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德馨

顏德馨

顏德馨(1920年~2017年4月17日 ),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疑難病證的研究,學術上推崇氣血學說,診治疑難病證以“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為綱,根據疑難病證的纏綿難愈、證候覆雜等特點,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論,並提出“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和平”是治療疑難病證的主要治則,創立“衡法”觀點,為診治疑難病證建立了一套理論和治療方法。尤其是運用於心腦血管病領域,頗有成效,並於2001年在上海市衛生局領導下組建上海市中醫心腦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目前中心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 2017年4月17日在上海逝世。

基本信息

簡介

顏德馨(1920年~2017年4月17日 ),男,漢,生於江蘇,祖籍山東,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原上海鐵道中心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全國著名中醫理論家、中醫臨床學家。顏老系先賢亞聖顏淵之後裔。自幼從父江南名中醫顏亦魯學醫,復入上海中國醫學院深造,畢業後懸壺於滬上,屢起沉疴,不墜家聲。

人物生平

顏德馨 顏德馨

1920年,出生於江蘇省丹陽縣城北草巷

1939年,上海中國醫學院畢業

1950年,調入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任中醫科主任

1990年,成為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992年,發起創辦了在香港註冊的中醫藥研究中心

1999年,設立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後擴展為上海顏德馨中醫藥基金會

2000年,發起舉辦中醫大師傳承班

2009年,被衛生部等授予的“國醫大師”稱號

2017年4月17日在上海逝世。

職務

曾任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鐵道部專家委員會委員、評審,中醫專業組組長。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研究室主任,上海鐵道中心醫院主任醫師,上海市中醫藥工作諮詢委員會顧問,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成都中醫藥大學名譽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客座教授、長春中醫學院客座教授、美國中國醫學研究院學術顧問。台灣中醫針灸學會、中國醫藥研究會學術顧問等職。

經歷

顏德馨診治病人 顏德馨診治病人

顏老在六十年行醫生涯中,上下求索,勇探未知,不斷創新,善於總結經驗,勤於著書立說。60年代以來,從事“衡法”治則的研究。他根據《黃帝內經》“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之說,認為氣血是人體臟腑、經絡、九竅等一切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提出“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學術觀點及調氣活血為主的“衡法”治則,在中醫治則學研究中,開闢了新的天地,是理論上的一個重大突破。這一法則在八十年代套用於延緩衰老,從事“瘀血與衰老”的科學研究。《人民日報》曾刊出“人體衰老上海有新說”的報導。衡法學說,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還由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根據顏氏學說,拍攝“抗衰老”科技片,參加國際生命科學電影展並獲獎。顏老不僅中醫理論上有創新,在臨床上也醫術精湛,頗有特色,獨樹一幟。對治療疑難雜病、老年病,均取得顯著療效,名揚海內外。

榮譽

1989年榮獲全國鐵路先進個人光榮稱號。1990年經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為全國首屆繼承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工作指導老師,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1994年獲英國劍橋大學世界名人成就貢獻獎及美國名人傳記學會20世紀成就獎。1995年獲首屆“上海市名中醫”稱號。上海市衛生局還拍攝“歧黃一傑——顏德馨傳記”電視片,記錄了顏老為中醫事業作出的輝煌成就。1999年榮獲上海市醫學榮譽獎。顏老慷慨解囊20萬元設“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充分反映顏老對發展中醫藥事業的無限執著和對人才培養的無私奉獻。

成就

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著有《餐芝軒醫集》、《活血化瘀療法臨床實踐》、《醫方囊秘》、《氣血與長壽》、《中國歷代中醫抗衰老秘要》、《顏德馨醫藝薈萃》、《顏德馨診治疑難病秘笈》、《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顏德馨卷》、《衰老合瘀血》等。曾獲多項科技成果獎。

顏老為我國的中醫藥人才建設做出傑出貢獻,是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建設顧問委員會委員。

6月19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北京隆重召開國醫大師表彰暨座談會,對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首屆評選出的30位“國醫大師”進行表彰。獲得首屆國醫大師稱號的30名中醫專家是:王玉川、王綿之、方和謙、鄧鐵濤、朱良春、任繼學、蘇榮扎布(蒙醫)、李玉奇、李濟仁、李振華、李輔仁、吳鹹中、何任、張琪、張燦玾、張學文、張鏡人、陸廣莘、周仲瑛、賀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農、強巴赤列(藏醫)、裘沛然、路志正、顏正華、顏德馨。

瘀血與衰老的關鍵----衡法Ⅱ號抗衰老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獲198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二等獎

《餐芝軒醫集》獲1985年上海市衛生局三等獎

“老年性痴呆的治療”獲第六屆國際針灸及東方學術會議優秀獎

“肝脾在抗衰老中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獲第一屆世界傳統醫學優秀論文及研討會金獎

《氣血與長壽》獲上海市衛生局科技進步獎

自述

幼承家學立志學醫

我出生在江蘇丹陽。父親顏亦魯是名醫賀季衡的門生,建國後先後擔任南京中醫學院附院內科主任、江蘇省腫瘤防治研究所中醫科主任等職務,是全國名老中醫之一。他行醫60餘年,潛心研究中醫經典理論,講究“仁風”,對於病家有求必應,曾醫治了大量內外婦科疑難重病患者。我走上從醫的道路是與父親的言傳身教分不開的。 知醫必先明道。幼時,父親先讓我讀十三經,從漢儒的章句之學開始到宋儒的義理之學,使我先懂得師傳,再從聖賢經傳中尋找

