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臂

頸臂

頸臂,經外奇穴名。出自《芒針療法》。位於頸部,位於鎖骨內1/3與外2/3交點處直上1寸,胸鎖乳突肌鎖骨頭肌腹後緣處取穴,,左右計2穴。布有頸皮神經、鎖骨上神經、臂叢神經和膈神經。主治上肢麻木,偏癱,臂叢神經痛,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肩背風濕症,上肢肌肉萎縮等。沿水平方向直刺0.5-0.8寸;一般不灸;不宜深刺。

名稱釋義

頸,指頸部;臂,指臂叢神經。本穴位於頸部臂叢神經之上,具有治療肩臂病症之作用,故名。

功能作用

祛風止痛,舒經活絡。

定位

位於鎖骨內1/3與外2/3交點處直上1寸,胸鎖乳突肌鎖骨頭肌腹後緣處取穴,左右計2穴。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後緣外鎖骨上窩,肌肉表層為胸鎖乳突肌,深層為中、前斜角肌;有頸淺動脈、頸外側淺靜脈;布有頸皮神經、鎖骨上神經、臂叢神經和膈神經。

主治

上肢麻木,偏癱,臂叢神經痛,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肩背風濕症,上肢肌肉萎縮等。

操作

沿水平方向直刺0.5-0.8寸,留針20分鐘,針感除局部酸麻脹外,可有麻電感向上肢遠端放散,不可深刺或向下斜刺,以防刺傷肺尖,造成氣胸;不灸;按摩使用解痙類手法如揉法、一指禪推法、滾法等。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上肢麻木,偏癱,臂叢神經痛,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肩背風濕症,上肢肌肉萎縮等。

配伍

配曲池、陽溪治橈神經麻痹;配臂中、內關治正中神經麻痹;配小海、支正治尺神經麻痹;配肩髎、肩髃、手三里、外關治上肢疾患等。

相關論述

《芒針療法》(楊兆鋼編著):“頸臂……胸鎖乳突肌後緣下三分之一處,約鎖骨上二寸。”

《芒針療法》(北京市針灸門診部編):“頸臂……在鎖骨上窩中央至鎖骨內側端之中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