地。
裡面是具有明清特色,作為演出觀摩的廳堂小戲台,這就是清官宦之家,達官貴族舉行江南絲竹和崑曲演出的小舞台,精巧別致。台下有多張八仙桌和許多凳子,是提供給佳賓休息聽戲的場所。
舞台兩側的對聯“曲奏陶峴絲竹江南,腔吹顧堅管弦玉峰。”講述了一位偉大的戲曲家顧堅,一位文學家兼音樂家陶峴。陶峴是晉代大文學家陶淵明的第九代嫡孫,在唐代開元年間從江西九江遷移到千燈一個小村生活居住。因為陶氏家族名望極高,因此小村以陶氏為姓,並且建造一座石拱橋亦名陶家橋,小村也叫陶家橋村。陶峴不僅愛好文學,嫻熟經濟,撰寫《樂錄》,更是一位旅遊愛好者,往往數年不歸,子孫都長大了,可連名字都叫不出來。並且特意造有三條,一條自己用,一條給賓客好友,一條準備膳食,並且帶上自己的家庭樂隊,演奏地方上流行的民族樂曲,慢慢的這種樂曲及演出方式流行於江南,因此被譽為“江南絲竹”。陶峴被譽為“江南絲竹”創始人。他更是我們旅遊界的老祖宗。
下聯講述的就是崑曲創始人之一顧堅,解放前戲劇界認為崑曲是江西魏良輔所創,解放後才發現魏良輔所作《南詞引正》講述:元朝有顧堅者,離崑山30里,居千墩,精於南辭,善做古賦,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於世,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
江西人魏良輔客居在崑山太倉一帶,他與當地的崑山腔創始人共同研究了10年,對崑山腔進行全面革新,創作出了優美動聽、細緻典雅的新曲,被稱為“水磨腔”。
二樓是栩栩如生的再現中國戲曲藝術形象的臘像館。傑出的戲曲家顧堅,一身明代衣著,端坐中堂,手不釋筆,仰首遠視著,像是在給同仁書信商討,又像在構思新的崑曲樂章。沿牆而設的玻璃櫥內展示著中國戲曲表演的經典藝術形象,詳細敘述了崑山腔創始人及同仁創造“崑山腔”的史實,簡述了元曲、四大腔、崑曲和崑劇。其中也概述了中國戲曲與崑曲的發展歷史。

“顧堅紀念館”是瞻仰“崑山腔”創始人。崑曲鼻祖顧堅所成立的紀念館,又稱“四宜小築”,目前建築是崑山市控保單位。座落在古鎮棋盤街之中市,是二進走馬樓式建築,一進為樓門,二進為大廳,中間是天井和廂房,廳堂為“家庭式”小舞台。二為顧堅蠟像“曠師齋”。陳列顧堅著作,南戲、崑曲戲劇櫥窗,還有“中國戲曲發展史”之戲曲蠟像館,史料詳盡,布置玲瓏精緻。

歷史貢獻

崑劇,最初是江蘇崑山一帶民間流行的清曲、小唱。元末明初經戲曲家顧堅的收集、整理、加工,始創了崑山腔,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以及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同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均屬南戲系統。明代傑出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在其論述崑腔唱法的重要著作《曲律》(一名《南詞引正》)中記述:“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辭”、“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由此可以得知,崑劇實創始於末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崑劇的產生功在顧堅,而崑劇得以發展、提高,其功當屬魏良輔。明代嘉靖、隆慶年間,流寓江蘇太倉的魏良輔以崑山腔為基礎,吸收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長處和當地的民間曲調以及北曲唱法,再加豐富,並與當時的老曲家過雲適、笛師謝林泉、洞簫師張梅谷及其弟子,善北曲、長弦索的青年戲曲音樂家張野塘(後被魏招為門婿)等人共同研究,改創出新的崑腔,使之影響逐漸擴大。魏良輔還配合傳奇作家、音樂家梁辰魚(崑山人)創作了第一部符合崑腔韻律的傳奇《綄紗記》。革新後的崑山腔,上演之後,立即轟動,在此後的戲曲舞台上,便競相採用崑山腔演唱,因此,對崑山腔的傳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個人著作

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今佚其事跡魏良輔《南詞引正》有記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