顏德馨 顏德馨

心法的學習路徑。至我12歲時,父親就讓我背頌《內經》、《傷寒》等中醫古代典籍,午夜一燈,曉窗千字,是習以為常的。我雖朝夕誦讀而能背出,但對於其醫理卻似懂非懂。當時,西醫尚不時興,治病主要是靠中醫藥。有一次,一位無錫農民,在他家門口被車子軋傷,大量出血,父親在那位農民的傷口上敷上一把“鐵扇散”,血頓時止住了。又有一次,父親的“餐之軒”醫寓來了一位農民,背上生了一個“陰疽”,高高隆起,發著高燒,痛苦萬分,父親為他施行“火針”,即用一種帶有稜角的針燒紅後直刺患處,膿水大量外流,其苦頓失,燒退炎消。這一件件事情,給我很大觸動,體會到“醫乃仁術”,施救夭橫,足以活人。漸漸地我立志學醫,“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我要像父親一樣做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 於是每逢父親臨診,我就侍診一側,一面看父親怎樣治病,一面幫父親抄方子,聆聽父親教誨,並且把父親的方子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內科、兒科、婦科、喉科、外科整理了幾十本。父親對於脾胃學術之研究,造詣尤深。其在理論上倡導“脾胃既為後天之本,又為諸病之源”的觀點,認為脾統四髒,脾病可波及四髒,四髒有病,亦波及脾,故臨床有心脾、肺脾、肝脾、脾腎同病等病證。在臨床上重視健脾益氣,扶正法則的運用,常從脾論治,靈活化裁。在用藥上也有獨到之處,擅發揮“蒼白朮”等藥物功效,燥濕健脾,扶正固本,使濕去脾自健,脾健濕自化,廣泛套用於內科雜病。臨床遵此,每可應手獲效。如此攻讀數年有餘,熟讀了《內經》、《傷寒》、《金匱》等經典原著,我逐漸掌握了較為系統的中醫理論及臨床基本知識,為今後繼續學習打好了基礎。今臨證數十年,遵循家學,師古酌今,得有今日,緬懷先父,常不能自已。

博採眾家孜孜不倦

在父親身邊學醫數年,謹承庭訓,然而視野畢竟有限。父親鼓勵我要多跟師臨證,廣開學路。於是在1936年,我16歲時,考進了上海中國醫學院。從家庭走進學校,那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在學校,不但要學習傳統中醫理論,而且名醫薈萃,流派紛呈。我隨程門雪、徐小圃、秦伯未、盛心如、單養和、費通甫、祝味菊、章次公等中醫大家學習,以臨床療效為標誌,汲取各家長處,提高了理論認識和臨床實踐水平。在學習過程中,我認為各家各有所長,自成特色,合讀則全,分讀則偏,但接受在我,套用在我,變化亦在我,應以自身為主體,兼收並蓄,擇善而取之,方能學得真諦。 醫之為術,學之易而精之難,行之易而知之難,要實現良醫濟世救人的願望,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否則只能是一句空話。在當時,中醫是國民政府歧視的對象,且“文人相輕”,多數醫生不願傳道。而當時上海名醫程門雪、盛心如卻被譽為“醫之醫”,他們讀書宏博,學術淵深,經驗豐富,樂為青年學子析疑解難。我年輕時在診療過程中也常遇到一些疾病無法解決,記得曾治一大咯血患者,盈盆盈碗,經投犀角地黃湯而不效,意頗惶惑,思索再三而不得解,遂求教於盛心如。盛先生云:可於方中加生軍三錢,當愈。投藥果然效如桴鼓。又治一久熱不退之患者,汗後遍投攻腑、化濁、育陰等法都不為功,請益盛老,囑以小柴胡湯加甜茶葉、馬鞭草,兩劑熱退。後將此法用於多例不明原因之發熱,皆有效驗。一藥之師,感德不忘。我經“醫之醫”教導而得益者,尚有石楠葉之治頭痛;天竺子、臘梅花、鳳凰衣之治小兒百日咳;白茅花蒸豆腐之治大咯血以及附子的振衰救絕等等,沿用至今而不廢。數十年來我承先賢遺風,樂於課徒,循循善誘,以報吾師。 程門雪、秦伯未、章次公諸師均出自丁甘仁先生門下。丁先生為清末名醫,學識經驗豐富,不僅擅治溫熱病,對內傷雜病的辨證立法也頗有創見,常採用傷寒辨六經與溫病辨衛氣營血相結合的辦法,在方藥上則經方與時方綜合運用,打破成規,獨出心裁。我從丁派弟子游,學習其“胃以通為補”、“宣肺氣以疏肝”、“補精必安神”等法用於臨床,療效確顯。

熟讀經典匯通諸家

學好經典著作是學好中醫的關鍵。我的學習方式,是以自學為主。凡在臨診時遇到疑難問題,我常從書本上尋求解答。利用業餘時間,我先後學習了《黃帝內經素問》、《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淺注》、《陳修園七十二種》、《本草備要》、《景岳全書》、《臨證指南醫案》等書。這些經典著作,構建起了中醫自己的生理、病理、藥理、診斷及治療方面的理論體系。此外,我還廣泛閱讀各家學說,尤喜名家醫案醫話,因為這類書通常是前人臨床經驗總結,帶有鮮明的學術個性,讀時每嘆其獨具慧眼和真知灼見,有著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對於西方醫學,我亦粗涉范籬。 書宜讀活,切忌拘泥呆滯。如《內經》為中醫基礎理論典籍,集古代醫學、哲學理論之大成,吸收了當時天文、地理、氣象、物候、曆法、農家、兵家等大量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成就,其中陰陽、五行、六氣對後世影響深遠。但我認為其中還記述了大量疾病學的知識,對疾病從病因病機上作了分析,提出了診斷和鑑別診斷的方法和治療原則,為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以消渴為例,《內經》中有“消癉”,“膈消”,“消肺”,“消中”等不同名稱,並強調五臟虛弱是消渴病的主要病因,故《靈樞?五變》篇說:“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內經》還把消渴病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三種類型,並沿用至今,這些對現世仍有指導意義。 又如《傷寒論》,其以六經為縱軸,從證為橫貫,發微而見隱曲。對於六經辨證,歷代醫家闡幽發微,立論精詳。然我覺得書中鮮明的方證內容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和闡明。其實,《傷寒論》中諸方組成嚴謹,配伍精當,不僅適宜於外感疾病,而且可廣泛適用於內傷雜病。如少陰病為傷寒六經病變發展過程中最危重階段,其雖有寒化和熱化之分,但以寒化證為少陰病本證,故少陰病脈證總綱為“脈微細,但欲寐”。由於脈為心之府,心臟一旦病變,其病理變化必然反映在脈象上。因此我嘗取其中少陰病的方劑治療心血管疾病,如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慢性肺心病、附子湯治冠心病、通脈四逆湯治病態竇房結綜合症等,療效頗為滿意。 對我影響較大的還有張介賓的景岳學說。景岳學說里有不少代表性的學術觀點和制方,我在臨床套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景岳首創陽火與陰火異治,他說:“夫火之為病,有發於陰者,有發於陽者。發於陰者,火自內生也,發於陽者,火自外致也;自內生者五志之火,宜清宜降者也,自外致者,為風熱之火,宜散宜升者也。”臨床體會殊深,如治血證,多取法於清降而獲效,治內科雜證亦多驗案。曾治一喉痹男子,患病多年,疼痛不禁,兼有便行不實,易汗,面白,多方醫治無效,脈數,沉取無力,舌淡苔薄膩,育陰泄熱,清化痰熱俱不為功,乃悟景岳陰火之說,遂予“理陰煎”(熟地、當歸、甘草、肉桂),僅三帖,其痛苦消失。另景岳制方,用之得當,多有神效。如“神香散”(丁香、豆蔻),治脘腹脹痛,兼治口臭,“玉女煎”(石膏、熟地、麥冬、知母、牛膝),治陰虛牙痛,“玉泉散”(石膏、甘草)治消渴,“胎元飲”(人參、當歸、杜仲、烏藥、熟地、白朮、陳皮、甘草)安胎保胎皆效。這些經驗我一直套用於臨床而獲效。

