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天

張應天

張應天(1930年2月—2017年11月22日),男,漢族。1930年2月出生。主任醫師,外科教授。1955年畢業於中南同濟醫學院。發表論文50多篇,主編專著4部。其對急性重症胰腺炎所致腹腔高壓綜合徵的研究成果居國內領先水平。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武漢市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十佳服務明星等稱號。曾武漢市第六醫院院長、名譽院長。 2017年11月22日,張應天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病逝,享年87歲。

基本信息

人物榮譽

1981年至1986年連續六年被武漢市衛生局評為先進工作者;

1985年被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模範教師”稱號;

1986年北武漢市衛生局評為優秀黨員;

1986年被湖北省衛生廳評為先進工作者;

1991年被武漢市總工會授予“武漢市第八屆勞動模範”稱號;

1992年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3年被國家教委、國家人事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997年被市總工會授予“武漢市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1998年被評為武漢市衛生系統“十佳醫務工作者”;

2002年被評為武漢市科普工作先進個人;

2003年被武漢市總工會評為“老模範新貢獻標兵”;

2003年被評為武漢市優秀共產黨員;

2004年6月獲首屆“中國醫師獎”;

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武漢市“十大新聞人物”。

主要事跡

張應天教授是人民的好醫生,他從醫五十年來,在自己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廉潔行醫,始終如一,以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技,挽救了無數病人的生命,創造了不少醫學奇蹟,深受患者愛戴的同行的尊重。

張應天教授是武漢市衛生戰線醫德、醫術皆優的突出代表,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先進典型,是廣大醫務人員的一面旗幟。

他始終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落實到醫療服務的全過程。他對病人不分貴賤,為了病人勇擔風險,敢於創新,不怕挫折,創造了不少醫學奇蹟,在同行中享有較高威望;他對病人如親人,為病人節約每一分錢,不需要做的檢查絕不讓病人多做,能用國產藥絕不用進口藥,能用低價藥絕不用高價藥;他對收“紅包”、“回扣”深惡痛絕,哪怕到外院會診,也絕不收受“會診費”;他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總是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中青年醫生;他從擔任市六醫院外科主任起,20年如一日,嚴格執行讀書報告會、手術分級、三級醫生管理等制度,有計畫有目的地給年輕人出課題、壓擔子,鞭策他們前進,一批中青年專家迅速成長。在他的主持、指導下,市六醫院普外科先後完成了21項科研成果。2004年10月中共武漢市委作出決定,在全市廣泛開展向張應天同志學習的活動。2004年11月,湖北省衛生廳號召全省衛生戰線廣大義務工作者向張應天同志學習。

人物逝世

2017年11月22日凌晨3時15分,中國著名外科學專家、武漢市第六醫院原院長張應天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病逝,享年87歲。

第一屆中國醫師獎(名單)

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醫師行業最高獎,其宗旨是通過表彰獎勵醫師隊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展示當代醫師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精神風貌。前七屆是每年評選一次,根據衛生部的指示,之後的中國醫師獎評選每二年進行一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