步入醫林著重實踐

從學校畢業後,我便隨父親懸壺于丹滬之間。在丹陽的一段時間裡,我憑著自己的醫學知識,一邊行醫一邊為當時的《新生報》、《中山日報》、《丹報》分別主辦了三個醫藥副刊:《民眾醫藥》、《醫瑣》、《中國醫藥》,傳遞信息,通函問病,深受讀者歡迎。但在解放前,條件落後,加之政府對中醫的輕視,縱有志願,也難以施展。有一次,我去一家外國人辦的醫院給人治病,給外國人認出,被斥之為“末代郎中”,這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更矢志要發揚中醫藥。 解放後,中醫事業如枯木逢春。1953年,我主辦了黃埔區第一聯合診所,任院委主任兼副所長。1956年調入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在這裡我開始潛心研究活血化瘀療法,尤其是其對於血液病的治療。60年代,很多醫院在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時,我都積極參與,深入探索。根據中醫理論,我把白血病分為6個類型:陰虛型、陽虛型、濕熱型、陰陽兩虛型、瘀血型,同時大膽使用雄黃,對患者進行分型治療,轉不治為可治,取得了滿意效果。而後總結髮表論文數篇,如《白血病的辨證論治》、《白血病的綜合治療》、《白血病發病機制試探》、《白血病證治》等,提出了中醫對白血病診斷治療的總體思路,頗得同道的重視。 1958年的中醫政策,使中西醫團結合作,掀起了廣大人民的獻方運動,使過去一些不能醫治的疾病也能得到治療。當時高血壓已成為臨床工作中常見疾病,雖然其病因病理研究有很大進展,可是理想的治療藥物未得到解決。我和同事曾連續以茯苓、丹皮臨床觀察,效果皆不滿意。在獻方運動中,我們在民間單方中選用了車前子單味藥治療高血壓,觀察療效滿意,後又發表了《中藥車前子治療高血壓臨床初步觀察》論文。 同時,我還開始中醫治療腎病進行研究。將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就腎陽虛、腎陰虛、濕熱型、瘀滯型、低蛋白水腫、尿毒症、腎性高血壓、蛋白尿、貧血、血尿等分別列方用藥。還對激素的套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如激素不適宜於陰虛或熱性病患者;知母、甘草、生地可以抗柯氏症,用全鹿丸或右歸丸可以代替激素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我被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被迫停止診務,下放到“五七”幹校鍛鍊。在“靠邊站”的十年中,勞動異常艱苦,除了肉體上的折磨,還有不斷的批鬥和精神上的打擊。但是這些都沒能磨滅我對於中醫的摯愛。我白天勞動,晚上靜心研讀,反覆瀏覽《儒門事親》、《血證論》、《醫林改錯》、《類證治裁》、《醫門法律》等經典醫著,潛心醫業,思考總結既往經驗。“人所欲為,譬如穿池;鑿之不止,必得泉水”,這段艱難經歷使我對中醫的認識得到了升華。

諳熟醫理法中求法

文革結束後,我又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總結這幾十年的臨床實踐,我逐漸發現各種疾病都與氣有關,尤其是久病、怪病等疑難雜證。雖然我從小崇拜父親的成就,但通過長期觀察發覺父親的健脾學說不盡完美,父親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亦為諸病之源。但事實上諸多疑難雜證並非源於脾胃而是源於淤血。為了尋找理論依據,我和同事曾對565例疑難病症患者進行“甲皺微循環”、“血液流變性”等實驗,結果證實這些病人都有血瘀陽性指征,經治療好轉後,實驗室指標也相應好轉。於是,我深感“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的臨床意義重大,由此提出了“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新觀點,進而提出了“衡法”的治療法則。

清代程國彭《醫學心悟》曾提出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種治法理論,這在當時對繼承總結中醫治法起了推動作用。但沿襲至今,中醫治療學已大有進展,“八法”已不能包括中醫所有治法。我認為人體氣血循經而行,環流不息,濡養全身,若因各種原因而出現血行不暢,或血液瘀滯,或血不循經而外溢,均可形成血瘀。瘀阻脈道內外,既影響血液正常運行,又干擾氣機正常出入,以致機體陰陽氣血失衡,遂疾病叢生。“衡法”即是通過治氣療血來疏通臟腑氣血,使血液暢通,氣機升降有度,平衡陰陽,從而祛除各種致病因子。所謂“衡”者,《禮記·曲禮下》謂,“大夫衡視”,猶言平。《荀子·禮論》謂:“衡誠懸矣”,系指秤桿。可見衡有平衡和權衡之義,能較全面反映其疏通氣血,平衡陰陽作用。王清任曾謂:“周身之氣通而不滯,血活而不瘀,氣通血活,何患不除。”在治療上,“衡法”以“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為綱辨治各種病證,以活血化瘀,行氣益氣等藥味為主,或從氣治,或從血治,或氣血雙治,處方用藥當多從“通”字著眼,以調氣血而安臟腑為治療原則。可歸納為10種配伍方法,靈活運用,療效卓著,適用於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等多種疾病,尤其運用於心腦血管病領域,頗有效驗。

2001年在上海市衛生局領導下組建上海市中醫心腦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我作為該中心學術帶頭人,目前中心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 臨床根據“衡法”治則,採用活血化瘀法常能治療疑難雜症。1986年1月20日上海《新民晚報》報導了一則醫案。有一19歲少女從小患左上肢血管瘤,左手背、手指、前臂腫脹、疼痛、不能勞動。左前手臂周徑為39厘米,左手背周徑為28厘米,青筋暴露,需著袖口特大的衣服。X片顯示:左前臂及手背血管瘤,尺骨中下段增粗,尺橈遠端關節脫位。院外會診認為已無法保留,擬予截肢治療。我用清熱化瘀,軟堅清瘤之法治療,二年後左前手臂周徑縮小為26厘米,能穿著普通衣服,避免截肢,恢復勞動力,分配在某無線電廠工作。 又如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紅細胞220萬/立方毫米,血色素5克,白細胞2800/立方毫米,網織細胞0.1%,骨髓穿刺結果:骨髓部分抑制。面色不華,神疲乏力,齒衄,鞏膜及眶周色素沉著,脈細緩,舌淡紅,苔薄膩。一般認為是氣血、肝腎的虧虛,而我認為乃因瘀濁膠滯,而使生化無權,應先以宣暢氣血為第一步。處方用的全是活血化瘀之品,七帖後,紅細胞310/立方毫米,血色素8.3克,白細胞5000/立方毫米,血小板8000/立方毫米,又服21帖後獲致緩解。 運用衡法出奇制勝治療心腦血管病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如套用溫陽活血法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使不少患者心絞痛發作明顯減少,減少硝酸類藥物劑量,有些患者甚至停用西藥。如王某某,女,60歲,冠心病心絞痛頻繁發作1年余,經用多種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改用溫陽活血法1月後,心絞痛基本消失,以往所服擴冠藥也逐漸減量。我運用益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介入療法後再狹窄,為中醫中藥治療本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如徐某,女,海外華僑,因患冠心病回國做介入治療,術後心絞痛依然頻發,經用上法後心絞痛明顯減少,活動後也不發作。 以上許多醫案都被收載於余所著的《活血化瘀療法臨床實踐》、《顏德馨診治疑難病秘笈》、《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顏德馨卷》等書中。這些臨床經驗還轉化為科研成果並通過科研鑑定,多次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

後來,我又將氣血學說和“衡法”治則套用於抗衰老領域。我認為衰老的本質為氣血失調,氣虛血瘀,其中“虛”是現象,“瘀”是本質,“虛”是歸宿,“瘀”是原因。因為任何一種病因和各種疾病的發生均將影響氣血的正常循行,首先出現氣血失和,流通受阻,瘀血停滯。由於瘀血的存在,氣血失去平衡,臟腑得不到正常濡養,後才出現臟腑虛衰,精氣神虧耗,氣化功能受損,臟腑生理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加重氣血失衡,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後臟腑功能衰老以至死亡。且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與自然界和疾病的不斷鬥爭中,正氣必然受到消耗,由於氣虛推動血液無力,更加重了瘀血的阻滯,形成一種“虛實挾雜”、“氣虛血瘀”的局面。 所以,瘀血實邪乃人體衰老之主要因素,欲謀長壽之道,必需消除導致衰老的因子——瘀血。消除瘀血最妥善的方法是“固本清源”,清源者正所以為了固本,固本者也所以為清源服務,因氣行則血行,益氣有利於化瘀。臨床所見,人體進入老年,都有明顯的瘀血存在,例如色素沉著,皮膚粗糙,老年斑的出現,鞏膜混濁等,都是典型的瘀血體徵,而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前列腺肥大、頸椎病等都是瘀血病理的體現,也是最常見的導致衰老和致死的原因。經過臨床證實,套用調氣活血為主的衡法能治療許多傳統上認為是“腎虧”的陽痿、脫髮、耳聾、眩暈等等,也可反證這一觀點的可信性。1989年,我主持的“瘀血與衰老”科研項目,提出了瘀血實邪乃人體衰老之主因的新觀點,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其研究成果曾刊載於人民日報頭版,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根據該科研成果攝成《抗衰老》科教片,曾向全國放映,反響熱烈。

抗擊熱病中醫尤效

急性熱病是指以發熱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病,常見於各種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筆者為孟河馬培之學派傳人,先太師賀季衡以善治溫熱病而著稱於世,其用藥多有獨到之處,收效特著,使我深受其益。如三石湯之退熱存陰;薄荷與石斛同打、豆豉與鮮生地同用,辛透與甘寒同用,透邪而不傷津;玉樞丹之內服外敷;辟瘟丹治濕熱交蒸;桂枝龍骨牡蠣法之治陰陽離決;四磨飲子在溫熱病之套用以及洋酒白蘭地內服外敷,因證施治,均有獨到之處。 對於熱病的治療我主張衛表先汗,注重透邪,倡導寒溫並用,創羌英湯(羌活、大青葉、蒲公英)發汗退熱,投之輒效;邪入氣分,傳變速,變化多,治療需審度時機,或通腑,或化濕,或泄熱,或化痰,及時杜其發展;病入營血,重在清營泄熱,藥用鮮生地、鮮菖蒲、大青葉等,如有血瘀徵象,參入化瘀之品,其效益彰;熱入血分,傷津耗陰,疾病後期保陰尤需重視,取皮尾參、麥冬、蘆根、竹葉、鮮石斛等,常可使氣陰得復。對於里熱始盛者,即用生石膏,劑量宜大,因為急性熱病的主要病機是:毒隨邪入、熱由毒生、熱毒相搏、瞬息傳變。石膏能迅速祛除病原,杜絕熱勢的蔓延。石膏用量可達90克至250克,熱淫所勝,非此莫屬。

2002年11月至2003年上半年,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流行,中醫藥學在與非典的抗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評價。我有幸親自參與這一特殊戰役,特別在上海、廣東、香港等地的治療中,我發揮運用賀太師之經驗,獲得意外之效果。我認為“非典”作為一種急性傳染病,由於流行區域不同、患者體質差異以及病程長短不一,臨床表現因而不盡相同,所以必須“有是證,用是藥”,堅持辨證論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早期注重透表、宣達,逐邪外出,慎勿失表。方可選銀翹散。病將由表入里,則用麻杏石甘湯。中期重視兼邪的論治,如痰、瘀、濕的治療,提倡用葶藶子清熱豁痰以治療呼吸窘迫。生半夏也為習用之品,其經驗表明生半夏與生薑先煎30分鐘,非但無毒,而療效遠勝制半夏。活血化瘀則有助於炎症的吸收,如清熱化瘀之赤芍、丹皮、丹參等。對“非典”發病中產生的肺纖維化,則倡用化瘀軟堅法治療,認為蟲類搜剔之品可獲一定療效,藥如生蒲黃、穿山甲、生牡蠣、海藻、昆布等。治濕則賞用蒼朮,量常用至15g。並多配伍黃連、厚朴、菖蒲、佩蘭等品。若正治不效,可試用旁治之法,所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雖不小便不利、下肢浮腫等症,也可用五苓散旁敲側擊。後期則需根據邪正相爭的變化而扶正以達邪。濕盛者多易傷陽,熱盛者多易傷陰。李東垣清暑益氣湯益氣養陰,清熱化濕,用於後期患者多能中的。若陽虛厥脫,當機立斷選用參附註射液靜脈滴注,氣陰兩虛厥脫則宜生脈注射液。

實踐表明這些經驗和方法在治療“非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4年2月吳儀同志在全國中醫藥會議上,肯定了中醫在抗非典工作中的成績,要堅持繼承創新,決不能丟棄好的,也不能拒絕新的。中醫診治急性熱病是個寶庫,數千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今日中青年中醫由於種種原因已很少接觸到包括急性熱病在內的急症,但非典的教訓告訴我們,完全有必要培養中青年中醫師處理急性熱病的能力,並將一批具有較好辨證論治水平的中醫師組織起來建立中醫治療急性熱病應急網路,全面介入,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一個觀點三個傾向

常有青年醫生詢問我診治之訣竅,我認為中醫在診療過程中既要遵循“整體觀點”和“辨證施治”原則,又要力求用“一元論”的觀點分析研究疾病發展過程及其在各階段表現出的不同臨床症狀。只有這樣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質,確定治法和用藥,以取得較好的療效,或許訣竅就在這裡。高明的醫生,貴在審證明而用藥準。然而,人體多奧妙,臟腑不能言,正如張機所說:“人稟五藏,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然凡病情複雜、隱蔽、或多方面相互牽涉時,必須有一個起決定和影響作用的症狀,而其它症狀都是隨著這一症狀的產生而產生,隨著這一症狀的轉變而轉變。

“一元論”思想的根本特點是從現象的不同組合來判斷現象系統徵候的特異性質,臨床思維漸進的蹤跡,基本上先有演繹,再有歸納,其中互貫著“一元論”思想。“候之所始,道之所生”,這裡病機分析是為醫生提供症狀間相互聯繫和尋找到起決定作用症狀的最有效方法。曾治療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時神昏譫語,實驗室檢查蛋白比例倒置,鋇透示食道下端及胃底靜脈曲張,診斷明確門脈高壓症。經輸血、中藥治療,出血遂止,鏇即出現高熱、浮腫、腹水、並迅速加劇,空腹血糖13.8mmol/L,用保肝、降糖、利尿、放腹水等綜合治療,病勢有增無減,會診時已腹大如瓮,臍凸足底平,奄奄待斃,總的印象是實不耐攻,虛不受補。用東垣天真丹出入為方,輕補緩攻,立足於助氣化、展氣機、藥後頗合病機,二便暢利,腹笥漸松、精神、胃納轉佳,改從丹溪大溫中丸法啟脾陽,逐凝聚、宣經氣、利腑道。連服43劑,腹水消失,血糖初平,肌肉漸充,一改枯索之態。由此可知,每一種症狀都有一定臨床意義,而真正能反映這許多症狀本質的乃是三焦氣化失司,而並非是脾虛或水濕內停,若一味補氣健脾必致壅滿更甚,一味逐水又將耗氣傷正。

從症到到證候的認識是中醫系統辨證的結果,症與證本質之間的聯繫,全靠一元論思想統率,攻克主要矛盾,其它便迎刃而解了。 我從醫70餘年,診治疾病數萬千,於臨床治療中摸索出三條思路,頗有收穫,今向同道供一得之愚,述之如下。其一為“振奮陽氣”,陽氣之與人體強弱有密切關係,對久治不愈的證候,輒加附子,往往能獲取意外效果。曾治一腎小盞結石患者,已服中藥數百劑,專科醫學認為其結石嵌頓,部位屬不易移動處,非手術絕難奏效,但患者體氣贏弱,不願手術,遂一反常法,投溫陽利氣、排石行水,用附桂石苓湯加莪術、王不留行,7劑後排出黃豆大結石2枚,複查腎盂積水消失,腎功能恢復。蓋取氣化不及州都義,其效如響斯應。其二從“血為百病之胎”立法,採用活血化瘀藥物攻克疑難雜證,亦多殊功。王清任講“氣通血活,何患不除”,唐容川謂“一切不治之症皆因不善祛瘀之故”,征諸臨床,確有至理。曾治一持續3年不愈之呃逆患者,遍用常法不效,投通竅活血湯2劑而瘳。其三謂“脾統四髒”,人體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皆賴脾胃之轉輸水谷精微,脾榮則四髒皆榮,脾衰則四髒俱衰。有一老年患者久病內臟下垂、低鉀症、肺氣腫、備嘗補腎、補肺、補脾之藥、終鮮有效,遂於前醫方中加入蒼朮、升麻、荷葉、粳米、頹象一舉而振。於是得出結論:實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運脾,四季脾旺則不受邪。

膏方經驗以供參考

在冬至到立春之間服用膏方進補,是我國人民的傳統,在江南特為盛行。孟河派處於魚米之鄉,尤多問津。家父為馬培之再傳弟子,我少時曾經涉獵,後負笈申江,隨秦師伯未,專攻進補之道。 膏方俗稱膏滋藥,是將中藥加水煎煮後濾渣,再加輔料而成的膏狀製劑,具有滋補強身,抗衰延年,治病糾偏等多種作用。膏方一般由三十味左右中藥組成,服用時間較長。因此,制訂膏方更應注重針對性。所謂針對性,即應該根據病者的疾病性質和體質類型,經辨證後配方制膏,一人一方,量體用藥,方能達到增強體質,祛病延年目的。我的經驗是:

1、重視脈案書寫,辨證立法膏方不僅是滋補強壯的藥品,更是治療慢性疾病的最佳劑型,所以膏方的制訂,首當重視辨證論治。醫家應從病者錯綜複雜的症狀中,分析其病因病位,正氣之盛衰,病邪之深淺,探求疾病之根源,從而確定固本清源的方藥,這套理、法、方、藥的中醫特色,必須充分體現在膏方的脈案中,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否則病者服後,肯定弊多利少。

2、分析體質差異,量體用藥人體體質的減弱,是病邪得以侵襲,導致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而體質每因年齡、性別等不同而異,故選方用藥也不盡相同:如老年人髒氣衰退,氣血運行遲緩,膏方中多佐活血行氣之品;婦女以肝為先天,易於肝氣鬱滯,故宜輔以疏肝理氣之藥;小兒為純陽之體,不能過早服用本品,十四歲之前以健運脾土為主,十四歲之後也僅宜六味地黃丸之類。先師秦伯未先生開膏方,總以白朮﹑山藥為君,先嚴亦魯公不輕易為孩童開膏方,偶爾為之,也不過以南沙參﹑白朮加六味地黃為主,均具法度。

3、調暢氣血陰陽,以平為期利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陰陽氣血的不平衡,以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是中醫養生和治病最基本的主體思想,也是制訂膏方的主要原則。臨床所及,中老年人由於髒氣漸衰,運血無力,而呈現虛實夾雜的病理狀態,對此若一味投補,補其有餘,實其所實,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膏方用藥,既要考慮“行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也應根據病者的症狀,針對瘀血等病理產物,適當加以理氣活血之品,疏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致陰陽平衡。

4、運脾健胃,以喜為補膏方內多含補益氣血陰陽的藥物,其性粘膩難化,若純補峻補,每每會妨礙氣血,與健康無益,故配伍用藥,至為關鍵。清代名醫葉天士曾謂:“胃以喜為補”,口服膏方後,胃中舒服,能消化吸收,方可言補,故制訂膏方,總宜佐以運脾健胃之品:或取檀香拌炒麥芽,以醒脾開胃;或用桔梗、枳殼、一升一降,以升清降濁。臨床尤其喜用蒼朮一味,其氣辛香,為運脾要藥,加入眾多滋膩補品中,則能消除補藥粘膩之性,而起贊助脾運吸收之功。中醫習慣在膏方進補前,服一些開路藥,或祛除外邪,或消除宿滯,或運脾健胃,處處照顧脾胃的運化功能,確具至理。

5、通補相兼,動靜結合民間常有以驢皮膠加南貨制膏進補,造成腹脹便溏等不良反應,因其不符合“通補相兼,動靜結合”的原則,補品為“靜藥”,必須配以辛香走竄之“動藥”,動靜結合,才能補而不滯,臨床可針對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梗死、糖尿病等,辨證選用“動藥”,例取附子溫寒解凝,振奮心陽;大黃、決明子通腑排毒,降低血脂;葛根、丹參活血化瘀,淨化血液等,與補藥相配,相使相成,而起到固本清源之效。 回首歧黃路,悠悠七十年,人生有涯而醫無涯。中醫學源遠流長,蘊藏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我的感觸是:要學好中醫,首先必須要有獻身祖國中醫藥事業的決心,志不堅則智不達,如果對一門學問沒有信心,又怎能學好它呢?其次學醫要邊讀書,邊臨床,既要繼承前人的寶貴經驗,又要具備開拓思想及實踐創新精神,要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和篤行的治學態度,刻苦專研,鍥而不捨,如此則臨床療效必能得到提高,功夫是不負有心人的。長江後浪推前浪,願後學諸君勤勉奮鬥,實現中醫學術的發展與提高。

衡法

衡法之父

◆他繼承家學,又入科班學習,在綜合醫院率先開闢中醫病區。

◆他提出白血病中醫證治分型和有效藥物,提升了中醫急性熱病的診療能力。

◆他發展氣血學說,創立“衡法”,豐富了中醫治則學,揭示了人體衰老奧秘,開拓疑難雜症治療和養生長壽新途徑。

顏德馨和醫生們探討 顏德馨和醫生們探討

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原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的樓群中,矗立著一座已有近30年歷史的中醫樓。上海市中醫心腦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就設在這裡。一家綜合醫院設立中醫樓十分罕見,這些都緣於這裡有一位名揚海內外的中醫大家顏德馨。

在中醫界,顏德馨最為人稱道的是創立了調氣活血的“衡法”治則,把傳統氣血學說發展到一個新高度,為治療各科疑難雜病、老年病開拓出新途徑。對於有志於活血化瘀之道的研究者來說,顏德馨是這一領域不可繞過的高峰。

學業

兼得家傳與院校教育之澤

顏德馨是名醫傳人,也是科班出身。他深厚的中醫學功底,既得之於家學淵源,也得之於學校教育。他常懷向學之心,博採眾長,打下了堅實的臨床基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八十九年前,江蘇省丹陽縣的名醫顏亦魯為其子取名德馨,希望其繼承詩禮傳家之風。

顏德馨祖籍山東,系孔子的弟子顏回的後裔。其父顏亦魯師從江南孟和醫派名家何季衡學醫,其後在丹陽縣城北草巷本宅開設餐芝堂診所為業,以擅長治療腸胃病、婦科疾病和多種疑難雜症而名噪江淮。

顏德馨7歲開始讀書習字,後拜當地名儒習誦傳統文化,9歲入新式國小就學,12歲開始學習中醫學著作,後又常隨父侍診,對繼承父親的仁心醫術早已心存嚮往之情。

對讀書之道,顏德馨後來常言:“猛火煮,慢火燉”,這正是亦魯先生庭訓之辭。所謂猛火煮,指須博覽群書,博聞強記;所謂慢火燉,指須經常溫習,反覆研習。兩者不可偏廢,則學思並進,功到自然成。

初讀《黃帝內經》之時,老師讓其每日背誦一章,若背不出,就會用木尺打手心作為懲罰。顏德馨無法領悟其中的含義時,父親鼓勵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時間久了,自然會有所感悟。”為此,他常常挑燈夜讀。

年稍長,他就常隨父出診,診後還要陪父親整理診治病案方藥,對亦魯先生秉持的脾胃學說以及臨床經驗有所體會和感悟,並逐漸樹立了固護脾胃的學術思想。

顏德馨16歲時考取上海中國醫學院,得以跟著滬上不同流派、不同科別的中醫名家學習,使學業躍升到一個新境界。學校課程設定十分完備,除修習國文、外語課外,中醫基礎課列了《黃帝內經》、《傷寒論》、《溫病學》等十幾門;臨床則涉及雜病學、外科學、婦產科學等。此外,還專門開設了生理學、解剖學、西醫外科和傳染病學等西醫課程。

顏德馨學習興趣濃厚,課上課下表現十分活躍。他參加了“課餘醫藥研究會”,與同學一起建立了中藥藥圃,研製了一批中藥製劑,並編輯出版了《康寧醫刊》,以討論交流學習心得,共促學業。

在近兩年的臨床實習期間,他先後跟隨徐小圃、秦伯未、盛心如、單養和、費通甫、祝味菊等中醫大家抄方和蒐集、整理醫方醫案,並得帶教老師指導點評,受益匪淺。

即使在畢業後到醫院就職,或隨父親懸壺于丹滬之間,顏德馨仍然保持著求學問道的進取心。當時上海名醫程門雪、盛心如、張贊臣等深為醫林稱頌。顏德馨時常登門拜訪,索解請益,每有所獲。“胃以通為補”、“宣肺氣以舒肝氣”、“補精必安神”等診療思想,“傷寒辨六經”、“溫熱病衛氣營血相結合”的辨證方法,使用石楠葉治療頭痛,使用天竺子、臘梅花、鳳凰衣治療小兒百日咳,使用白茅花蒸豆腐治療大咯血以及使用附子振衰救絕等診療方法,他皆能博採眾家,擇善而取之。

醫業

70年臨床實踐多建樹

他妙手仁心,口碑載道,在綜合醫院率先開闢中醫病區;他首先提出白血病的中醫分型證治,發現療效顯著的中藥藥物;抗擊“非典”建功,增強了中醫急性熱病診治能力

作為年輕的中醫,剛剛畢業的顏德馨很快就讓人刮目相看。有一位肺膿瘍病人,因肺纖維化而出現空洞,高燒持續不退,情況危急,幾個西醫治療方案都起效甚微。顏德馨主動提出使用中醫治療。他診脈辨證,並以魚腥草為主的藥方施治。他親自熬藥,並連續陪護病人3個晝夜,細心觀察服藥反應,終於使病人高燒退下,症狀改善。

顏德馨用傳統中醫療法先後治好了一批患肺膿瘍、肺吸蟲病的病人。隨著臨證的積累,他總是在深入了解並全面把握患者的體質、病因、病證等綜合因素的基礎上,拓寬治療思路,並以良好的療效,贏得了口碑。

1945年抗戰勝利,顏德馨看到百姓貧苦,缺醫少藥,遂著手創辦“德社”,免費為兒童接種疫苗,免費施診給藥,還為丹陽兩家報紙開闢“中華醫藥”、“民族醫藥”副刊達60餘期,普及醫學常識,在當地產生很大影響,因而被公推為丹陽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新中國建立後,顏德馨停辦私人診所,調入上海鐵路中心醫院,並擔任中醫科主任。為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的治療作用,在上海市的綜合醫院裡他率先建立了中醫病區,並提出了“創新與繼承相結合,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科學研究與中醫特色相結合”的原則。數十年後,他成為滬上乃至全國屈指可數的中醫大家。

上世紀50年代後期,血液病發病率升高,西醫治療方法單一,療效不佳。他迎難而上,開始積極探索中醫治療血液病的有效藥物。為此,他一方面尋找機會,儘量多地觀察病例,參與多家醫院血液病人的治療;一方面深入鑽研醫學著作,特別是清代著名醫家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深入鑽研了中醫氣血理論。他與同事合作,對565例疑難病患者進行“甲皺襞循環”、“血液流變學”等的數據觀察,證實了血瘀陽性指征的普遍性,同時證實了經活血化瘀治療後,白血病病人不僅症狀改善,相應的實驗室指標也明顯好轉。

他認為,白血病屬於中醫學的溫毒、虛勞、症瘕、積聚等範疇。通過文獻梳理,他發現犀角能使白細胞迅速降低,迅速退熱,緩解出血。在臨床觀察中,他還發現砷劑可治療各種急性白血病,率先提出雄黃是抑制白血病的有效藥物。

“文革”中顏德馨一度下放,但他仍儘量想方設法尋找臨床機會,尤其是關注於中醫氣血理論的研究和套用,在“文革”後的第二年,他就出版了《活血化瘀療法臨床實踐》一書。

2003年,非典來襲。顏德馨受命擔任上海市中醫防治專家組顧問、上海市中醫治療指導組組長及華東地區防治非典首席科學家。他不顧高齡,不畏風險,深入到傳染病醫院,並總結出非典的病機要點:熱、濕、瘀、痰、虛五字。創製了“扶正祛邪方”。他指出,須“有是證,用是藥”,堅持辨證論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早期注重透表、宣達,逐邪外出,慎勿失表;中期重視兼邪的論治,如痰、瘀、濕的治療;後期則需根據邪正相爭的變化而扶正以達邪。實踐表明這些經驗和方法凸顯了中醫藥治療熱病的優勢。廣東、香港等地的防治“非典”工作也得到他的指導而獲益良多。

此後,為系統研究中醫藥治療非典、登革熱、禽流感等急性熱病的辨證論治,顏德馨以首席科學家的身份參與上海市科委的重大項目“中醫防治急性熱病應急網路”建設。近年來,該網路的日益完善,豐富了中醫急證診治內涵,增強了中醫急診能力。

學術

發展氣血學說 首倡“衡法”

他認為氣血是臨床辨證的基礎,提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學術觀點,他首倡中醫治病“八法”之外的“衡法”,揭示人體衰老的奧秘,為疑難雜症和老年病診治開拓了新途徑

“你要超過我,才能真正算我的繼承人”,父親曾這樣教誨他,他做到了。在氣血學說的深入研究中,顏德馨可謂是當代攀高登頂、收穫頗豐的探索者。

他提出了“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學術觀點及調氣活血為主的“衡法”治則,在中醫治則學研究中,開闢了新的天地,這一法則在上世紀80年代還套用於“瘀血與衰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顏德馨(右) 顏德馨(右)

儘管從小崇拜父親的成就,但顏德馨逐漸發現父親的健脾學說仍不盡完美,顏德馨發覺諸多雜症並非源於脾胃而是源於瘀血。

臨床中,他積極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各種內外科疾病,並進行了多年潛心研究。他總結,中醫“辨證八綱”中雖然沒有氣血二字,但氣血內容貫穿於八綱之中,故可認為氣血病變是臨床辨證的基礎,也是疑難病證的辨證基礎。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瘀血是氣血不和的重要因素。而活血化瘀能夠疏通氣血,調整陰陽,平衡氣血,其作用超越了前人“通行血脈,消除瘀血”的含義。

他研究發現,中醫治病講究“陰平陽秘”,根據病人的陰陽消長的過程立方用藥,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但在臨床上又確實存在著局限性。他通過臨床總結和實踐驗證,提出了人體的健康與長壽在於“調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致和平的”衡法論。所謂衡法,具有平衡和權衡的意義。衡法的組成,以活血化瘀藥為主,配以行氣、益氣的藥組合而成,能夠調暢氣血,平衡陰陽,發揮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的作用,適用於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等多種疾病。

顏德馨的衡法分為升降氣機法、降氣平逆法、補氣昇陽法、清熱活血法等十餘種治則與方法。這些方法對冠心病、白血病、肝硬化等都有療效。

由此出發,顏德馨在隨後的研究中提出,人體衰老的主要機制就在於氣血失調,內環境失衡,而內環境失衡則是由於瘀血的存在。他所明確的以調整氣血法延緩衰老,與過去補腎、健脾等方法抗衰老的理論截然不同。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據此拍攝了科教片《抗衰老——氣血與長壽》,參加了以“生命的科學”為主題的國際科教電影節,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廣泛重視和強烈反響。他研究出的以益氣活血為宗旨的“衡法聖方”系列中成藥,是抗衰老研究的一大成果,服用後可促進機體的氣化作用,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液的流速,使機體主要內臟器官得到正常的供血,發揮正常的生理作用。

顏德馨強調對血瘀證的診斷當以四診為主,實驗室檢查為輔,並結合病史,從症狀、體徵、病史、實驗室四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和診斷,此即“顏氏血瘀證診斷法”。在治療上則將衡法融匯其中,用於治療各種老年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療效非常顯著。

他主持的課題“瘀血與衰老的關係——衡法II號抗衰老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提出了瘀血實邪乃人體衰老之主因的新觀點,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相關課題列入國家“973”計畫專項之中。

傳承

惟願中醫學術代代傳

顏德馨 顏德馨

他上書陳情,為中醫事業發展呼籲;他講學授徒,為人才培養傾注心血;他著書立說,為學術傳承添磚加瓦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顏德馨仍飽含激情,堅守著中醫陣地。雖年屆九旬,他每月還要出半天門診。而他多年來,上書陳情,講學授徒,著書立說,為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奔波操勞,對此他常笑言,不知老之至也。

他曾多次與鄧鐵濤、任繼學諸老聯名上書中央領導,就中醫編制、中醫教育等列陳己見。

他曾數次往返於北京與上海之間,爭取到鐵道部的支持,於1980年建成了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中醫實驗大樓。

他於1992年發起創辦了在香港註冊的中醫藥研究中心,為滬、台、港建立了首箇中醫藥學術聯盟。他收台灣中醫師邱維昌為學生,成為海峽兩岸第一對中醫師徒。

他還多次應邀出國講學,被美國及港澳台機構聘請為特約研究員和學術顧問。

他在1999年2月行醫60周年之際,捐資20餘萬元,設立“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此後又追加資金,2005年擴展為“上海顏德馨中醫藥基金會”,致力於鼓勵青年中醫藥人才脫穎而出。

他倡導舉辦“中醫大師傳承班”,加強學生對中醫經典原著研讀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首次啟動了在綜合性大學中進行中醫教育改革的試點項目。

中醫藥人才的培養關係事業發展根基,對此,他傾注了大量心血,積極帶教進修生、博士生、學術繼承人。他不辭辛勞,登台講課,勤於查房,隨時講解,理論聯繫實際,循循善誘,他常以先哲墨子“志不堅,智不達”勉勵學生。他還教育學生要多讀經典、早讀經典,尤其是《黃帝內經》;要開放思路、廣泛閱讀。除了熟讀經典著作,還要系統研讀各家學說,廣泛涉獵筆記小說、醫論醫案、醫話藥話等;要多拜老師,學習各流派的經驗。

他曾詼諧地說:“相傳清代名醫葉天士曾拜過十七位老師,而我所拜過的老師怕遠不止十七人了”,“數十年我承先賢之遺風,樂於課徒,循循善誘,以報我師。願我同道能將中醫學術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為了傳承個人臨證心得,他著書立說,多年不輟。其出版的《活血化瘀療法臨床實踐》,並獲雲南省優秀科技圖書三等獎,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根據他的氣血理論,拍攝《抗衰老》科教片,向全世界發行;1992年,他的專著《氣血與長壽》出版,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次年,《中國歷代中醫抗衰老秘要》出版,其間,還先後出版了《顏德馨醫藝薈萃》、《顏德馨先生診治疑難病秘笈》、《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顏德馨卷》、《中國百年百名臨床家叢書·顏德馨卷》、《顏德馨臨床經驗輯要》等,全面反映了其60多年的臨證經驗。

對教學之道,他曾有三句話精彩總結:第一句話是,教學中絕對維護中醫的主題思想;第二句話是:中醫是實踐醫學,“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診多”;第三句話,學中醫必須在思想上掃除民族虛無主義,要堅信中醫具有光明燦爛的前途,中醫將為人類創造最大的財富,中醫工作者在學習、工作中必須嚴謹、勤奮、攀高。

當代名醫(一)

在他們成為醫學事業中的一員時,他們嚴肅地保證將他們的一生奉獻於為人類服務,他們用良心和尊嚴來行使他們的職業,病人的健康將是他們首先考慮的, 極盡所能來保持醫學職業的榮譽和可貴的傳統,他們對人的生命,從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的尊重,即使在威脅下,也決不將他們的醫學知識用於違反人道主義規範的事情。

第一屆中國醫師獎(名單)

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醫師行業最高獎,其宗旨是通過表彰獎勵醫師隊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展示當代醫師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精神風貌。前七屆是每年評選一次,根據衛生部的指示,之後的中國醫師獎評選每二年進行一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